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帝后纪事 > 第35章 别后全文阅读

元祥殿

李福海蹑足上前,躬着身子禀道:“陛下,老奴回来了。”

顺和帝合上手中看了半天也没看清楚写了什么的折子,语气还算平常的道:“见着人了?”

“见着了,”李福海满面的喜气,笑呵呵的道“世子妃娘娘身子可结实呢,只是比走时看着瘦了些,不过晏家的大公子说了,不妨的,多少个大夫看过了,都说世子妃娘娘虽是瘦些,可是健康着呢,孩子结实的很呢!”

“肚子显了?”

“肚子有些大了,”李福海用手在自己的腹部比了一下,“有这么大了。”

皇帝崩了许久的神经,松快了一些,问道:“人呢?”

“世子妃娘娘上了晏府的马车,被晏家的几个公子接回晏家了。”

晏如瑾是怡王府的世子妃,按道理说刚刚回京是该回王府的,便是要回娘家,也是该先到了王府歇两日再说,皇家的事样样都扣着规矩,晏如瑾也不是不懂规矩,若是怡王和王妃在府里,无论如何她都是会回王府的,只是如今怡王和王妃都不在府里,再者她头一回怀孕其实心里也不踏实,王府里头也没有她亲信的人,便不想回去。可即便是如此,若是被有心人揪住也能扣她一个没有规矩的帽子。

李福海顿了顿帮着解释了一句道,“原本是要回王府的,只是如今世子妃娘娘身子渐重了,王府里头,王爷和王妃都不在,总觉得没个主心骨的,晏家大公子不放心,便接回晏家了。”

“也好!”皇帝想想还是有些不放心道,“叫几个太医去看看。”

“是。”

李福海应了一声后,还是笑呵呵的在一旁立着,皇帝皱眉,问他道:“你还愣着做什么?”

李福海愣了愣不过很快回过神儿来,皇帝这是着急着呢,赶紧应道:“老奴这便去。”

李福海躬着腰刚退了几步,皇帝又叫住他道:“和世子妃说,若她住的惯,便暂且住在晏家吧,王府里也没个长辈看顾,确实不够稳妥。”

“是!”

“先养个几日,等身子稳妥了,进攻来看看。”

“老奴记下了。”

李福海去了太医院挑了几个医术好的太医亲自领着去了晏府。

李福海去后,皇帝提笔给远在边城的亲侄儿,写了自他走后的第一封信,是一封家书,纯粹是以一位慈祥的伯父的身份,写给侄儿的信,信写的也有些闲话家常,絮絮叨叨。

首先他态度温和的介绍了一番自己的身体,而后又提了提刘承继爹娘的情况,却是秉持着报忧不报喜的原则,说完了长辈说小辈,和刘承继说他媳妇到京了,身体还好,胎儿也还算健康,只是晏如瑾瘦的有点厉害,感叹了一句道“听说一路上几乎都没有吃东西,吃了吐,也难怪会瘦成那个样子!”

感叹完了,皇帝作为一个慈祥的为着晚辈操心的长辈,还关心了一番小侄儿夫妻俩的感情,隐晦的问了问是不是他们感情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侄媳妇回京后都没进王府的大门,直接回了娘家?问完了又安抚他没有事,别操心家里,若是晏如瑾不识好歹不想跟他过了,那让她在娘家终老吧,自己这做伯父的再给他娶上十个八个性子好的,完了撂下一句说,现在让皇后开始给他物色着。

信件最后让刘承继在边城好好保重身体,好好干活,早点把城墙修起来,早点回来,免得时间久了,等孩子长大了都不知道自己有个爹!

写完了家书,皇帝心情舒爽了不少,便又拿起奏折审阅起来,等案上的折子批阅的差不多时,终于李福海领着太医回来了。

行过礼后,皇帝叫起,他手上拿着一本折子,状似不经意的问道:“世子妃身子如何?”

“回陛下,许是时常活动的缘故,世子妃娘娘虽是清瘦了些,但身子很是康健,胎儿也很稳当,没有不妥之处。”

“嗯!”皇帝应了一声却是半晌没了下文,却也不让太医退去,几个人便躬着腰下边儿候着。

许久之后,皇帝手中狼毫舔了舔墨又问了句道:“世子妃胃口怎么样?”

这个他们倒是仔细询问了,于是答道:“禀陛下,据大公子说,这半个月里胃口算不错……”

那太医说着顿了一顿,很是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补了一句道,“据说……世子妃娘娘如今喜吃辣食……”

手上一顿,一滴墨汁滴在了案上,大殿里一下子便静了下来,李福海也不敢出声,片刻后皇帝放下御笔道:“嗯,世子妃那里按时请脉,把人照看好了。”

“微臣遵旨。”

“下去吧!”

