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其它小说 > 此妃有毒,殿下请慎重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历历在目是往事全文阅读

“娘娘的顾虑十分在理,皇上终究还是少年心性,娘娘却是女子中翘首,皇上行事自然比不得娘娘这般沉稳老辣。皇上爱郡主之心不假,可奴才觉得郡主却只对赵王殿下钟情。此番若不是皇上拿殿下的性命相逼,郡主未必会对皇上假以辞色。宫中向来就怕事多,郡主这般心不甘情不愿,日后确实是个大麻烦。”德方小心翼翼组织着语言。

“那依你的看法呢?是不是就借着傅明月此番伤重,索性来个顺水推舟,事成之后就按公主为国捐躯的规格礼数风光大葬,也算是遂了她的心愿,亦可全了她的名节。”谢太后说这话时可是斩钉截铁,并无半分迟疑。

德方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娘娘,此举万万不可啊!请恕奴才未能及时禀告娘娘,德仪郡主业已身怀六甲,您若是执意赐死郡主,那便是一尸两命。如今赵王殿下生死不明,郡主腹中怀着的就是赵王殿下唯一留下的骨血了。娘娘,还请三思啊!”

谢太后听闻这个消息,蹬蹬蹬往后退了三步,一屁股坐了下来,脸色也不由得有些发白,“这么大的事情,你你居然敢瞒而不报,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傅明月已怀有萧斯年的骨血,即便此回年儿真的不幸遇难,好歹也算是给萧家那一脉留下了子嗣香火,这难道就是天意。

谢太后眼前浮现起萧翊父子二人的面容,尘封许久的往事突然间历历在目。想当年她谢瑶环与萧翊二人青梅竹马,彼此早有着家长间的口头婚约,只待二人长大后便成亲。若不是阴差阳错,她原本应该是萧翊的妻子。然而当初她是如此好胜,一心想当母仪天下的皇后,一心想做谢家最出色的的女儿,便硬生生将二人之间的情丝斩断,成了萧翊兄长的妻子。后来,为了弥补自己良心上的亏欠,便将自己的闺中好友袁氏之女介绍给了萧翊,好在这夫妻二人倒也投契,成婚以来一直相敬如宾。也正因为她对萧翊始终抱有不同一般的情愫,又因为萧斯年深肖其父,从小就聪慧绝伦,所以她才格外疼爱萧斯年,她总觉得这孩子原本也应该是她的孩儿才对。

以谢太后多年来政治上的历练,她怎会不知道自己的皇帝儿子萧斯言总有一天无法容忍萧斯年的万丈光芒,可她总是存着一份奢望,希望这兄弟二人可以如孩童时那般彼此手牵着手,共同度过难关,共同对付外敌。但是,形势向来不由人,兄弟俩微妙的平衡被一个凭空而来的女子打破了,萧家男子历来情深,一旦入了眼入了心便再也拔不出来,兄弟俩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

果然,为了得到他想要的女子,萧斯言竟然卑劣到用萧斯年的生死安危逼着傅明月离开萧斯年,留在昭明宫中。这样的行为连普通人尚且不齿,又岂是为国君者所为。可斯言毕竟是她谢瑶环的亲生儿子,若是非要在两个人中做出选择,她只能选萧斯言,即便这样的选择让她心痛如绞,让她从此无颜再去见萧翊,她也只能如此。

“娘娘息怒!德方死不足惜,娘娘息怒啊!”德方重重磕头,“郡主遭此一劫,身受重伤,脉息尤为细弱,以奴才之浅薄医术,并不敢十分确定,加之郡主毕竟仍未与赵王殿下行过大婚之礼,为了郡主和赵王的清誉,奴才更是不敢随意妄言。谁曾想,皇上一意孤行若此,娘娘您又,如此这般,奴才这才斗胆说了出来。”

“德方,哀家素来是了解你的,你既然把这件事说了出来,想必你心中已是有了好主意,你也就别掖着藏着,赶紧说出来吧。”

“谢娘娘恩典。”德方又磕了一个头,朗声说道,“德仪郡主身份不明,朝野内外又盛传她妖女媚主,那无论是为赵王妃抑或是皇上的嫔妃,显然都已经不合适了。为皇室清誉着想也罢,为堵住悠悠众人之口也罢,郡主都只能从朝野的目光之中消失。而且,在德方看来,郡主生性自在潇洒,并不贪图荣华富贵,对她而言,远离高门广厦放舟山野之间或许才是心之所愿。奴才愚见,娘娘先以母后的身份将郡主从昭明宫接到太初宫,然后假称郡主伤重不治,皇上虽难免伤心难过一阵,但再不会有一个女子可以让皇上行事没有方寸,皇上也可从此在情爱上面绝了心思,奴才会给郡主安排一个新的身份,从此我大梁国再无德仪郡主傅明月,郡主也就此远离朝野,远离京城,她只需以全新的身份安心抚养孩子长大即可。至于郡主与赵王殿下的情缘,那就看上天如何安排了。”

