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种田之安墨 > 第三十七章 丝绸全文阅读

第二天,如安墨所料,吴氏带着三丫找上门来了。

她知道,三丫是个没什么主见,耳根子又软的,偏偏有一个疼她的老娘,总能纵着她胡闹。

当时安墨正进行每日活动——喂孩子。

是她的错觉吗?!总觉得小孩出去一趟,回来更撒娇了。

吴氏拉着三丫进来时,三丫还有些不好意思,吴氏瞪她一眼,而后笑着跟安墨道:“安墨,喂饭呢!”

“嗯!”安墨爽朗应道,因昨天小朋友少吃了水果,今天她特意做了蔬菜粥,害怕小孩营养不均衡。

吴氏凑过头看了看,惊讶:“哟!还喂粥呢!”接着又道:“除了粥还吃别的吗?!”

安墨擦擦乐乐的嘴,又接着喂了两口,道:“还吃鸡蛋和糕点之类的。”

“哦,那可不行。”吴氏不大赞同的摇头:“孩子快五岁了吧!得吃点杂粮了。”

“是吗?!”安墨惊讶,而后恍然,按照实际年龄,两个孩子才三岁多,还不满四岁,但按照虚岁的算法,确实快五岁了。

“可不是。”吴氏看着两个孩子,满眼疼:“当初诚子把他们带过来的时候,我想喂点粮食了,但是当时这两个孩子实在太瘦小了些。”

安墨听着孩子以前的事,有些兴趣,倒是和吴氏先聊了起来。

“当时啊,李铖带着两个崽子过来时,不过丁点大,也怕生,吃什么吐什么,不敢狠喂,只能给他们喂点奶,和点粥,慢慢的,也好了。”

“后来倒是好些了,这两个孩子乖巧的狠,比我那几个小子都要好带呢!后来诚子说要接回去自己带,那我哪能同意呢?!他一个大男人,自己都不见得能顾好,更不要说孩子了,好在啊,没多久你来了........”

吴氏说着说着,看向乐乐和壮壮的眼神,满是慈,她本喜欢这两孩子,还想着马上大儿子要娶媳妇了,到明年,说不定也能抱上孙子呢!!到时候孙子像壮壮这样才好,虎头虎脑,又结实又可,像乐乐这般也不错,长得俊秀好看,不愁找不到媳妇。o(╯□╰)o

要说也奇怪,这两小孩,明明是兄弟,偏生长得一点也不像。

吴氏在那边畅想着,安墨倒是有些捉急了:“那现在,该喂孩子吃什么好?!”不怪安墨不知道,她既没有生过孩子,以前也没有养过孩子。

之前安墨给孩子们吃的都是荤素搭配着来,每日必有蔬菜、水果、鸡蛋、肉末,她怕小孩小时候营养不均匀,到时候影响发育。

“可以吃些饭啊饼啊的了。”吴氏接口:“不然孩子饿了扛不住。”可不要小看小孩子的饭量。

“是吗?”安墨有些踌躇,她害怕孩子消化不了,尤其是乐乐,这几个月都没长什么,明明两个孩子每天吃的东西都差不多。

“可不是。”吴氏斩钉截铁,很有自信,她可是自己带大了三个孩子呢,经验足的很。她道:“你看看他两的便便,看稀不稀?那是吃的少了。”

安墨想了想,最近李铖回来后,带小孩上大号,基本都是他来,想着待会去问问,口里道:“那成,我中午试着给他们换吃食。”

说着安墨有些不好意思给吴氏道谢:“吴婶,若是没有你,我可不把孩子饿着了么?谢谢您。”

“哪里哪里。”吴氏赶忙摆手,而后和蔼道:“你是新媳妇,不懂这些正常的很,这事啊,慢慢来。没事的。你对乐乐和壮壮的好,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呢!”

可不是,若是那等黑心的后妈也算了,吴氏早把孩子接过去了,偏这几个月下来,吴氏冷眼瞅着,安墨比一般亲妈还疼孩子,那衣服、那吃食、那玩具,眼都不带眨一下买给孩子,这也到罢了,平日里对孩子也是娇宠着,怕磕着碰着的,特别仔细。

最重要的是,听说安墨还给孩子们买了笔墨,又给他们写书,安墨是秀才的女儿,会读书认字是自然的,听说她这么为孩子们的前程着想,吴氏算是彻底放下心了。她现在如此,想必日后哪怕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对乐乐和壮壮差到哪里去。

其实要不是前些年家里条件不好,吴氏怎么样也要咬牙把两个小子送去村里的学校读书,后来家里好了,孩子年纪大了,学校不太愿意收,好不容易请人说和,夫子收了学生,但孩子们毕竟大了,学东西也没学好,现在也只能说不做个睁眼瞎罢了。

“好。”喂完最后一口,安墨给孩子擦了嘴,解下他们脖子上围着的兜兜,拍拍脑袋:“玩去吧!”

