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南明伟业 > 317.第317章 天道好还 中国有必伸之理(10)全文阅读

再次见到洪承畴,是次日的朝会过后,朱四安排了与他单独谈话的机会。 ()他头戴着方巾,一身蓝色布衣,儒士打扮。他们终于同坐到了一起,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凉亭中,喝茶谈心。话题无关于这周围的景致,更无关于谁的过往,只是关于两个男人的仇恨和报复。

当然还是由朱四首先敞开了话题:“朕真的没有想到,南京城下,严通天用手中那假的令牌与手信,却为大明换回了真正的洪督师。昨日的朝会,还望洪公能理解朕的苦心。也希望洪公可以将过往的种种化为力量,总结之前的教训,从此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汉人,为汉家明日的江山画出一道长虹。他日还可凭借战功再次封侯拜相,那才是朕所乐见的。”

洪承畴听后怅然道:“罪臣岂敢奢望他日封侯拜相?只求黄道周那样人物的鲜血不会在臣的心中流淌,承畴有大罪于国,不求黄道周原谅、也不求圣上与大明百姓原谅,是承畴本人也无法原谅自己。”朱四颔首赞叹:“大丈夫当有此担当,不过俱往矣,黄道周生前的那句‘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应该能够起到激励洪公追寻史可法那样英雄脚步的作用吧?而洪公还能不去杀敌报国,反成仇么?朕不信你会这么做!终可法要说的是一个‘忠’字,反成仇说的是一个反字,然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朕不相信你是真的要反。黄道周虽然死在你手,却也是借你而成仁,此事休要再提。你与朕君臣还有大明与这些国士的过去都尽是些遗憾,想尽一切办法,用我们的余生去弥补这些曾经的遗憾才是对那些忠良们最好的交代。如果黄道周能看到这样一个洪承畴重新站起来,他一定不会因为自己死在你的手里而记恨的。”洪承畴低头不语,只是他的肩膀似乎在颤抖,他的心像是在抽泣。

他急切地想斩断大儒黄道周和吴中义军孙兆奎留给他人生的污点,可是朱四并不在乎他的污点,两颗忠良的人头并不能等同于嘉定、广州百姓侵染到那些刽子手身上的斑斑血迹。更何况与吴三桂和三顺王比起来,洪承畴留给大明的功勋比他的劣迹要多得多。不过黄道周和孙兆奎对他的千古一骂,还是足以警戒他,惊醒许多后来人的。

史可法殉国后,因为他的誓死不屈,被多铎于扬州城南门外毁尸灭迹,然而因为从此找不到史可法,所以便有千千万万个‘史可法’站了起来!许多义军都自称是史可法领导的。清军当然知道史可法死了,但是他们还必须把千千万万个史可法也一并抓了来杀掉。

当年吴中义军失败后,孙兆奎被俘,洪承畴便得到了这样一道命令,让他审问孙兆奎,拷问出‘史可法’的行踪。这也许是清廷在斩尽诛绝,也许是清廷对洪承畴的考验和试探。洪承畴也准备认认真真的拷问,见到孙兆奎,洪承畴当头便问:“你从军中来,知不知道在扬州守城的史可法是真的死了还是活着?”孙兆奎却颇为对仗的反问他一句道:“你从北地来,知不知道在松山殉难的洪承畴是真的死了还是活着?”于是洪承畴的回答是用一把刀杀了想追问他是死是活的人。结论是,松山的洪承畴没死,孙兆奎被杀。

洪承畴是非常惜羽毛的人,他大概终其一生都试图解释自己当年的贰臣行径是被逼的,只不过之所以选择投降不是因为荷尔蒙过剩,而是他想要保存汉家的文化和血脉。只是人们想听的不是什么解释,而是行动。如果不是洪承畴后来真的做过许多对国家有益的事迹,即使他的辩白再有理,他的人生也不会得到原谅。

朱四当然是要选择原谅的,看到洪承畴如此难过,朱四连忙转移了话题,他不想对一个依旧活着的人苛责过甚,前路漫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嘛。更何况他洪承畴不但是能改正自己,还是一个有资格、有能力改变大明衰败局面的人物。

朱四随后又于他聊起了战争,提起了他经历过的那一场明清之间的大决战:“松锦之战,我军北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每当想起此战,朕都不禁愤然不平,大明亡即亡矣,然大明将士无辜,不应该陪葬宗庙。今日朕当重振社稷,还有赖忠臣烈士襄扶,共赴国难,同晟大业。洪公逢此多事之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日你我君臣同朝,丧国之耻必将能够昭雪,亡师之恨必可还于天道。”

洪承畴听到朱四的豪言壮语后,也不由得大受感染、信心勃发,他再一次起身答话:“天家再造之恩,敢有不报之理?匡扶社稷之任,臣子责无旁贷。松锦之败,臣之罪也,若借臣三千虎贲,臣定当誓死扫尽胡掳、恢复中华!”朱四连连点着头道:“好,快意恩仇,真乃大丈夫所为。朕等待的是这一刻,等待的是如洪公这样的人物。朕明日将要昭告天下,复用当年太祖誓师之言以明志!诏书发起后,朕要与洪公等君臣奋进,他日于南京城上祭奠松山之战中死难将士的亡魂!重登神烈山,祭奠祖宗的陵寝!”洪承畴已经非常激动了,他再次拜服于朱四面前说道:“谢圣上天恩啊!”这一句话像是在他的肺腑中呐喊而出。

洪承畴的激动,是因为他知道这太祖当年誓师的话代表着什么,对于整个大明又意味着什么。那是对全体国人的一次召唤,那是要吹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攻号角!而这一声号角,他洪承畴以及全体大明的国人等待的太久太久了。想当年太祖扫北,此诏一出,令举国振奋!而今的大明,羽翼渐丰,国帑充沛、雄兵甲士一百武慨言道:“此诏一出,将正式拉开我军全面大反攻的序幕。‘伐胡诏’是我汉家勇武千年的骄傲、是大明涤荡国仇的报复、是华夏忠魂英烈们的过往、更是吾辈生民的热血!全体的大明人从今日起将同仇敌忾,向最强大的敌人发起总攻击!”当日朝罢,朱四便再一次跨上了战马,登上了战舰,目标直指大明的故都——南京。那里是大明国魂开启的地方,朱四和大明的战士们,也将在那里与敌人进行一场——龙争虎斗!

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娇,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