“好你个德方,你早就把一切都想好了,是吧。若不是要借哀家这母后的名义才压得住皇上,只怕你早就有所动作了吧。”谢太后的目光似刀。

“娘娘恕罪,德方所做所想,无不为了娘娘您,若无娘娘首肯,德方绝不敢有任何行动,得方此心,还望娘娘明鉴。”

谢太后看了德方许久,眼中的锐利之色终是一分分淡了下来,“你也别跪着了,起来说话吧。以现在的形势来看,也唯有你这个法子最为可行,即保全了傅明月和她腹中孩子的性命,也保全了皇家的颜面,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只是可惜了那个孩子,这一辈子恐怕只能在江湖上流落,无法入得王府。若是女儿也就罢了,若是男孩,原本他该是赵王府的小世子。”

德方缓缓起身,“娘娘,现如今先要保全好郡主,恕奴才说句实话,郡主现下的身子实在太差了,这腹中的孩子能否有命留得住还在两可之间,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皇上现在在何处?”

“回娘娘,这个时辰皇上应该在光华殿与众大臣议事,若无特别之事,多半半个时辰之后就会回昭明宫了。”

“好!事不宜迟,即刻摆驾昭明宫,哀家现在就把傅明月接过来。德方,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保住她们母子二人的性命。”

“德方接旨。”

谢太后带着前呼后拥的随从,急匆匆来到傅明月身处的蒹葭苑,傅明月仍在昏沉沉睡着,绿芜则寸步不离地守着她。

谢太后示意所有随从在外面等候,她只带了德方进去。

“太后娘娘驾到!”

听到内侍一声声报进来,绿芜吓得连忙跪倒在地,给谢太后行礼。

“你就是一直在郡主跟前伺候的婢女绿芜吧,去整理一下你家郡主的随身衣物,郡主此番受苦良多,哀家已命人将郡主搬去太初宫,由哀家亲自照顾。”

绿芜虽觉得此事有点突然,但她明白,傅明月在太后身边远比留在皇上身边更安全,而且,昨夜连夜宣她入宫,传话的公公本就是打着太后娘娘的旗号。

德方上前将沉睡的傅明月抱在手中,转身出门。

可是才走到房门,就看到德林率着一大堆太监宫女跪在路中间,把道路和门口全堵住了,看那架势显然是不让人走啊!

“娘娘,老奴领有皇上严旨,任何人不能带走郡主,若皇上回来时郡主不在此处,昭明宫上下几百号奴仆便只有死路一条。娘娘来此,想必也是担心郡主安危,既然如此,何不等皇上回来后娘娘再做安排呢。”

谢太后心中一凛,自己这儿子思考问题那是相当全面啊,他早就料到自己会有此举,所以才会下这样的严旨。

“德林,哀家是皇上的母后,是皇上的亲生娘亲,郡主乃是哀家的义女。怎么,哀家连把自个义女带回自个宫里都不行吗?”

“娘娘恕罪,皇上下旨时未曾说过娘娘您是例外,故此老奴不敢放行,还望娘娘恕罪。娘娘,老奴已命人请皇上回宫,娘娘您不妨少坐片刻。正如您所说,您和皇上是亲母子,自然是什么话都能说,什么事都能商量的。”

德林回身瞪身后一位小太监,“还不快去给太后娘娘泡一壶上好的茶。”

“是。”小太监起身,飞也似地跑出去。

“师兄,郡主病重,想必还是睡在床上会觉得舒适安稳些。”

德林见德方一直抱着傅明月不肯撒手,不得不出言提醒。

德方看了看谢太后,谢太后微微点头,德方只好转身回屋,将傅明月抱回到床上。绿芜站在一旁,早已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紧张气氛和大阵仗吓到脸色发白,缩在墙角直发抖。

德方招呼绿芜,“你无需害怕,你只需好好照顾你家郡主即可。郡主一额头都是汗,想必是那药起了效用,你去端盆水替郡主擦拭一下吧。”

“是。”绿芜这才反应过来。

“儿拜见母后。”萧斯言听到自个母后去蒹葭苑要带离傅明月,心急如焚,撇下正在议事的两位尚书大人,一路狂奔而去。等到两位尚书大人回过神来,皇上早就消失不见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