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二百六十三章:只要不作死,朕就保你不死全文阅读

深夜。

万岁山。

此时,北面山脚下,一处空旷的场地已被赵俊臣带人简单的布置成刑场。

郑和与王景弘身穿蟒袍,乘坐朱棣之前御赐的辇车,架势十足的一前一后来到了刑场外围。

两人下车后相互见礼。

王景弘低声道:“上皇震怒,此次内廷二十四衙门怕是得有三、四百名宫人与内使人头落地。”

“黄俨那狗奴实在可恶,竟敢欺瞒上皇,落得今日被五马分尸的下场,实在是咎由自取!”

郑和想起此事就来气,沉声接话道。

当年他奉朱棣皇命巡视各处皇庄,正是被黄俨指使手下之人制造的皇庄繁荣假象所蒙骗。

就在两人闲聊之时,早就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御马监左右少监兴安、金英连忙上前向两位大太监作揖行礼。

郑和用和善的目光打量着兴安、金英,缓缓道:“你俩能走到今日不容易,可要好生为陛下办差,勿要为了一己私欲,而犯下欺君之罪。”

“谨遵郑督公教诲。”

兴安、金英连忙躬身道。

王景弘见两人非常懂事,忍不住提点道:“若无陛下的信任,我等中官啥也不是。你等千万记住自个的身份,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住了,是任何时候!”

“多谢王督公训示!”

兴安、金英又再次作揖道。

郑和颔首道:“你们退下罢。”

兴安、金英恭声称是,躬身缓缓退到了一边。

片刻后,又有其他宦官前来拜见郑和、王景弘。

另一边。

兴安与金英羡慕的看着郑、王二人。

“郑督公真是好运,毫发无损的完成了饶大地航行一圈的壮举,成为本朝有史以来,第一位受封‘三宝太监’的大太监。”

兴安低声道:“虽说王督公与郑督公相比,略逊一筹,却也是咱们遥不可及的存在。”

“谁说不是呢?郑督公凭借‘三宝太监’之名号,所拥有的品秩俸禄等同于一等侯,而陛下继位之后,已经把王督公的俸禄加到了与二等侯相同。若庆督公回航归来,铁定会成为仅次于王督公的大太监。”

金英艳羡不已道:“我等身为中官,此生是无法达到郑督公的成就了,庆督公与王督公便是我等的榜样。”

兴安扭头看向金英,激动的问道:“你也想出海?”

“慎言!雷霆雨露,皆是天恩,陛下手指向何处,我等便往何处。”

金英压低声音道:“这次陛下命我等前来观刑,意思很明显,就是让我等牢记中官的本分。”

不一会儿,赵俊臣与李兴、刘敬忠、康平等太监,领着锦衣卫把以黄俨为首的三百余名内侍、宫人押到了刑场。

赵俊臣环顾四周,见万岁山上郁郁葱葱,而山脚下的刑场外围站着密密麻麻的人,心中不禁感慨。

永乐初年,朱棣下令修建紫禁城时,用拆除元朝宫殿的渣土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淤泥,在元代延春阁的基础上堆筑起了一座土山,成为大内风水“镇山”,因该山与紫禁城的神武门隔街相望,故取名万岁山(即后世的景山公园)。

由于当年修建皇宫时,工匠们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万岁山又被称为煤山。

此刻,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之中,凡是九品及以上品级的宦官、宫人,皆奉命到场观刑。

除了庆耀、王彦、武易信(亦失哈)等在外办差的内官外,在京的三宝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大太监也来到了刑场。

“陛下旨意,黄俨欺君罔上,罪大恶极,判处五马分尸之极刑。”

康平扯着嗓子高呼了一声,接着宣读黄俨的三条死罪即欺君、勾结外臣、虐民,然后让赵俊臣带人用五匹马行刑。

待黄俨被分尸之后,康平又宣读了朱高煦对内廷里黄俨从犯的处罚——枭首,罪名与黄俨一样,都是欺君、勾结外臣、虐民。

于是,三百多名宫人、内侍被锦衣卫砍掉了脑袋。

由于处决的人数众多,专门负责行刑的锦衣卫只有五十余人。

所以,兴安、金英等上百名观刑者,一共目睹了六次五十余人头落地的恐怖场景。

最早黄俨被五马分尸的时候,就有不少内侍、宫人被吓得面无人色,待后面的三百多人被杀之后,有超过九成九的人,包括金英、兴安在内,要么被吓得呕吐不止或,要么被吓得尿了裤子。

