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其它小说 > 将离 > 第21章 花自飘零水自流全文阅读

即便瑾瓛的身影已然飘远,闻人子辰仍是没有收回一双望穿秋水的眸子。说来,不知从何时起,哪怕只是静静的望着她渐远的背影,心头都有着说不出的甜蜜。

是眷恋的吧,是想念的吧,他轻轻的摇了下头,笑着不愿承认这种没有来的牵挂。

有风拂过衣袂,卷着他宽广的紫袍肆意翻飞,连同长及腰际的银发也跟着潇然翩舞。

怔了片刻,闻人子辰才缓过神来。他想了想,面无表情的将袖中的《九丘志》缓缓拿出,广袖一挥,便轻轻的将其摊在手掌之上。

陈旧的书卷在明媚的阳光下,色调泛起轻微的昏黄,支离的边角有模糊的墨迹,弥漫的满是一股岁月的气息。

方才还未待瑾瓛将书卷里的因果一览清明,他便从她手中拿回这本《九丘志》。其实他怕,他怕瑾瓛从中窥见这其中因缘之后,该如何去面对未来的不可预知。

即便旁人皆生活在混沌之中,之于以后发生的一切不谙不晓,可是他却心如明镜。

因为他是闻人子辰,他是月支国太史令,他是昆吾山最有修为的修道之人。最重要的,他秉承着闻人爻的嘱托,掌管《九丘志》中的一切因果。

在时机未到之时,他不能轻易的将一切公之于众。

江山、宿命、红颜、生死,是不能跨越的界限,是不可更改的命盘。

有时候,他也会如此时这般念想,他也会如同今朝这般寂寞。天下疆土之广,修道凡人之众。他不明白,为何他偏偏是那个知晓兴衰、掌管成败的人。

伊始,他想。自己手中的一切,不过是旁人的宿命,众生的因果,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死又奈己何?

如此,他能够在生杀予夺中淡漠,他能在红尘紫陌中傲然。可是自从遇见了瑾瓛,一切都变得不同从前,一切都变得不可言说。

具体是哪里不一样了,闻人子辰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不能像旁人那般,难得糊涂的活着。因为,他知晓未来发生的所有,换言之,他自己便是先知。

当他知道眼前这本书卷《九丘志》中,将一切的命定好之后,是从所未有的焦虑。因为在其中,并没有赋予他心上人一个完美甚至是完整的结局。

该如何去保护她呢,当危险降临之前,他该如何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呢。

不觉间,闻人子辰不禁眉头紧蹙,他知道自己在思量一个怎样的问题。直白些讲,他知道自己在思考,究竟如何才能逆天呢。

念及此,闻人子辰轻轻的笑了,一贯轻傲的面色中,也染上了一抹浅淡的迷离。

碧色的眸子微微地垂着,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神情,更是猜不出他此时心中所想。

“太史令大人...太史令大人...”秦公公轻轻收起手中的拂尘,放低了声音唤着若有所思的闻人子辰。

半晌,也不见眼前的人回答。他几乎是呆愣的望着手中的《九丘志》出神,连同秦公公在身侧站了许久也不曾知晓。

“太史令大人...皇上那面等的急了...”秦公公拽了下闻人子辰衣袖,“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尚未处理?”

“唔。”轻轻抬眸,忽然瞥见秦公公在一旁唤着自己,即便没有听见来人口中道什么话,他仍是收起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轻轻的点了点头。

紫袍一旋,转眼间已将手中的书卷掩在广袖之中。面庞上也是一贯轻傲的模样。

“现下便去皇帝那里吧,妳把该准备的都备齐了。”

“是!是!”身侧的秦公公连连点头,“大人您吩咐的,小的都照实去做了,就等着您前去‘衔霄殿’呢!”

“皇上的情况怎么样?”闻人子辰淡淡的问道。

“还是老样子,没有多少好转,但也好在情况没有加重。”

听了秦公公的回话,闻人子辰眸子一瞥,也再不言语。他的心思,完全都沉浸在《九丘志》记载的结局里,别说是眼下一个凡俗的皇帝病重,即便是天地开合,他许是也不会分心半点。

而一旁的秦公公也知晓闻人子辰一向轻傲自诩,不将任何放在眼中,见他眸色淡淡,也不知是清冷还是不悦,秦公公用袖子轻轻在额间揩了把汗,步子紧紧的跟着闻人子辰,却是多一句话也不敢再问。

到了“衔霄殿”的时候,已然走了近大半根香的时间。方至门口,秦公公便屏退了看守的众人,他躬身向前将大殿的朱门缓缓打开,随后恭谨的给闻人子辰福了个礼,“太史令大人,奴才已经将周遭人都屏退了,您看,如此便不打搅您为皇帝医治了吧?”

