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其它小说 > 明末之铁血辽东 > 第二十九章杜松冒进(五)全文阅读

那么明营这里打的这么热闹,杜松就不知晓吗?

这位大帅现在脑瓜嗡嗡直响,恨不得脑瓜插地才解恨呢!怎么会这样呢?

萨尔浒大营被后金攻破,这一桩桩、一件件杜松看的是清清楚楚,恨自己当初一意孤行不停劝解,我这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杜松仰天长叹:“哎!天做孽有可为,人作孽不可活啊!看来我命休矣!我死到好说,可怜跟随我的军卒将领们,真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啊!”

现在想这么多已经一点用也没有,只能说明杜松这个人心眼小,遇事自责心太强。

到了这步田地,谁也不想就么甘心受死,小鸡临死前还得抖了抖了翅膀呢,何况人乎!于是杜松下令暂时放弃攻打吉林崖,想法突出重围才是。

手下游击将军杨如达说道:“我说大帅,咱们现在已经被敌军包围,必须想法杀出一条血路方可逃脱。不如我们先找一处僻静之所歇息片刻,待天黑之时找到敌人的弱点防御之处,再突围也不为迟晚。”

杜松表示认可,于是指挥剩下的一万人马且占且退,可往哪里退啊,这里人生地不熟的。

有人就发现不远处有意山谷可以避难,于是杜松帅大军退守到山谷一侧,这样背对山谷可以减少被包围的几率,减少伤亡保存实力,待天黑之时便可突围,要么等到明日或许有援军相助,不管怎么说必须先躲进山谷内暂避一时。

说来也怪,天色已晚,可却下起了大雾,本来是满天星斗,月亮高挂天空,可大雾说道就到,很快将整个山谷所笼罩,对过十米左右难辨真伪。

说道这咱们多费几句话,在我们东北地区尤其辽宁一带,开春或是立秋总会有大雾。

呵呵,说到下雾,我还有段历史跟大家伙嘚啵嘚啵。

(记得那是010年的10月份,节气正好是霜降。当天一大早上,大约凌晨三四点钟左右吧,就开始下大雾。我开着头车,带领我的车队出锦州城西北三十公里去接新娘子。

一大早儿四点多钟,顶着大雾开车接新娘子,甭提多难开了,车速始终保持在二三十迈速,说句玄乎的话,差点延误结婚的时间。等到了新娘子家又差点追尾,呵呵。我只是描述一下下雾的坏处。)

咱们言归正文;天色已黑,明军在深谷内暂且休息,明军将士感到万分恐惧,一来是战斗大半天,人困马乏,有的还有伤在身,将士们大半天水米未沾唇,真想好好休息休息。

二来这天气确实很吓人的,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万一出现个鬼啊狐啊什么的,多瘆的慌啊!更何况这里大部分军兵都是外地西北过来的,对东北这天气极不适应并产生厌战心里。

还真别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不知道哪位大神有提出了个建议,咱们不是带着火炬吗,不如点起火炬,有了火光也就不害怕不冷了。

“好主意。”

“对的,就这么办。”

七嘴八舌的,反正全体军卒将死通过。

不大工夫,灯球火把,亮子油松,照如白昼,把整个山谷照的红彤彤的。

杜松也精神许多,其他战将士兵也不那么害怕了。大家简单的吃了些炒米、炒面,只等天明援军的到来。

正当明军在山谷内休息之时,忽听得山谷外面人喊马嘶之声。

杜松立马警觉起来,莫非敌人摸到此处发现我们不成!

