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其它小说 > 七十二沽风情录 > 第三十一章 被困京城全文阅读

饭后二人来到张氏母女住的“兴隆客栈”。

见李存领着一人来。张氏自床上勉强坐起来,问道:

“帮主将公事办完了么?这位老先生是……?”

李存忙介绍:

“这位是京城松古斋古董店夏掌柜,是我多年的老友,很是仰慕上官兄。听说大嫂母女在此,特来探望。”

张氏仔细打量这位夏掌柜,只见他年约五旬,中上等的个子,身材消瘦,布满皱纹的脸上长着一对小眼睛,颌下的山羊胡须稀稀拉拉,脑后的辫子细的像个猪尾巴,身着玄色长衫,外套青缎子马褂,手拿一把折扇,似乎是个摆设,不过倒是透露出山西人善于做生意的精明来。这时夏掌柜过来向张氏拱了拱手,说:

“老朽对上官兄早有耳闻,很是仰慕,总是无缘相见,今日在码头上碰到李帮主,才知道上官兄原来已经来到京城,大嫂随漕船进京寻访。又听说大嫂病在中途,所以特来探望。不知大嫂病情可见好转?”

“谢谢夏掌柜的好意,”

张氏微微向他欠欠身说:

“我只是感受些风寒,并无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

夏掌柜现出一脸的关切之情,

“看大嫂的病一时还不好,该延医诊治才是。”

顿一顿又说:

“也罢,即来到京里,我也该尽地主之谊。明日我安排人来接二位到城里延医治疗。病好了才能慢慢寻访上官兄。”

张氏连忙摇手说:

“我这点小病休息几天就好了,怎么能麻烦夏掌柜呢?”

李存在一旁接过话头劝道:

“夏掌柜是一番好意,大嫂要寻访上官兄也需要一些时日,由夏掌柜安排住下,请个好医生看看,也好的快一些。”

夏掌柜接着又说: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二位出门在外,又染病在身,就不必推辞客气。上官兄我仰慕已久,无缘相见,还有赖大嫂尽早寻到尊夫,以解我相思之苦。明日我自会安排人来接大嫂进城住下将息身体,慢慢寻找上官兄。”

李存也在一旁劝说:

“夏掌柜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是个极实在的热心人,大嫂出门在外,又有病在身,你就听从夏掌柜安排,安心住下,养好病才好慢慢寻找上官兄。”

禁不住两人的一再劝说,张氏也只好答应:

“既如此,那就麻烦夏掌柜了。”

第二日上午,只见一辆青骡子轿车来到客栈门前。赶车的自车里搀扶下一位四十多岁的半老妇人来,在客栈伙计的指引下寻到张氏母女住处,敲门问:

“上官夫人可是住在这里么?”

翠儿开门迎出来,

“你们是……?”

“我姓吴,是夏掌柜安排我来接你们的。”

翠儿将其让进屋,张氏仔细打量一下进来的人,只见她身体微见发福,圆脸上无一丝的皱纹,湖蓝色上衣上镶着深蓝色的花边,裙子下微露出绣花鞋,手中摇着一把团扇,一进门就对刚自床上坐起的张氏端详一番说:

“您那就是上官夫人吧?真的是好一表人才,年轻时必是百里挑一的俊人儿,怎么就病了呢?真叫人心疼。”

又对张氏自我介绍道:

“我夫家姓吴,就叫我吴太太吧。上官夫人,是夏掌柜安排我来接您那,已经安排好住处,请随我走吧。”

张氏在病中,在这里又人地生疏,母女俩儿也是无可奈何,

“那就有劳吴太太了。”

娘俩儿收拾了行李物品,让翠儿搀扶着出来上了轿车。这位半老的妇人原是松古斋的邻居,她是个专管保媒拉纤的媒婆,不但人机灵泼辣,而且生就的一张烈口,凭你什么出身门户,保你一说就成。夏掌柜偶有些不尴不尬的事都要央她帮忙,象这迎来送往的小事当然是小菜一碟了。

