雅文小说 > 其它小说 > 下乡 > 进村全文阅读

.进村

大家上班都很早。八点半正式开工,但基本上七点半就到齐了。今天早晨都没正儿八经地干活,全在胡吹海侃,中心就是农村生活的幸福事。

抓野兔,打野鸡,这再有仨月就就忙了,到地头偷个地瓜、弄个棒子……这是机关干部吗?

有没有机会抓鱼?句同志说非常地有!句同志刚毕业就在镇上,那个村儿也在他的势力范围内,按他的说法,村里谁家锅里有几口饭都清楚。

“那村里水塘很多,刚一进村你就能看到四个方塘子。不过,这些年养鱼的不多,里面不一定有大鱼。再说了,你又不是去钓鱼的,万一让组织看到了,非把你撸了。”

这倒是,毕竟是有着光荣使命的,而立之年正是当打时期,哪儿能提前干着退休的事儿呢。

电话来了,是李主任。

“小余啊!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好,到楼前开着你自己的车,跟着办公室的车,去村里报到!”

今儿个天气真的不错,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这亮堂地,原本应该蔚蓝的苍天,竟然有些发白。在这近七月的时段,这天可是要了老命了!还好按一年的平均时间算现在是早晨,太阳刚到东

面的二十层楼的楼腰处,车里温度还没上来,但这一开门,仍感觉一片热浪扑来。开车上路,办公室的车已经在前面了,跟着跑就是了。

走了几段宽阔的省级路,到了一处树林较密的地方。那树突然就被挤成了两车道,要按城市公路的标准,这个两车道是没预留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空间的。这就是村级路。几年前,这村级路

应该是土路,现在是水泥的,看样子也好多年了,路面坑坑洼洼地,有的地方还有脸盆一样大一样深的坑。一瞟车上的导航,竟然还有这条路,标示的是“S09”!“S09”不是东面那条主

干路吗?难道这个破水泥路是东面那条路的前身?

跑一段再往西拐入一条彻底的村路,五米多宽不到六米,对于这样的驾车新手来说,会车时总是小心一点,特别是跟个大卡车会车。路上偶尔可见的手扶拖拉机,最适宜在这种路上狂奔,撒

了欢儿地也就二三十公里的时速。跟这种机动车会车或是超车,都是要小心的。路两旁的地里,长着庄稼,不是花生就是棒子,有的在地沟边种一垄大豆,也不知道是不是美国种。稀稀落落

地能看到一两个人在地里,打药,或是拔草。竟然还有拔草的!不由地想起小时候在地里拔草的情景,最好的姿态就是低头把每棵草拔起来,不能往前看,更不能往后看。往前看,望不到头

,希望渺茫;往后看,发现离地头只那么三五米,似乎没有进步。如今还有人干这个,这得多么勤劳!

老董刚好出门,看到了他们,招了招手,指着旁边的瓦房。停了车,李主任跟老董握了手,他也上前跟老董打招呼。李主任跟老董,走的是官方场面,他跟老董就没必要了,熟识度甚至高于

李主任。

李主任说先不急着安置,想先跟村里的见一下,老董就领着一群人往北面村委走去。

村委真够气派!两间大瓦房,地基是丈五的,比当年的标准民房的房基要多出一米。要按当年的标准,这空间是够敞亮的。进门这一间空荡荡,说得冠冕一点,真的是“家徒四壁”。南北面

墙上有木头窗,只剩窗框子了,甚至有的窗格子还断了。再看那门,也是没玻璃,原本要框玻璃的格子,用三合板给钉上了。

东面那间是个里间,这里比较富裕,有两张桌子,一个又脏又破的长条凳子。那桌子,让他想起了上学时的讲桌,只有站着说话的人才能享用,但这两张上面,已经千疮百孔,有条腿还是用

布条子缠了根棍子。估计这两间房子里,最宝贝的,就是那功放了。这种功放,他老家的村里见过,就是前面插个话筒,后面连四根线,然后再有一个旋钮一个开关。这东西要拿到收藏摊上

,应该能卖个百儿八千的,当然得卖给识货的主儿。

老董出了门儿,往东招手,喊着:“杜主任!”

跟着老董进来一个青年,三十五六岁的模样,又高又瘦,皮肤黑里发红,剃光的头上冒出了密密的发茬儿,脸上带着笑。

“这里区办公室的李主任。”老董介绍着。

“主任你好!我姓杜,今年当选的村主任!欢迎你来指导!”

“杜主任客气了!这是我单位的小余,以后他就跟老董一起配合你的工作了!”