李福海领着几个太医退下后,皇帝摆驾去了皇后宫里,这日阳光正好,皇后娘娘正在院子里摆弄着几盆花草,远远地见到皇帝过来,脸上闷闷不乐的,便放下了手中铲土的小铲子,在宫女端过来的水盆中净了净手,擦干净了便迎了过去。

皇后娘娘盈盈一礼,而后直接拉了皇帝的手:“陛下过来看看我臣妾这两盆兰花,前些日子看着蔫耷耷的,这两日又缓过精神了。”

皇帝跟着皇后到了花架子跟前,皇后娘娘回身,打发了宫人下去后,她拿起了小水壶递给皇帝:“陛下这是怎么了?”

皇帝接过水壶,闷不吭声的浇水,脸上的神色有几分严肃,沉默半晌他道:“阿继他媳妇进京了。”

“这不是好事吗?”

“这一胎只怕是个女孩儿。”

皇后娘娘笑笑:“陛下,您也太心急了,他们这才多大,您还担心他们生不出儿子来吗?要我说啊,头胎是个女孩儿挺好,女孩子乖巧可人疼,生出来呀,也没有那么多人红着眼睛盯着,至于男孩子嘛,晚几年再生也不迟……非但不迟,臣妾还觉得这是好事。”

将水壶放到了架子上,皇帝叹了一口气道:“你说的也对,他现在自己都顾不过来自己了,便是生了儿子只怕也护不住。”

……

晏如瑾这边的动静各个王府都在盯着呢,太医头天下午给晏如瑾请的脉,第二天上午“怡王府世子妃这一胎怀的是个闺女。”这消息便传遍了整个京城。大家都安心了不少。

不知外面的风波,晏如瑾一心在娘家养胎,她到京后分别往怡王、王妃那里和刘承继那里各去了一封家信,心中说了说自己的近况顺带报了平安。

如今她在晏府仍住在昔日她未出阁时住的院子里,这两年院子一直有人照看,内里的景致一如往常一般,便是曾经她在院子里养的花草,都依旧还是往日的模样。

——

“休息了两天看着气色可好了许多了。”晏如瑾的大嫂,扶着她在床沿儿坐下,笑着和晏夫人道,“娘,还是咱们家的风水好,您看妹妹这才几天便又漂亮了不少呢!”

晏夫人叹息一声:“也不知她在那边啊,过的什么日子,瘦的呀……”

晏夫人说着心酸起来,便有些说不下去了,晏如瑾见她娘又红了眼睛,便笑着安抚道:“原本也不熟的,只是去年底染了一场风寒,病了几天这才瘦下去的,其实那边的生活也挺好的,真的娘,虽说吃的穿的花样少些,但也不缺,那边山清水秀,自由自在的其实很不错的。”

晏如瑾确实是觉得边城的生活也并没有那么苦,可是旁人却不信,特别是家里人见她瘦了这么许多后。

晏少夫人捏着帕子按了按眼角,而后笑道:“好了,总算是回来了,这回在家便好好养着吧,要不了多久便能养回原来的模样了。”

几人正聊着时,晏夫人身边的丫鬟进来禀道:“夫人,宫里边儿来人了。”

“宫里边儿?”晏夫人看了女儿一眼,一时有些提心,问丫鬟道,“来的哪位公公?可有说是什么事?”

“说是宁和宫的一位姓陈的公公,说是皇后娘娘打发他来看望世子妃娘娘的,若是世子妃娘娘身子还好,便请她进宫一趟,陪皇后娘娘说说话。”

晏夫人一听哪敢耽搁,当即便扶了女儿起身,吩咐丫鬟给她更衣装扮,又转头问丫鬟道:“陈公公那里可有好好招待?”

“回夫人,陈公公在前边儿管家招待着呢,料想出不了岔子的。”

晏夫人点点头交代丫鬟道:“你去前边说一声,世子妃换身衣服来。”

“是,夫人。”

“包些银子带上。”

“是!”

丫鬟下去了,晏夫人回身到了女儿身边,拉了她的手叹了口气。

晏如瑾朝她笑笑:“娘,您别担心,昔日,阿继时常带我进宫,皇后娘娘也见了许多次,她人很和气,很慈祥的。”

晏夫人点点头,拍了怕女儿的手。

晏如瑾的首饰都在王府里没有带出来,可进宫又不好随便了,晏如瑾让人将她的几套压箱子底儿的首饰拿了找了出来,给女儿装扮。

梳头换装,描眉涂脂,四五个丫鬟齐齐上手,也花了半个时辰才堪堪收拾妥当,闻夫人给她安排了两个丫鬟,送她往前边儿去了,上了宫里的马车。(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