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种田之安墨 > 第七十九章 准备全文阅读

“是不是我做错了。”安墨迷茫的看着李铖:“也许壮壮还小,真的不适合这么快去考试。”

李铖安慰的拦住她:“没有,你说的对,不能直接否定他,我们该给他机会,不去试一试谁知道他可不可以呢!”

安墨还是颓然自责,她小看了生员考试。

李铖开解道:“只是一次小小的考试而已,先帝选拔人才改制,现在生员考试不像以前,年年都有,乐乐和壮壮都还年幼,便是没考上也没什么。”

说起大庆朝,起起伏伏,有盛世有慌乱,但几百年来每每有人以为要改朝换代,偏偏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力挽狂澜一般又慢慢恢复朝气。大庆朝的皇帝也常出奇葩,对于科考改制的不止先帝。

当初将科考改成现在这般知识范围整个扩大的便是大庆第三位皇帝,他抓住一些地方官员的罪名大力打压士族,提出‘以民为本’的核心开启全新的科考制度。

虽然给了寒门机会,但同时读书人的选拔更为严苛,读死书的,两耳不闻传外事的读书人基本没有出头日。

并且生员考试只是基础类考试,考核的只是知识范围,也是‘所知’而已,到了秋闱,考试范围更为广泛,内容也更深奥,最重要的是测试‘所想’。

等通过了举人才算松了一口气,要么直接进入大庆朝各个部门实习熬资历便可以得到分配,要么是继续学习科考,而后一朝得名直接封官。

一般寒门子弟都会选择直接去部门实习了,那些家族底蕴深厚的学子或者天分出众的人才会选择继续深造,毕竟官场上默认,进士出身的官员比举人官员要高一等,晋升速度也要快许多。

不过这种种选拔,想作弊也难,大庆的科考试卷居然不是统一试卷,而是各个名士出题后,分解合成后制成不同的考卷,这样大的范围,想要作弊的难度太高,因此没有真本事的人很难考中。

也因此,大庆朝的官员不能说各个清廉,但哪怕是残暴贪官,也不是什么酒囊饭袋,大庆朝只有不好的官,没有无能官。好处事选□□的都是真正的人才,坏处是人才犯起罪来更难让人查捕。

不过怎么改变,这个时期的国情,依然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虽然更难出头,可还是有人挤破了头也挤进去。

这是题外话。

李铖之所以赞同安墨的想法,也算是被安墨一语点醒。

他因为父辈的事,总是不自觉将乐乐和壮壮的父亲代入他们身上,乐乐天资聪颖在他看来没什么奇怪,壮壮不读书他也觉得理所应当。

但是正如安墨所说,这么随意的否定非常片面,是他因为固有的认知以至于对孩子态度不够真切,这对他们不公平,不论如何壮壮和乐乐该由自己的人生。

壮壮愿意去那去,考不好也没什么。他会教导孩子,大丈夫在世,自当心胸宽阔,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他会好好教导孩子男子应有的胸襟。

虽然被安慰,安墨还是又找了壮壮问:“壮壮,你想参加生员考试吗?我是说,如果不提先生不提我,你自己想去吗?!”

壮壮迷茫的看着安墨,像是不明白的她什么意思,和以往一般他求救的看向乐乐,乐乐拉着壮壮,理所当然:“你要去啊,你要和我一起去的么,难道要让我一个人去么?!”

是了,她光考虑到壮壮,却没想到乐乐再早熟,也只是一个孩子,他也会不安的。

“嗯,我要去。”壮壮一把抱住乐乐:“如果我不去的话,乐乐这么矮会被欺负的o(╯□╰)o”

乐乐腮帮子鼓了鼓,还是没说出反驳的话来。只是打定主意,不管羊奶有多腥,他再也不偷偷给石头哥喝了。

安墨看着两个孩子,一阵释然,是她太过紧张,生员考试对于那些学子来说是前程大事但是在她看来也没什么,她并没有‘惟有读书高’的想法,经商务农都可。

这场考试对于壮壮和乐乐而言,不过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过程,她不该这样,如果她一直是这个态度那会影响孩子对这次考试的判断。

于是安墨轻松道:“那我们全家一起去县里哦,到时候咱们多玩两天,壮壮和乐乐有没有想带的呢?”

乐乐立刻道:“我想带着小白一起去。”小白那么小,大白都长得和他一样高了,但是小白却还是一团大,如果他不带着,小白会被阿黄它们欺负的。

“我也要带上大白。”壮壮也跟着喊:“我还要带上我的将军剑。”那把李铖随手削出来的木剑,上边刻了两个大字——将军。

安墨:“.......”