只有郑和、王景弘等见惯了生死的人,才没有失态。

次日。

京郊。

大校场上。

随着一阵好似炸雷的枪响,朱棣用全金属五连发转轮燧石短铳,将五花大绑的大理寺卿吕震毙了五次。

现场观刑的文武大臣,全部被朱棣老当益壮的英姿给震慑到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之前以年老体衰示人的朱棣,竟然会有如此摄人心魄的爆发力。

吕震气绝身亡之后,太上皇帝朱棣退居幕后,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站了出来。

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先宣布了第一道旨意。

“刑部尚书熊概虽然擅权,但念其一心为公,有情可原,许其官复原职,戴罪立功。”

人群之中,早就换上官服的熊概,跪地叩首,高呼道:“臣领旨谢恩!”

紧接着,朱高煦又宣布了第二道旨意。

“刑部右侍郎庞德林、大理寺右寺丞徐本民、监察御史柳纯等二十三人,为虎作伥,帮助吕震构陷朝廷大员,判处斩立决;神机营千户纪纲欺君罔上,判处满门抄斩。”

“以上这些罪官,家财一律充公,他们牵连到的四百余名从犯,一概抄家,家眷及仆从之中,凡十六岁及以上者全部流放到努尔干都司工建局听用,十六岁以下者由养济院抚养到十六岁,准其自谋生路。”

文武百官听了这道旨意,齐声高呼道:“陛下仁慈!”

谁说不是,若在洪武年间,怕是全部处死或流放,最次也是贬为官奴,此生再难翻身。

随后,朱高煦又宣布了第三道旨意。

“原神机营指挥使、现任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佥事武安侯郑亨因盲目提拔纪纲,按律当死,念其劳苦功高,褫夺爵位抵罪,罢官夺职,贬为庶民处分。”

“京三军现任曲长广宁伯刘湍身为纪纲直属上官,有失察之罪,罢官夺职。”

“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安远侯柳升作为纪纲的岳父,明知纪纲为非作歹,残害百姓与基层官兵,却不向朝廷检举揭发,犯下包庇之罪,按律当死;念其劳苦功高,开恩免除一死,褫夺爵位抵罪,罢官夺职,贬为庶民处分。”

安远侯柳升、武安侯郑亨、广宁伯刘湍齐声下拜,高呼道:“臣柳升(郑亨、刘湍)谢陛下开恩!”

历史上的荐举连带制,自秦汉确立之后,一直沿用到清末。

朱高煦认为这个制度自有其道理,所以他不打算废除此制,武安侯郑亨丢官也就在所难免了。

纪纲与黄俨欺君大罪,当诛九族。

柳升作为纪纲的岳父,若是在洪武年间,怕是也难逃一死。

因为在洪武年间,右丞相汪广洋犯了包庇罪臣,照样被太祖皇帝赐死。

现在朱高煦念在柳升等人有功,免除他们死罪,只是罢官夺职,无疑是天大的恩典。

可是,柳升、郑亨却从此失去了可以传世的侯爵,从高高在上的五军都督府都督、都督佥事变成了平头老百姓。

只有广宁伯刘湍,被罢官夺职,不过却侥幸保留了世袭的伯爵爵位。

对于柳、郑、刘的处罚,文武百官一致认为朱高煦念着旧情,是个讲义气的皇帝。

尤其是以军功封爵的一众永乐勋贵,皆没想到两侯一伯能幸免不死,这完全出人意料。

尽管柳升、郑亨免于一死,被贬为庶民,可只要能活着,就还有希望。

虽说他们因罪被夺爵贬为庶民,三代之内的子弟无法考取科举,可并没有限制他们的子弟应召从军。

而朱高煦的这种操作,无疑向大明众勋贵及武将们释放了一个好的信号——只要不作死,朕就保你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