走了约一个多时辰,近午时轿车进了城,在宣武门外一所大宅院前停下,叫开了门,搀扶着张氏下车进来,安顿在一处偏院,又有丫鬟仆妇过来侍候。吃过午饭早有夏掌柜陪着安排好的医生过来为张氏诊治,号了脉,开了药,由翠儿煎药扶持张氏服下,安睡在床。

第二日病情减缓,却不想第三日服药后反而病情加重,竟至昏睡不醒,急的翠儿直哭。夏掌柜闻知急急过来问候。见病情加重,赶紧吩咐人去请医生。

请来的医生在京城有些名头,名唤张铭,已籍花甲之年,擅长针灸,凭着银针治好了不少的顽疾怪病,因此上博得了张一针的雅号。达官贵人也常请他诊病,因为都是怡亲王的座上客所以与夏掌柜相识。

张一针进来为张氏号了脉,面上略显疑云,心中暗道:必是让庸医用了些不按君臣佐使的药,本非重症却病转危重。心中这么想着也不说破,看了看前面医生开的方子,又检看了药渣,心中已然明白病因。掏出银针在人中、少商穴刺下,不一刻,张氏缓缓苏醒,微微呻吟。张一针起出针,嘱咐:

“待病人清醒后略进些汤水。”

出来对夏掌柜说:

“病人并无大碍,只是病的有些怪,停了先前服用的药,我开个方子,吃几剂药看看再说吧。”

送张一针回去,夏掌柜忙安排人去抓药。翠儿将药煎好,扶持母亲将药服下,转天确是精神见好,看屋里没人的时候悄悄对翠儿说:

“翠儿,我这一日昏昏沉沉,似梦似醒,不知为何?”

“母亲昨日服了药后就一直昏睡不醒,可吓杀孩儿了。”

翠儿连忙说,

“亏得夏掌柜请了名医来诊治,又是针灸,又是服药,母亲这才苏醒。”

“这么说来我们有劳夏掌柜了。”

两日后服了两剂药,张氏已能下地行走,精神大见好转。夏掌柜过来问候,

“大嫂的病好些了么?这几天真让我万分担心。”

张氏连忙对翠儿说:

“快替我拜谢夏掌柜的救治之恩。”

翠儿忙过去给夏掌柜行礼拜谢,夏掌柜连忙说:

“不必谢,不必谢,都在江湖上行走,我这点忙还是该帮的。别说我对上官兄仰慕已久,就是萍水相逢,我也要伸手相助的,只盼大嫂静心养好病,我还有事相求的。”

张氏听了心中知道,这‘相助’还是有所图的,于是索性要他将话说明,

“夏掌柜有话就请现在讲吧,只要我能办到的自然会尽力的。”

夏掌柜看着雪莹摇摇手说:

“不着急,大嫂还是要安心养病,待病情痊可再说。”

雪莹听了知道夏掌柜必有要紧的话要说,

“不要紧,夏掌柜先说说看,我这点病不要紧,很快就会好的,误不了你的事。”

夏掌柜闻听觉得时机成熟,也就不再踌躇,

“大嫂病还没痊愈,我原想待大嫂病好之后再将所求之事与大嫂商量,既然大嫂说话这么畅快,那我就将求大嫂帮忙的事与大嫂商量。”

雪莹知道夏掌柜早晚要说的,恐怕也不是什么好办的事,不过她到不在乎,心道,待你将事情挑明再说,嘴上还是跟夏掌柜客气一番,

“夏掌柜就不要客气了,我们娘俩儿这么麻烦你,心中早就不安了。”

夏掌柜道:

“我知道上官兄乃是暗道机关的行家里手,想必大嫂也通晓此道。一是我这古董店的防盗机关不甚完善,有劳大嫂帮助改善;二是还有一件为难之事要与大嫂商议。”