“欢迎欢迎!”

杜主任笑呵呵地拉着他的手:“辛苦了,条件不好,让你受苦了!”

“杜主任太见外了,后面还请你多指导多帮助。”

“好说好说!有你们领导帮助,相信今年的工作肯定很顺利!”

客套完,李主任又问了下村里建设情况。

农村里办事,一是靠人缘,二是靠观念。人缘好,所以杜主任当选了,几乎是九成的票数,让镇上都吃了一惊,在参选之前,镇上只有管经济的人中有人知道这么个人。在外闯荡多年,这杜

主任回村参选,有强势回归的意思。也因为人缘好,上门商量、上门劝说、上门哀求,基本都给面子,目前的工作也很顺利。不给面子的,口头上也放软话了:“等别人都弄完了就弄我!”

观念对农村人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村主任依据自己的经历,还有所总结。二三十岁以下的,观念开放,什么都放得开,只要不动摇根本,爹妈爷奶姑姨叔舅什么的没挨打挨骂,说上几

句就交上了伙计,甚至还帮着你劝解。六七十岁以上,特别是快八十的这些,基本都很质朴,刻薄的那些似乎早早就让主席宣去了。这些人对政策不求理解,只表拥护,哪怕自己的利益受损

,心里再不痛快,也都能放得下,尽管嘴上可能还是骂骂咧咧地,但毕竟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享受党的阳光和春风,感恩之心较浓。

最难啃的就是这四五十岁上下的。跟你这个村主任摆老资格,上架子,借着传授经验给你使绊子,有好几位还曾经是前任。这些个人说到底对村儿里其实没什么贡献,这帮人其实只是住在村

里,绝大部分是这样。现在农村都免这个免那个,再享受这个享受那个,而这帮人在外边工作,但户口还在村里,每星期回村睡个三五晚上,地不种工不出,还一样有村民待遇。这些人还赶

上新运动,钻过政策空子,占了许多便宜,一个个比猴儿精,对利益又像王八咬肉死不松口。平时你找他商量,他在工作没时间。晚上碰上了,他就跟你胡天海地乱扯,不跟你翻脸却让你挠

心。偏偏这些人为数还多,占村里近七成户头,可以说,当下农村工作是否顺利,可能就取决于这帮人。

“李主任,跟你交个心窝子,我干这个村主任。第一呢,自然是认为自己还有点水儿,能给村儿里办一些事,而我外面生意也没撂下,我的生意正好能帮村里一些,但你放心,我绝对没想过

占村儿里的便宜!这第二呢,我可怜我两个舅,这两个舅在村里是老资格了,还是党员,每回村里没有作主的人了,镇上就把这摊子扔到我舅的头上。现在的支书是我三舅,他已经干了两届

了。我二舅硬是跟镇上顶着不干,不是他觉悟不行,而是他真的认为自己没那个能力。这要是个富村还好说,动动手划划钱基本就解决了,可这是个穷村,这个村光欠我就欠了三十多万呢,

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我干这个村主任,就算我想贪点,都没东西贪,我不求能把欠我的窟窿给填上,能把其它的债给平上,我都会觉得我自己了不起呢!”

李主任点点头:“越富不一定越安,越穷则基本上越乱啊!你们村班子的同志们辛苦了。如果有什么难为的事,村里镇上难办的,可以让小余跟老董找我们协商,我们不一定能帮什么,但总

归是多一条思路的。老董,小余,下村的意义咱们就不说了,说了也没什么意思,但下村这锻炼的机会真的是不容易啊,你们俩好好学好好做,帮杜主任把工作做好!”

说着又对杜主任点头:“这两位同志在区上的表现都不错,我相信他们俩,也希望你能信任他们俩,多指导他们。”

“主任你太客气了!我相信两位领导肯定能帮我们做好工作的!”

到了住处。房主姓刘,在院子的南墙处大门两边盖了两间大厢房,形成个大门房。这两间房其实也算是违建,农村这种情况太多了,比如门口的鸡窝、牛棚、草厦子、车库……之前没有管,

现在的农村建设则要求整顿。万一整顿了,再住哪儿?

东西放好了。李主任看了看:“今天周三,你们先对付两天,周午晚就可以回家了。下周一我想法给你们送个冰箱来,这里似乎很润,东西容易坏。今天中午我还有活动,就不请你们吃饭了

,这里有很多吃的,你俩中午对付一下吧。”

“不用!”杜主任说,“中午我请了,按五星标准收费!”

一阵笑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