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权谋 > 第九十章 招兵买马(二)全文阅读

从目前的局势上来看,各个势力都在发展期,这个时候是相对平和的。等过了今年,各大势力开始进入成熟期,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或几个对手来磨练自己的部队,让自己的部队变得更强大,所谓磨练,就是真刀真枪地厮杀,胜者得到败者的一切,败者失去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生命。

李超必须赶在这个疯狂的时期到来之前,扩充自己的部队,完善自己的装备,为自己能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提供更多的筹码。

旱灾和蝗灾已经在中原和江淮地区肆虐许久,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当真是“饿死已满路,生者与鬼邻”,朝廷为了剿灭红巾军和满足贵族阶级的挥霍,政府财政早就入不敷出,只能滥发纸币,造成纸币贬值物价疯长,人民生活完全陷入了绝境。这在客观上也迫使更多破产的农民加入红巾军的行列。

至正十一年末,政府军和叛军又打了几仗,刘福通的红巾军一鼓作气占领颍、罗山、上蔡、真阳、确山等地,一时间声势大振,这让百年未逢对手的蒙古朝廷大为震动,当时民间谣言四起“众至十余万,元兵不能御。”“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这些传言极大地鼓舞了民众。而且红巾军所到之处,开仓散米,赈济贫农,深得人民拥护。群众纷纷加入红巾军,队伍迅速扩大到几十万人。在红巾军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农民纷起响应。人数较多的有蕲水的徐寿辉部、萧县的芝麻李部、南阳的布王三部、荆樊的孟海马部,起义的势头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在革命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李超却把部队留在封剑山庄里,不准任何人随便进出。李超则自己一个人坐在屋子里,筛选分析从中原各地传来的各种情报。李超上次北上和君子堂谈妥了人参生意,并授意龙潜在中原地区广设分堂,名义上是打理生意,实际上是收集情报建立情报网。

看着这些情报,李超的心情越来越沉重,虽然表面上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但实际情况远没有红巾军对外宣传的那么理想,遇到粮食充裕的县城,红巾军自己先劫掠一番,带够了自己的口粮,再分给老百姓;如果遇到没什么油水的城市,自己的口粮吃完了,城中的百姓自然而然就变成了红巾军的盘中餐。

而且,除了徐寿辉之外,其他红巾军只在乎自己手上的兵力和领地大小并不在意其领地的农业生产,没有粮食向百姓要,没有军饷向百姓要,没有老婆也向百姓要。一个地方吃光了,再转战到下一个城市,周而复始,往复不断。

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夺取天下呢?

李超知道,大灾之后必然伴随瘟疫的爆发,如果这些流寇不停止这种蝗虫式的掠食方式,先席卷天下的恐怕不是革

命风暴而是瘟疫。

李超生活的那个时代虽然科技发达,但也爆发过非典、禽流感之类的传染疾病。传染病这种东西,给人造成的恐慌远比其实际的杀伤力要大得多。而现在要爆发的瘟疫,多是由于战死在疆场上的尸体,无人处理,日久腐烂造成的。现在眼看就要入冬,尸体暂时不会腐烂,李超估计明年春天将会是瘟疫的爆发期。

未雨绸缪,李超在封剑山庄大兴土木,建立了暗渠排水系统,修建了若干个洋井和公厕,禁止任何人喝地表水、禁止任何人随地大小便,每天的饮用水必须烧开之后才能喝,每个人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餐具要人手一套禁止交叉使用。之后,李超又通过君子堂的关系,在封剑山庄囤积了大批治疗疟疾的草药,以备不时之需。

李超通过白莲教的关系,联系到了游弋在东海的海盗方国珍,方国珍这个人也是渔民出身,后来受不了朝廷的压迫,举起义旗逍遥于东海,朝廷几次围剿均刹羽而回,最后,便对方国珍睁一眼闭一眼,默许他的存在。

现在天下大乱到处兵荒马乱的,李超要想和君子堂有什么联系走陆路很不安全,只有走水路才相对安全一点,而东南沿海是方国珍的天下,不交点过路费是很难通过的。这个道理李超自然明白,而且,他还有很多事需要这个海盗帮忙才行。