现在看来真的可以肯定是她庸人自扰了,人家孩子完全没有烦恼这事。

安墨没有想到一点,她对壮壮和乐乐的教养方式完全来自现代的一些方式,现代孩子的那种养育方式对于这个时代尤其是在附近几个村庄里来说,这算是有些教养的方式了。

和私塾中其他学子不同的是,壮壮和乐乐从未感受过来自家庭的压力,壮壮一直无忧无虑的玩乐从来没觉得需要为家族崛起而奋斗,乐乐家中的藏书没有缺少过。

现今位置,他们没有机会萌发‘需要读书科考才能改善生活’这种思想。

唯一给乐乐有一些压力的人来自于吴先生的看好,但乐乐一直是很自律的孩子,他迅速跟上比自己大许多的学生的进度并不是出于好强,而是下意识的便一路学了过去,吴先生也害怕过大的压力会让孩子成为伤仲永,因此虽说过要好好念书的话,但也不敢过多施压。

所以对于这次去县里的生员考试,小哥俩虽然记下来了,但完全没有先生和其他学子看的那么重啊!

一边对孩子心理问题放下心,另一边安墨拿出十二分的专注研究起生员考试问题,这期间她看李铖悠哉的模样格外不爽快,于是她愣是要李铖重新弄辆车出来。

车身设计参照了许多她后世看到的电视里马车的样子,是个中西结合版。看到设计图后,李铖懵了,这种车显然不是家里的小毛驴能拉得动的。

看着李铖天天皱着眉头围着木材打转,安墨这才舒心给孩子预备考试教材。

她用的方法属于题海战术,关于生员考试的资料已经叫李铖打听过,因此她知道光童生试便有三天,试卷足有一本书做,安墨直接代入了自己以前的寒暑假作业。

再参考吴先生给乐乐的测试考卷,安墨发现里边考的确实是基础题,大多是小型问答题,诸如‘某地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问事宜那些物种的耕种’,又或者‘写出某某皇帝在位时期颁布的新法令’,或者是‘关于某种情景的名诗五首’等等等。

范围广泛的令安墨头疼,好在这种科考制度存在也有百年了,百年来为了考试,学子的学习范围和所用课本也慢慢的系统化了,这些书在镇上的书店里都买的到。

安墨参照乐乐的测试卷,自己估摸着重点范围出了好些试卷给他们做,做完后乐乐给壮壮改o(╯□╰)o先摸摸他们的底子。

安墨抱怨,这么大型的考试,居然也没人出什么参考书测试题来卖!!

等大概了解两人的程度后,安墨诧异发现,她为了让书房好看,乱七八糟买下来摆在那的书乐乐基本都看了。

然后安墨意识到商城里有些书对这个时代的科考是有帮助的,感谢穿越前辈的改制,造福后人啊!

此刻安墨全然忘了从李铖那得知现在科考难度翻倍增长源自某个帝王时,自己诅咒那位前辈的事了。

不管怎么说,两个月时间很快过去,虽然考试在三月中旬,但赶路需要时间,过去了还要上下打点做准备,因此他们二月下旬开始动身了。

这期间李铖请村里另外木匠一起打造的豪华车出来了,怕油漆气味对身体不好,因此安墨在她里边贴了墙纸,外边涂的也是商城里的油漆,她没选好看的颜色,选的是透明的原色漆没。

因此这车身虽然大,但外边没什么装饰看起来光秃秃的,到也不算很豪华,倒是减了两分高调。

安墨嘱咐好吴大爷一家邓氏母女看家,又拜托吴氏李力看着吴大爷他们,李薇那边也委托了邓氏和吴氏帮忙照应,然后便打包行李,带着壮壮乐乐以及李铖潇洒上路了。

意外的是,原本以为吴先生会不情愿,没想到他对于李铖安墨这样家长跟随表示很理解。

盛世中,家长对孩子总是娇宠一些,何况壮壮乐乐还不满十岁,个头没成年人一半高。

吴先生考中秀才后,怎么也考不上举人,为了生计才不得不去教书,他先前是在人家家里教书的,后来才被三个村庄联合请过来村里里教教书,他教书年限不短了,什么的事没见过。

这么些年来,农家人早一遍又一遍刷新的吴先生的三观,有因为农忙死活要把书读的好的孩子叫回去务农的,也有说要考试,家里有人陪着还顺便想赶一头猪去县里好卖了做路费的,诸如此类等等。

李铖安墨这样全程陪同真不算什么,吴先生得知李家要给壮壮一起报名时只劝了一次便没再反驳,得知李铖安墨一家子都去县里后,也只是笑笑:“倒是疼孩子。”只是这份疼,在经历数次科考后,会否改变呢!

这些年来,有明明天资不错但家里人不乐意花钱宁肯让孩子回去种田的,有天资一般但全家咬牙供着想供出一个出人头地的,吴先生都见过。

安墨不知道私塾里先生的种种思绪,反正从李铖这里她得知的消息是,一和先生说给壮壮也报名先生答应了,一提出要一家人跟着一块去县里陪着,先生也立刻答应了。

先生还蛮好说话的嘛,安墨为心里曾经的腹诽道了歉,而后快快乐乐的收拾行李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