话到这里夏掌柜停顿不再往下说,看着张氏的脸色。雪莹听到这里心中暗道果然有不可对外人言之处,已说到关键之处了,心中想着,脸上却不动声色,对夏掌柜说:

“夏掌柜不必客气,有什么为难的事但说不妨。”

夏掌柜见张氏沉着镇定,知张氏也是久走江湖之人,想必在此事上必会顾及江湖情面,这才将实话说出,

“既然这样我就不再客气了。原是我的东家看中了一幅古画,非常喜欢,只是画的主人口风很紧,所以无缘借来一观,想来想去只能使些手段了其心愿。古画的主人对此画防范很严,其收藏古画之处机关重重,只有破了这些机关,才能进得去,我是想请大嫂帮助破此机关,至于取画就不用劳动大嫂了。其实此事也不必劳动大嫂亲自去做,我想只请翠儿姑娘去办就可以吧?”

张雪莹是江湖上人,听到此心中已然明白,心中十分清楚,江湖险恶,现今我母女受困于此,如不答应此事恐不能善了,想到此只得对夏掌柜说:

“此事非同小可,待我娘俩儿商议后再给夏掌柜回话吧。”

夏掌柜点点头说:

“不急不急,大嫂先静心养病,待想好了再说,那我就先告辞了。”

待夏掌柜走后,娘俩关上门,张氏与翠儿商议,

“有艺在身,虽说是我们的谋生之术,却也容易招来祸患。你父就因为这身艺业招来贼人追杀,要想洁身自好,平安过一生谈何容易。我想今天此事不可能善了,话已说到此,夏掌柜已将事情挑明,我们已是知情人,如不帮他办妥此事,恐怕就有杀身之祸了,虽说我们并不怕他,但暗箭难防,我们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翠儿听了心中也很着急,

“那我们怎么办呢?”

“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答应下来,小心应付此事。我的病恐一时不能痊愈,只能靠你为他们办这件事了。”

一句话让翠儿心中燃起豪气,胆气顿生,

“母亲只管静心养病,在此为难之时自有孩儿为母亲分忧。”

雪莹看看已长成亭亭玉立大姑娘的翠儿,能在危难之中挺身而出挑起重担,心中既感到欣慰又有几分担忧,翠儿终究年轻涉世不深,更不曾独自一人承担这样危险的事,所以不无担心的问:

“你自己防身功夫还可以,不知你对破掉那些机关设置有几分把握?”

听妈妈问到此,翠儿更是放下心来,

“孩儿这些年都拿这些当玩具耍,早已烂熟于心,母亲就请放心吧。”

看着翠儿跃跃欲试的样子,雪莹还是不放心,

“终究要你自己独自一人去办事,你没在江湖上行走过,怎知江湖险恶,世事难料。你孤身一人去办这件事,遇事没人商量协助,这怎能让为娘放心呢?”

翠儿听妈妈这样说,立时收敛了性子,

“我虽然自己独自一人应付,但我还不是粗心大意之人,我会处处架个小心,三思而后行。”

看着天真烂漫的翠儿,雪莹心中还真是有几分担心,但又想孩子大了终究要离开父母自己到社会上去闯荡,父母不可能守着孩子一辈子,狠狠心嘱咐翠儿:

“好吧,只要你能以自身安全为重,处处小心谨慎,不做无把握之事,事情必然能办好,不要让我为你担心。”

翠儿点点头一脸认真的说:

“是,孩儿谨遵母亲的教诲,处处小心谨慎,免得母亲担心悬望。”

看着翠儿能听得进去教诲,雪莹这才轻轻的点点头,

“好吧,就这样商定,我们也做些准备,只是不知道夏掌柜如何具体安排的?”

母女二人商议已定,又仔细的商量了种种意外的应对之策。转天夏掌柜又过来问候,借此来探口风,

“大嫂休息的可好?”