朝廷发行的纸币一贬再贬,已经和卫生纸的价值不相上下了,能成为硬通货的只有金银。这种情况早在李超的预料之中,所以,他在京城的时候,就把赚回来的纸币换成银票拿回来。在拿大笔真金白银开路之后,方国珍和李超成了“朋友”。

龙潜在北方收购的粮食、铜、火药和药材等战略物资,通过方国珍的水路源源不断地运到封剑山庄。除此之外,李超还每月定期给方国珍一个清单,罗列自己需要的物品和数量,方国珍把清单交给龙潜,龙潜能弄到的由龙潜来弄,弄不到的由方国珍在过往商船上想办法,最后李超出高价收购。

由于有了足够的粮食供应,李超开始有限度地扩充部队。现在的江淮,到处是出来逃荒的难民,李超和石烂以招工的名义,挑了700个身强力壮的难民诓进了封剑山庄,组成了火炮营和辎重营。以往李超的部队,都是以单个士兵为单位的,士兵除了要携带必要的武器之外,还有带上一定量的口粮,这就大大降低了士兵的灵活性,消耗了宝贵的体力,这是很不科学的。朝鲜战争中,我军的后勤补给很困难,每个士兵最多携带7天的弹药和口粮,战斗7天之后,就必须脱离战斗,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在朝鲜战争最后几次战役中,美国人发现了我军的这个规律,并根据我军的这个规律制订作战计划,结果我军吃了大亏。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完备的战场补给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辎重营,就是行军时负责运送粮草、军械,战斗时负责向前线运送弹药补给,并把伤员从前线运后后方救治,关键时刻还要当预备队使用。

辎重营不需要敏捷的身手,只要强壮的身体,再加上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就可以了。

火炮营,是李超酝酿许久的一个计划。古代战争中,有技术含量的战斗并不多,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更是屈指可数,多数是人海战术,狭路相逢,人多者胜。所以,李超在建军之初就把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定为远距离,多杀伤。钢臂弩和手榴弹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可钢臂弩杀伤距离虽远,杀伤只局限在个人身上;手榴弹的杀伤范围虽大,但杀伤距离太近,故此大炮的出现就很必要了。

大炮是李超梦想很久的东西,可他知道,现代意义上的大炮,凭他现在手上的这点技工和设备,是绝对制造不出来的。先不说底火装置,单是炮管用的无缝钢管,就不是李超所能制造的。最理想的模板就是拿破仑时期的火炮,8磅、10磅、12磅各有妙用,着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火炮在我国出现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宋代、元代都有大炮参与战斗的记录,那时的大炮,要么当霰弹枪用,要么当大型信号枪用,由于不能连续发射,所产生的作用非常有限。

李超对古代大炮有相当的研究,知道制造大炮通常用生铁或者铜,可生铁的散热效果不好,炮膛内壁容易残留火花,再次填装火药时非常容易发生炸膛事故。而青铜材料制成的炮膛,散热效果好,但铜很软发射几次之后,炮膛变形,不能再使用。如果使用钢管的话,自然没有这些问题了,可按现在的技术来说,想制造出内壁光滑,坚固耐用的炮管,还是无法实现的。

李超在到封剑山庄之初,就找到向明月等几个著名的工匠,研究制造一种以铜做内芯,以生铁做外壁的铜芯铁炮,这种炮集铜的散热和生铁的坚硬于一体,不但可以持续发射,而且性能稳定,如果配以开花弹使用,在战场上,绝对是敌人的梦魇!李超对这种大炮信心十足,因为他在博物馆里见过这种铜芯铁炮,是吴三桂部队装备使用过的一种大炮,如果以当时的条件能制造出这种大炮的话,李超同样也能制造出这种武器。李超甚至认为,明朝在辽东抗击大清铁骑二十年之久,绝对有这种武器的功劳。

这项任务是绝密的,除了有限的几个人之外,谁也不知道,李超凭记忆把图纸画出来之后,就匆匆赶赴黄河组织起义示意,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向明月等人已经突破技术难关,并造出一门样品,经过数十次的试验之后,收集数据,并在相关部位做了修改后,崭新的火炮终于可以装备部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