杜松猜测的一点也不假。

本来下大雾,后金军也不敢冒然进兵,也怕中了明军的埋伏,所以在外围一带伺机待发。

可过了一会就发现山谷之内有亮光,还是成片出现,这可给后金指明了进攻的方向。这可应了那句话;‘正愁没人教,天上掉下个粘豆包’,你说该着不该着。

可把后金军给乐坏了,代善和皇太极商量下,分兵两路,每人带五千军兵。

一路多带箭矢,只要有亮的地方就一顿狂射。

另一路迂回侧翼进行突袭。

于是后金兵马杀到山谷内,对准有火光的地方开弓放箭。

明军这可就干去那个挨射的,根本看不到敌人在哪里,只听见对面的声音。

于是杜松马上下令,往声音嘈杂的地方开炮。

明军还有不少火器呢,这就开始往外发炮。与此同时,杜松命令藤牌手靠前抵挡箭矢。

突然有人喊道;“不好啦,左翼有后金杀来了。

雾气很大,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马,不断的有军兵中箭倒下。

杜松可是惊慌,把许久没用的铠甲和头盔带好,上马抬刀准备应战。

皇太极摔了五千精骑突进山谷内与明军展开交锋。

明军现在的处境简直是背到家了,整个被后金包围,想突出去都是不可能地。

这时的杜松也把生死置之度外,拼了全力会战皇太极。

可是外面的弓箭如同雨点般的密集,明军死伤惨重。

杜松正力战敌军,也不知道在什么方向射来一支燕尾箭。

你说怎么那么寸,这支箭不偏不正,正中杜松的左太阳穴。按理说一支燕尾箭威力并不大,可偏偏将杜松的铁盔穿透。不仅如此,这支箭还继续前行,将杜松的头部来个大穿透,左面进去的,右面可以看到一尺长的箭尖,你说邪性不邪性。

可叹!这么大的杜松杜总兵死于非命。

还有不少明军将士呢,看到自己大帅阵亡,一个个是悲愤不已。反正都是以个死,倒不如多杀他几个当做垫背的。于是剩下这些军兵们显得更加英勇无畏。又是一番殊死搏斗,最终山谷内的一万多明军全部力战而死,杨汝达、王浩、张大纪也都为国捐躯。

只用了一天的工夫,整个西路军三万人马,连主将再加上军卒,活着回去的也就不到百余人。其他军兵将士全部战死或是被俘虏。

有那么百十来人的明军,看到大势已去,自己又是胆小怕死之徒,决定投降后金。其中还有不少曾经跟随杜松多年的属下。努尔哈赤没有下令诛杀他们,而是在他们周围圈马溜那么几圈,用特别的眼光扫射他们。

只见努尔哈赤对其中一位官员模样的明军说道:“你们今日战败可是天意么?”

只听这个明朝军官回答道:“不错正是天意,明朝气数已尽,大汗英明威武当配天地。”说完就跟一条巴乐狗似的在地上不停的磕头。

在他身边的明军士兵也跟着一起表示臣服于努尔哈赤,逗得其他后金将士无不捧腹大笑,瞧不起这些贪生怕死之辈。

努尔哈赤完成第一路的击杀,心里无比激动,不但歼灭三万明军,还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命心腹之人将战利品先拉回赫图阿拉,叫咱们的子民看看,咱们爷们不是白吃饭的,关键时刻也打腰提气。

四大贝勒相互鼓励,不仅打心里服气李永芳的建议,真好使啊,第一口的明军就这么的被我们收拾了,等解决完其他几路人马,回去还真的请李永芳吃顿饭表示表示。

后金军也兴奋不已,没想到明军这么不禁打啊,可被他们忽悠了。

努尔哈赤命令前哨去打听其他三路动向,一有新的变化马上速报我知。

三月初一的晚上,北边的斥候回报说:“北路马林部已经离尚涧崖不远,一旦北路明军过了尚涧崖再到萨尔浒山那么对咱们的压力恐怕不小,望大汗速拿主意。”

不多时其他两路探马也赶到,南路并未发现明军有何动向,而东路明军还在深山里兜圈,对咱们威胁并不是太大。

努尔哈赤一个人把战马往远处提了提,一个人静静的想了一想。在后面的皇太极看到阿玛如此深思,自己也跟在后面想询问几句阿玛是怎么想的。

“阿玛,据我了解,这北路主帅马林乃明大将马芳之子,虽然人已过中年,但是为人饱读诗书深的韬略,排兵布阵有一套啊!我们补课小视。”

努尔哈赤点点头,对皇太极言道:“马林我虽没接触过,但是我只知道他是个书呆子出身,一辈子竟是读一些个傻书愚文,实际操作绝对是个门外汉,我只有对付他的办法,还是老一套,见机行事,见景生情。”

努尔哈赤命令手下全体将士马上休息,吃饱饭养足了精神才能好好战斗。

萨尔浒的第一场战斗就此结束,笔者对此做了个小结。分为以下几点吧;

首先,明军盲目进兵,没有弄清敌我所处的位置,没有做好充分的战前部署。

其次,指挥者杜松有勇无谋,贪功的心切,导致本来就不多的军队还被再一次分解。最后导致寡不敌众。

再次,明军将士关内来的居多,不适应东北天寒地冻的环境,自身的本事是真不开。别的不说,就连开弓放箭都不准,点炮时手都冻僵了,还怎么战斗!

西路军一灭,那么下一场战斗双方会怎么进行?尔哈赤能否上演‘帽子戏法’?

且看下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