“谁说我要为皇帝医治?身病还要太医医,我是算命的,可不是来给人看病的。”闻人子辰袍子一挥,眸子瞥都不瞥身前的秦公公一眼。

“是!是!大人您说的是!”秦公公一边将闻人子辰往大殿中引,一边笑的恭维。

闻人子辰轻傲惯了,正眼也不曾瞧。大步的踱到殿中,广袖一挥便将高大的朱门重重关上。“哄——”的一声,宛若雷鸣,将殿内和殿外完全隔断。

原本还有惨淡的光影投射的“衔霄殿”,当朱门被掩之后,顿时昏黑一片,殿中的烛火明灭,顿时笼罩了一抹阴冷。

“妳来了...咳咳...”床榻上的君襄虚弱的开口,气息吐的极轻,游丝不定,仿若一个转念便要停止呼吸,丝毫没有了往日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神采。

“嗯。”闻人子辰淡淡的回应了一声。他缓缓踱到君襄明黄的龙塌旁侧,寻着个靠近的位子坐下。此刻他面无表情,一双碧色的眸子在暗处看不清色彩,却也掩不住其间冰冷而暗淡。

此时的闻人子辰是不同的,他淡漠,他清冷,不同于在瑾瓛面前那个言辞清高,举止轻傲而又怀着孩子气的样子。

“妳说,该来的总是要啦吧...”慵躺着的君襄缓缓叹了口气,他并不看向身侧的闻人子辰,一双眸子却是木讷的望着大殿的上方,空洞的黑暗是无边的寂寞,吞噬着他此刻残存的一抹帝王尊严。

闻人子辰轻拄着下颌,显得有些漫不经心。他一向是认真的近似刻板,教条礼数也皆是墨守陈规,却是很少有此时这般表现。

半晌未听见闻人子辰回话,君襄缓缓的点头瞥了他一眼。即便眸子模糊不清,只能大概瞧见闻人子辰的轮廓,但君襄仍旧是感受他周身那抹淡淡的忧愁。

“妳有心事?”

“妳觉得此时此景,我们适合谈心?”闻人子辰嘴角一扯,“对,该来的总会来,任是谁也逃不过。”他眸子一冷,似是说给君襄听,实则更是像在对自己说,“这是宿命,这是天意,谁也不能忤逆。天地间,留给人行的,向来是狭窄而逼仄的小路,凡人的态度,本身就应该是匍匐而谦卑的。妳也好,谁也罢,都不能抗拒和更改。”

“难得这个时候,妳还能和我说这么多。朕...”君襄无力的笑了笑,“真是天命难为...谁能知晓,前一瞬还指点江山的我,此刻能瘫躺在这里?和一个上苍遣派的使者谈论天命,谈论无常。”

“人世无常,而天命却有定数,这就是天大于人的道理所在。妳也不必有什么介怀,眼下有什么可交待的,说出来也不留遗憾。但如果你想要命长山海,江山百代,恕我无能为力。”

“现如今,说再多也是无用。”君襄缓缓的闭上眸子,“妳不会帮我的对不对?”

“对。”闻人子辰点了点头,“我秉承着师父的嘱托,承载着上苍的使命,不会偏袒和怜悯任何人。何况是帮妳一个区区凡间的皇帝?”

“妳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知道一切结局?”

“我是妳的太史令大人。”闻人子辰轻手将袖间的《九丘志》执在手中,“知道这是什么么?”

“...不知。”君襄瞪着闻人子辰手中的书卷,半晌,无力的摇了摇头。

“这是天书。”闻人子辰将《九丘志》翻至第二卷,“这卷中,记载着天下兴亡之事,万里江山沉浮。如今,妳命盘的结束也算是这第二卷中的一个必然。”

“月支国的星辰会不会就此陨落?”

“这还不用妳担心。”昏黄的书卷神奇的在漆黑的大殿泛起盈盈的光芒,将君襄和闻人子辰的面庞也笼罩在一层光晕之中,“在凡尘,身为帝王或许是号令千百的,万人簇拥的,可之于浩瀚的史册,天命的伦常,他平凡不及蝼蚁,卑微可作尘埃。所以,妳也一样。”

闻人子辰丝毫不理会君襄眼中瞬间的暗淡和失落,“妳走了,自然会再有人来。谁也不能长存,谁也不可被世人和青史永远铭记。这本就是天君安排好的所有,一切人,一切事,注定来的微不足道。因为,他们不过是一场姻缘劫难中的陪衬,终究做不了主角。”

闻人子辰缓缓站起身子,宽广俊逸的紫袍在昏暗的光线中异常神秘,“我说的,已然很多。到了时候,妳自然会死去,也不用我多言多为。”言罢,他再也不做长留,傲然的向殿外走去。

“等等...”君襄低唤,“...妳会为了某个人,有一天而悖了天意么?”

闻人子辰眸子一缓,迈出的脚步却丝毫不顿,他淡淡的嗓音回荡在整个空旷的大殿,“不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