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其它小说 > 热血江湖雄九洲 > 立地生情引颠狂全文阅读

且又说这居轲的婆娘翠花在家的事情吧!

原来居轲的这家亲事,当初是他的母舅替他做的事哩!将他入赘在了汉阳城东门内花翠街的珠翠手艺人翠家成亲。

话说这翠家是积祖上相传的穿珠点翠的手艺生活,叫做翠点好,他妻子叫做红花,夫妻二人年老无子,就只生得了这一个女儿,叫做翠花,自小就生得是眉目秀丽,十分的乖巧。

这翠花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越发的出落得身材袅娜如风前弱柳一般,一张面庞比海棠还娇嫩三分,天天都帮着她父母穿一些花朵,父母是十分的爱她。

这翠点好住的房子是一楼二进间,门前楼下就是铺面,翠点好白天就在铺子里招揽着生意。

只因为翠花后来穿岀的花朵是鲜巧玲珑,外人都认为这是翆点好的手艺精巧哩!于是,便都来寻他的生意,结果,比以前都还十分的兴旺起来。

夫妻二人有了这个女儿帮手,又是独养的一个女儿,便就不舍得将她嫁了岀去,想要招个好女婿来家里,遂就靠她养老哩!

自从有了这个主意后,就再也不愿轻易地向人开口了,只见有几个做媒来议亲的,两夫妻开始不是嫌人家弟兄多,便就是嫌弃人家有拘管。

及至遇上有人家没有拘管也没有弟兄的,又嫌弃人家没有声名,持不得家业,因此,便穷的人家不肯攀,富的人家又不肯来就,结果,就将翠花的好事慢慢地蹉跎了下来。

这翠花既然天生丽质,便也有一种慧性,经常也是遇春难舒,秋到无聊,父母二人全不晓得她的这份苦楚,但她又不好与父母明言,只好捻花作笑,弄珠想圆。

有时见她独抚楼头,常恨难逢掷果,现身柜侧,每嗟叹虚度了光阴,然而,却早已被人是垂涎羡慕。

只见有的人痴心妄想着窃桃,有的人愿意与她纳太平钱十万,遂都在四处托媒人来翠家求说,但翠点好只是不同意。

这些人见翠点好始终坚决不肯应承这亲事来,遂就有的人开始恃强使势地要来压制他家哩!甚至有惹恼了的人,就上门来公然叫骂的啦!一时就弄得翠点好两夫妇都感觉没法起来。

恰好一天,就有一个撮合人与翠点好和红花两夫妇说起了居轲肯与人招赘,并又无父母弟兄的拘管,翠点好夫妇二人听了后,便十分的欢喜。

说道:他父亲当年曾在这里镇守,大小也是一个官儿啊!又闻听说他勇力异常,等他日后如若做上了一个武官,也就不枉了我女儿这般的貌美哩!况且,有他来我家了,也免得受人闲气啦!

遂就一口便同意了下来,也不论他财礼的多寡,都无所谓啦!便择日就将居轲招赘进了家中。

果然,就见这居轲是身材魁伟,相貌堂堂,让翠点好和红花两老夫妇是十分的欢喜,当夜,居轲就与翠花在前面的楼上成亲了,真是一对少年夫妻啊!只见二人是十分的恩爱。

不觉就已过了月余,谁知这居轲却一心想要在筋骨力气上修练功夫,不肯在枕席被窝之中用功夫,虽说他也是贪爱着翠花的姿色,但也不过是尽义务而已,直到了后来,他便渐渐地将这点欢爱之情遂就看得若有若无起来。

只见他终日不是在自家院落里仍旧挥汗打熬筋骨,便就岀门去寻朋结友地吃酒游耍,沉醉回来后,只是闷起脑壳倒头就鼾呼沉醒到晓明,竟然就将翠花十年待闺想嫁的苦心又没处安排呐!

这时,街坊人听见说翠花招赘了居轲后,尽皆吐舌,不敢再来探望哩!

自此,居轲做成了这亲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早岀晚归,都相安无事了。

却不想这天,那天雄山上的弟兄又派人来悄悄地请他,居轲见是求助的事情,也不好推辞,遂就在翠点好夫妇以及翠花的面前去说知只是当年他父亲的一个同官有事相请,此去也就不过一两个月的样子便回来了,于是,他就收拾后岀门自去了。

话说这翠花初次离别了丈夫后,一时就觉得心中是十分的难过哩!到了夜间便就寂寞难耐着。

暗想道:他在家中也是枉然,呆木头似的到是让人拘束得很不自在呐!就随由他去吧!

然后,就独自过了一夜,次日起来,临窗梳洗,对镜修眉,不一时,吃过了早食,便就去拿来了一些珠翠到楼上去穿点花朵以消遣时光。

只见她在楼上除去了两扇纱窗轻轻坐了下来,便开始独自穿点起花朵来,觉得比往日都还十分的轻松。

不一会儿,她就感觉穿点的有些困倦起来,遂就探头往窗外望去,看一些街上过往的闲人,如此,便不知不觉地已过了三四日。

到了第五日的时候,翠花刚在楼上点染了几枝翠叶,又缀就了几朵鲜花,只见花间蝶翅翩翩,叶底流莺飞舞,觉得是鲜艳活跳,十分的动人,翠花自己看了也觉得是十分的可爱。

便暗想道:我费了这么一片心机,点缀了这几枝花朵,也不知会插戴在那个美人的云鬓上为她添上多少的丰姿啊!以博才郎的许多情趣哩!

