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其它小说 > 游走在棋局和文字之间 > 枕边书,当然是一本书全文阅读

枕边书,当然是一本书

枕边书,当然是一本书;“枕边书”,更是一位书生。本名王华,系江南吴中才子也。是三峡刘星从“围棋天地”到“新浪博客”一路联袂交流的文友、棋友、书友。其中楸枰和文海之趣事,枚不胜举也。

前不久,枕边书在《围棋天地》上刊发一文,叫《枰边随想》。内有若干妙言感悟,三峡自三峡阅读进而到他的博客寻觅,总算陆陆续续见到了电子版的文字。下面的几则则是我的枰边随想的随想,冠名曰《枕边书里循环劫》以乐之。

既然是枕边书里“循环劫”,自然先说劫。

枕边书云:“面壁而坐,或能得道,从此看破红尘,阅尽人间;因劫而思,终有所悟,从此有舍有得,心地空明。”读着如此幽默风趣深刻的妙语,从棋中到盘外,从棋理到人事。莫不是“劫”后之余“声”。这些声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棋迷借棋局而隐喻人生之大局。事实上,将棋理和人事时事干连,正是围棋这种游戏之意义之所在。不能借此故弄玄虚的以为古今棋迷对围棋艺术的拔高而神化。

《说文》说“劫,人欲去,以力胁止”。单字成词的劫字,成为了围棋术语之一;也可以用于佛教,这个自然是后来故事。围棋文化比较佛教文化,自然是源远流长,后来因为同样的要义(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而同时借用这个词汇。至少说明了中国文化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劫,特用于围棋,系打劫的简称,也可以称为“劫争”或者“争劫”。因为“争”,而被围棋借用围棋成为一个最能体现围棋谋略的术语。初意为“争夺某一从属未定的棋眼”,对局双方从开劫、提劫、找劫、应劫、再提劫,直至劫最后解消的整个过程,均可概括称为“打劫”。据《战国策?燕策》说“乃欲以生劫之”引申之后,成为围棋战术中最高超的技术手段。江湖棋迷有言:“低手怕劫,高手造劫。”正是其特征玄妙之意也。劫有林林总总,最奇妙的就是“三劫循环”无胜负的妙局,更有“四劫循环”之奇妙。

读着“谁知枰上沧桑?且看凌波微步,也是风流倜傥”让我不禁浮想联翩。最近,围棋世界高手绝顶高手的中国的古力和韩国的李世石,历年战绩在双方战平14回合之后的天王山之局的第二十九回合中,彼此双方居然造一个漂亮的“四劫循环”而再次平分秋色。所以枕边书之“度尽劫波,方得柳暗花明;劫后重生,又是一番天地”正是其鲜明写照。

说起劫,我不禁回想起我早年的《围棋新经?劫说》片段来。也一并留言以和枕边书,来一个“循环劫”,岂不快哉!

也许前生有缘,才有今生手谈。虽说初棋无劫,谁云千古同局。劫说,劫就是网上的结;结说,劫就是今生有缘。低手怕劫,因为梳不清,理还乱;高手造劫,只是忙逐偷闲,顺手牵羊。劫有轻,重,缓,急之分;劫有玄,妙,生,死之别。

一日看尽长安花,妙趣横生看花劫,踏花归去马蹄疾,扭转乾坤生死劫。胸有成竹,走马观花,清乐而无忧;眉目传情,暗渡陈仓,连环又相思。杀鸡取卵不可取,一泄千里型已崩;蚂蚁撼树不自量,自讨苦吃心自甘。由小而大,精打细算,倒头来捡颗芝麻丢西瓜;忍气吞声,从长计议,谁料到竟有小蛇吞大象。劫是麦芒,忐忑不安;劫是耳赤,愧疚当前。

前世因果前世劫,苦乐参半苦作乐。度尽劫波终不悔,摹然回首灯阑珊。子曰:多算胜,少算无胜,况乎无算呼?

而今,三峡和枕边书如此唱和循环,犹如打劫,你来我往,乐此不倦。不知不觉间,时光已然数年。而绵长之情意,却早已弥漫在楸枰之外、书香之外了。真可谓书斋岁月短,枰中日月长;烂柯千秋事,仿佛一刹那。

唏嘘,唏嘘兮,好一个循环“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