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种田之安墨 > 第六十六章 一年全文阅读

春去冬来,或许是上天也不想赶尽杀绝,这一年的冬日比以往要暖和,比之去年的寒冬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甚至连猫冬成了死宅的安墨在冬天都出了几趟门,村里人非常高兴,似乎将去年的寒苦忘却,只余留对新年的祈望。

春日的某天,石头匆忙下山,用一种天要塌下来的语气对李铖抽抽噎噎哭诉:“鸡...鸡...少了一只...呜~”

李铖上山查探后,回来轻描淡写的告诉安墨:“没什么,可能被黄鼠狼叼走了。”

安墨:“.......”

是了,在安墨不科学的把适合本地不适合本地的各种果树种上山后,这些树也以一种不科学的生长速度,转年春天便开花开的漫山遍野,同时带来的还有去年或奔走他处或被捕的野生动物们。

尤其是山上还养了那么一群鸡,羊啊鹿啊等大型生物还没事,那群鸡即便有六条狗看着,还是有未能幸免的时候。

于是新年初春的新活动是,李铖带着吴大爷和李力一同上山把山上的几块菜地用栅栏围起来,同时将喂养牲畜的茅屋推到重建,甚至用上了之前建新房时剩余的红砖。

然后吴大爷一家直接打算住到山上去,看地除草,养鸡放羊,很顺当。

安墨:“.....”她其实觉得没必要这么拼。

虽然是春天,但其实山上还挺冷,而且山上的房子纯粹是为了防止家禽被偷猎,没有厨房也没有炕。

李铖果然也拒绝了,虽然吴大爷夫妇看着能干,农活都是一把手,力气也大,但毕竟都是爷爷辈的人,万一着个凉什么的都是麻烦。

然后李铖没在让石头去山上放羊赶鸡,他把石头安排做了壮壮和乐乐的书童,每天和壮壮乐乐一块去私塾,只需要帮忙拿些小东西,或在两人读书时在一旁守着便好。

李铖交代吴大爷每日上山看看,或邓要摘菜采果子时顺便看看成,吴大爷果然没再坚持到山上住着了。

这么一系列事件后,安墨才醒悟过来,塞翁之意不在马啊,小事而已,干嘛这么拐外抹角的呢!

古人种传承重子孙,吴大爷本来也只一个儿子,其余都是女儿,儿子又只给他添了一个孙子,因此吴大爷陈氏夫妇把石头看的很重。

平时石头懂事帮忙做些活他们都不当什么,农家小子都是如此,但若是山上有什么凶兽,那石头一个小孩便有些危险了。

接着李铖带着村里的男子上山来了一次春猎,将山上的危险动物清一清或赶一赶,顺便给家里加点餐,然后李铖又请大家一起帮忙把自己租那一片山周围给围起来。

或许正如李铖所说,他现在在村里的地位有所上升,因此一开口,大伙都是争先帮忙。

而这种地位的上升在又一年的秋收时达到了顶尖。

这个时代农作物的产量不高,税收却不低,庆幸的是李家村里的人家大多种的是自己的地,而不是租种田地,但即使这样,去年基本算的上颗粒无收,在雪灾后又是税收,算是把大家的老底掀了掀。

今年的秋收对大家的重要性不必提,其实春天时看着田地里谷物的生长,农人心里基本多多少少有些数,看着谷物的涨势猜测会有个好收成。

然而等到真正秋收的时候,还是吓了大伙一跳,谁能知道李铖分给大家的秧苗会有这样的产量呢!

而且今年天气更好,风调雨顺,大家对田地也上心,因此种了秧苗的地比之去年吴婶和安墨的那片地产量还要高。

有后悔当初没多要些粮种的,有看着人家种的多眼红的,有偷偷育苗种的时候给了亲戚娘家的,等等,但对于特意从‘南方带回’秧苗的李铖,大剑算是从心底里感激了。

至少李铖的伯娘再骂李铖时,听到的人都会帮口李铖两句。

至此,李铖一家算是在村里站稳了跟脚。

又长大了一岁,壮壮和乐乐似乎长得特别快,安墨刚穿过来的时候他们还包在襁褓里,现在已经到安墨腰高了。

安墨没在给他们做可萌系打扮,而是正正规规做的书生服,当然衣摆上仍有竹子之类的图画,甚至还有壮壮乐乐自己写的字。

他们的头发也长长了,安墨给他们抓了一个包包头,用布包出一个小包包在头顶上。

安墨在壮壮和乐乐量了身高后,也站在墙边上测了测,喜事,长高两厘米。

安墨乐得高兴,李铖在一旁看着也乐呵呵的,然后在安墨炫耀时,大手往人家脑袋上一划,比了比。

安墨:“.......”知道你高了不起啊!