如此又见她傻傻呆想了半会儿,不觉就叹了一口气来。

说道:我翠花命苦呵!说啥子风流,说啥子才郎,说啥子情趣哩!命运多不顺利的一生啊!得随了一村汉,徒为他人佣妇也!

想罢,遂就一时心慵意懒,不觉就困倦了起来,便忙将花朵推开去,站立起身来,又去临窗处往外张望闲看着。

只见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在忙忙碌碌地穿梭过往着,翠花看了半会儿,不但心中没有开怀,反觉得又添上了许多的愁闷不安,便不耐烦了起来,正欲打算要转身下楼去。

忽然,就看见了那东边正有一位骑马的官人迎面而来,生得是十分的仪容俊雅,竟然让翠花一下子就忘其所以了,只是对面看着他扬鞭揽辔而来。

翠花再定睛细看去,只见那马背上的官人,生得确实是异样的风流,万千的情种。

但见他面团如粉雪,耳大若垂环,一双色眼便知他惯会偷香,满脸笑容的是专能窃玉,万字巾双飘丝带,粉底靴斜踏银镫,旋飘衣底,卖弄着五色衣裳,垂坠珊鞭,掉下一番风韵,如若不是一位王孙,也应该知道是当今的一位公子呐!

这时,那马背上的官人,忽然抬头也就看见了那楼窗中有一位美貌的妇人,生得是标致非凡,正望着他看哩!心中是不胜的惊喜,未恐马儿走得过快了,便就故意勒紧了丝缰缓缓地慢走着,两只眼睛只是不自觉的仰面看着楼上。

但见这妇人生得是鬓发如云,眉弯若黛,眼凝秋水清澈,齿匀樱桃颗颗,淡妆夸西施,浓抹赛王嫱,体不胜衣,疑是娇柔无骨,容多玉润,应知白洁还香,微笑荡人魂魄,凝眸停足引颠狂,几回错认是嫦娥,原来就是月中仙子呵!

只见那官人在马背上,一时痴傻看得是魂飞魄荡,急切之中又想着要看人,又想着要顾马,又恐怕惊扰了那妇人走了进去,却不想这二人都看得是相当的动情,真是留连难舍哩!

忽然,就见那官人手一松,这马便举蹄往前走去了,这官人遂就立地生情,忙将手中的一根八宝镶嵌珊鞭故意轻轻地坠落于地上。

只见那马就已经走过了楼窗去,那官人便就又勒回了马头来,继续在楼前的街下停立住仰看着。

这时,街上的人也都忽然看见了这官人正一心一意地顾盼着楼窗哩!便就有的人也仰起个头颈帮他向上顾盼了起来。

其中有人认得这官人的,遂赶忙走上前去,凑热闹似的向他奉承了几句,又忙从地上热心地与他拾捡起了那根八宝珊鞭来送上。

只见那官人尴尬地笑了一笑,遂就只得接入了手中,这时,就见后面的一伙跟随都已经来到了,又见那妇人也闪了进去,这官人才只得在马背上怏然不悦的往西而去。

话说这马背上的官人到底是谁呢?

原来就是当今朝中第一有权有势,位至太师的善能的第三个爱子,叫做善轶,是妾所生。

这善能见汴京不能保守住了,要为子孙考虑,他知道这汉阳是一个鱼米之乡的地方,遂就赶紧收拾好了宦囊,先打发他母子二人岀来了,便在这城内的斜贵坊街居住了下来。

这公子善轶年纪也就二十岁左右,平常所爱的都是饮醇香,喜好的是美妇人,所以,他家室中,自正妻以下,美妾俏婢充满房帏。

但其心还是未足,又蓄养了一伙帮闲,岀入跟随仆从,引全城官长无不尊敬,便就派心腹之人专门在外面为他四处打听人家妇女的姿色,如若一旦发现了姿色,不管她有夫还是无夫,必定是要千方百计地想尽一切手段和计谋得到手,方才遂心哩!故此,人们又与他起了一个绰号,叫他是花花蝴蝶快活三郎。

这天,他正在东门外的莺鸣村庄同人玩耍,住了数天后,忽然,就想起要回家去了,便就上马入城。

却不想刚来到了这花翠街上,遂就看见了这楼窗上的美妇人,两下注目销魂,又故意坠鞭拾鞭,一直看送到了这妇人立身转了进去,方才怏怏不乐的信马而走,但却是看清楚记明白了这家门面,遂又不胜惊惊喜喜。

暗想道:我家中的姬妾虽多,咋个及得上这婆娘的色艳如花,娇如落雁呀!可得一定要想办法将她图谋到手哩!才遂我愿啊!

不一时,就见善轶已经回到了家里,众帮闲也气喘吁吁紧跟着回到了善府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