张氏说:

“不劳夏掌柜过问,我感觉病情见好,只是身体还觉乏力,再静养几日即可。掌柜的昨日所说之事,我们娘俩儿也商议了一下,深感掌柜的救治之恩,无以为报,必将尽力为掌柜的分忧,只是不知掌柜的如何安排?”

夏掌柜闻听大喜,连忙说:

“大嫂真是爽快人,既如此我就将安排说与大嫂。”

遂将要安排翠儿进画主人家中当丫鬟,借机行事的打算如此这般的说与张氏母女,

“如此就有劳大嫂和翠儿姑娘了。”

雪莹对夏掌柜道:

“此事做起来虽有些凶险,但破掉那些机关并不难。只不过一要你保证我女儿的安全,二要事成之后立即将我女儿接回来。”

夏掌柜连连点头,

“那是自然,翠儿姑娘到那里只是短期雇工的名义,随时可以还了身价出来,事成还将有厚报。”

雪莹说:

“我们也不图什么厚报,来此寻亲只图个平安,能早日与亲人团聚。”

看看事情谈妥,夏掌柜心中十分高兴,

“那我就照大嫂的吩咐安排了,请翠儿姑娘做些准备。”

转天,夏掌柜安排还是由接她们的吴太太来接翠儿。用夏掌柜的骡车送到通州御河码头,坐船到了天津。虽说吴太太并没说明送她到哪里,可到了天津三叉河口码头,翠儿就认了出来,这是到了天津卫。

到码头接翠儿的是当地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婆,吴太太称她张妈,看样子也是专管牵线搭桥的媒婆。张妈也总是笑容满面,能言善道,上前拉住翠儿的手,看着翠儿象见着久别的亲儿女,

“哎呀!这闺女真俊,象画儿上画的赛的。”

那股亲热劲儿真有点儿让翠儿受不了。张妈将翠儿要去的人家情况大致给翠儿说了说,

“今个儿领你到安家,在那儿你就算个丫鬟,过些日子完了事就接你出来,中途有什么事我会到那儿告诉你。”

翠儿听了装作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女孩儿,只是连连的点头。张妈领着翠儿到了安家,向安岐和三太太说明,

“这闺女叫翠儿,来自江南,因为母女俩儿来到北方寻亲不遇,盘缠用尽,被困在这儿,只好让闺女寻个好人家当丫鬟,好度过这难关。我知道太太这里缺人手,才将她领了来。”

刘媛媛仔细端详着翠儿,看翠儿只不过十五六岁年纪,穿着有些土气,似个乡下小姑娘打扮。虽然身材不高,却看上去很健壮,浑身透出一股青春活力,略显清秀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透着天真和无邪,正是江南女子娇小玲珑,妩媚百生的体态。

“孩子你是哪里人士啊?今年几岁了?”

“我家是福建漳州的,到北方来是为了寻访我的父亲,我今年十五岁了。”

翠儿有意少说了一岁。翠儿的漳州口音虽然让三太太听不太清楚,但还是感觉有几分亲切。因为刘媛媛也是江南人,所以看着同样来自江南的翠儿很是喜欢。

翠儿一进来就仔细端详了这位三太太,年纪似不到三旬的样子,身量不高,穿着得体、华贵,说话稳重,不卑不亢,一看就知是个知书达理之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依偎在她身边,可能就是她的孩子吧,旁边的中年男人想必就是这家的主人了。来之前从张妈口中知道,这家的主人叫安岐,是天津有名的大盐商,十分的富有,又是书画收藏家。据夏掌柜说,他家的古书画都珍藏在沽水草堂的藏珍楼里,那儿的防护严密,一般人进不去,此行就是让翠儿来对付这些严密的防盗机关。心里正想着,耳边听三太太和安岐商量,

“我看这孩子很好,我挺喜欢,可以留下,官人你看呢?”

只见安岐冲三太太点点头,

“好,夫人看着行就留下吧。”

正值安家三太太手下缺少人手,又看翠儿来自南方,聪明伶俐,也就欣然将其留下安排在自己身边做个贴身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