李铖耸肩,没什么了不起的,也是胸口高过脑袋而已。

然后秋日的某一天,大家仍沉浸在粮食的美好中,李薇冲到安墨家里告诉她。

“我要嫁给葫芦哥。”

安墨:“........”Σ(°△°|||)︴

葫芦兄李锦在定居李家村后,虽回来的日子不多,但只要待在村里便致力于融入李家村这个大集体。

不是去这家串门,是邀请那家人喝酒,在是到处转悠帮忙,赶上有诸如杀猪、打猎之类的集体活动,也必参加。

原本他便是李铖的朋友,又是李姓本家,再这么会做人,居然人缘不必李铖差,村里人接受他的速度可比接受李铖快多了。

作为蹭饭的主要地点之一,安墨家里李锦也是常来,因此和李薇碰面的次数不少,两人也算面熟。

但....没熟悉到这个份上吧!

安墨打量了李薇两眼,豆芽菜一般的身板跟她去年穿越来时的身板一样一样的,庆幸的是李薇在安墨这里还吃了些好东西,因此脸色不差,要壮一些。

但怎么看也是个初中生啊,李薇今年才十四,还是虚岁。

“想什么呢?”安墨斥责:“嫁人时这么随便的事吗?!”

“可是我娘要拿我和王麻子家换水田。”李薇哭丧着脸。

王麻子不姓王,只是因为脸上长满了麻子,又因为某出戏太出名,因此得了这么一个外号。他家境在村里算上等,但由于脸不好看,几个兄弟都成了家,唯有他还没着落。

因此李薇的娘在说亲时要求对方娉礼要两亩上好的水田,不附送嫁妆。

要说李薇吧,好歹是个水嫩的小女孩,长相只有五分,靠着年轻还有安墨的打扮,生生提升到了七分,再加上她和安墨学了些做吃食的法子,大家也多少知道些,因此哪怕没嫁妆,王麻子家里想了想,咬牙答应了。

两家人还没说开,正在议的过程中,李薇弟弟听了一耳朵跑来告诉李薇了,由于李薇常年的零食贿赂,他居然对李薇好了一些。

李薇听到后便哭丧着脸,她不要求找个好看的,但至少找个端正的啊。

安墨听后一阵无语。

当初对李铖的秧苗抱有怀疑态度的不是没有,但大家秉持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还有他有我也要有的想法,因此多多少少都要了一些。

但也有是不信的人,比如李薇他们家,李铖大伯家等等,他们压根没换什么秧苗。

李铖大伯家的打算是想私下找李铖要,奈何李铖没让他们占这个便宜。

李薇她爹娘虽然重男轻女,但在农活上都是好手,也能吃苦,把地看得很严实。因此李薇家里是少数田地看好的家里收成虽也不好,但多少还有一点,因此没信那产量的事。

主要也是当时李铖报给里正预产量太高,高出所有人的常识范围。

秋收后他们自然后悔莫及,李铖的大伯娘是各种吵闹,先是骂李铖没娘心不帮衬指家人,后来又借钱又借粮,理直气壮。

李薇家也是,李薇的娘因为这事骂了李薇好几次,他们拉不下脸再找李铖,正在想办法和别人换秧苗呢,王麻子家找人过来说亲了,他们一想,便想直接要了王麻子家里种上新苗的水田。

饶是之前安墨多次做了心里建设,打定主意不再李薇的婚事上插手,免得李薇出嫁后和家里关系更差,到时候自己反倒护不住。

但是听了人选后,安墨还是忍不住的想敲开李薇爹娘的脑袋,看看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为了向大女儿要东西,于是和大女儿婆家关系尴尬,二女儿也因为娉礼事件闹得僵硬,现在到李薇又是如此,他们是真的认为以后那个小儿子可以自己**撑起门户吗?!

李薇看不上的不是王麻子那张脸,她看不上的是王麻子已经二十有五了,一直没说上媳妇,比李薇整整大上十多岁不说,听闻由于单身,还喝隔壁村某个寡妇不清不楚的。

安墨打听了王麻子人后,便有些不安宁,放着李薇的事怎么样都不放心。

于是安墨把这事告诉李铖了,正说着李薇赌气说要嫁给李锦这一茬,李锦从门外进来:“她要嫁给我?!那好呀,我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