“哦~~”壮壮立刻撒丫子奔了,乐乐老神在在跟在后边。

吴氏看着可乐:“要不怎么说孩子好,看着这两孩子,今天都能多吃一碗饭。”

过了一会,吴婶才有些不好意思冲安墨道:“诚子媳妇儿啊,你昨天和三丫说的那丝的事,可是真的。”

终于来了,安墨想,昨日她想着这事,是做了准备,因此老神在在道:“嗯!是真的。”因她长得乖巧,一副天生是‘好学生’的模样,因此睁眼说瞎话时格外令人相信。

“哦!”吴氏又问:“那商家真是从西域那边进的货?可信不?西域的东西老贵了,那外地的蚕咱们也没养过,好养吗?”

一连串问了许多,还不待安墨回答,吴氏自己先不好意思了:“诚子媳妇,对不住啊,我着急了些。”

“没事。”安墨不在意道,十两银子一匹的布,是该紧张些,因此,她按照先前想好的一一回答了:“是说西域贩过来的货,听说能卖到京里去给贵人呢,价格高的时候可不止十两,好些能卖几十两。”

“哎哟!”吴氏和三丫同时惊呼,几十两银子一匹布,她们不敢想象。

安墨接着道:“是说,他那还剩下几匹,因他是镇上的人,想着也给镇上的人看看西域的那边出产的绸缎和咱们自己产的有什么不同,所以才留下来了。”

其实一直以来,华夏这边的布艺、茶艺以及陶瓷工艺,都远超过同期欧亚大陆的其他国家,这里也一样,但这个朝代出品这些尖端工艺品的多在南地。

因此,北方买东西居然是多向外地买,江南地带出品的工艺品运过来卖的比西域那边的东西还贵些。

“那商户前些年去过南边,说了,西域那边出产的绸缎不比南边差了,而且价格上也便宜些。”

安墨拿了那小截薄纱给吴氏看:“这一小块还是我下手快,抢到的呢。”

吴氏拿了那薄纱,她的眼力自然高过于三丫,这布不止好看,仔细看里边编织的纹路,能看出,这手艺着实好。

安墨又道:“听说他那里的蚕种也不能说是西域的,其实是他们从咱们南边买去的,只是不知怎么的,吃了那边的东西,蚕种一代一代,个头越来越大。”

听到这里,吴氏信了:“要不怎么说呢,其实还是咱们的东西好!只是那些人,眼睛头发怪模怪样的,偏生的比咱们高大些,想来蚕吃了那边的东西,和那边的人一样,也生的个头大了。”

听到这样的解释,安墨内心不免一笑,虽有些不伦不类,但和事实上也有些出入。

“所以更好养活嘛!”安墨道:“您想想,咱们到时候也不弄多了,一个月做那么一两匹,一匹自己穿,一匹单卖,不说十两,卖个七八两也够生活了。”

农人多自给自足,基本上四五两便能过上个一年半载的,即使是旁边那小镇上的人,紧着些,十两银子也能过上好几个月。

“呵!那好了。”吴氏笑着,她没那么天真,觉得一个月能挣上银子,但是她想着怎么着也不会亏。

三丫的人家不好找,吴氏想着有什么能给三丫添点底气,若是三丫会织这绸缎,那可是能生大钱的玩意,到时候,不要说一个月织一匹,是半年才织一匹,也够生活了。

因此吴婶郑重道:“那既然这样,诚子媳妇,咱们今天是镇上那布匹店里,好好问问那商人。”

安墨:“.........”她怎么没想到这一茬呢!!

“虽说你之前去问过了。”吴氏解释道:“但我想着,既然要做,咱们稳妥些,将那蚕的养法,丝的收集之法,绸缎的价格等等,一一详尽的问清楚了。免得到时候出什么纰漏,反而赔了进去,你看呢?!”

“哦哦!”安墨茫然应道:“好啊好啊!应该的应该的!”失策啊失策,她应该之前去打好招呼才对,现在可怎么办呢?!她和那什么布艺店的老板一点也不熟好吗?!

安墨这边有些不安,吴氏和三丫却是踌躇满志,她们约好时间,便先回家准备去了。(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