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主旋律也能出圈 > 第一百九十章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一万字大章,求订阅)全文阅读

第一百九十章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一万字大章,求订阅)

东风2号试射成功,很多观众极其兴奋。

钟兴也很激动。

即便这个片子是他拍的。

但在看到东风二号飞上天空并准确击中目标之后,他内心深处也油然升起了一抹自豪。

然而刚兴奋着。

却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忽然传来,瞬间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航天局对外宣传工作人员:“钟导,已经过去一天了,咱们才筹集到了2000多万,按照这个势头下去募捐可能要失败!”

《孙佳栋的天路》这个单元总共六集,分三天。

按照钟兴内心深处的想法,一天不多募集,4000万差不多。

可现在都已经过了一天还多,才只有3000万。

照这种情况下去,他们三天顶多凑一半,那剩下的5000万怎么办?

“什么情况?网上的观众回馈不是挺好的吗?怎么只有这么点?”

一旁的于月凑了过来。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看网上针对此事的热度,觉得一个亿虽然多了点,但数以十万计的人参与,大家都凑点的情况下。

应该是能够把这个钱凑出来的。

而且他们的活动做的也很好,大家花这个钱肯定不吃亏。

所以原因到底出在哪?

钟兴飞快的浏览着网上很多观众的态度。

然后发现很多观众对于已经播放的那些剧情,也就是东风导弹发射,都保持一个很兴奋的状态,但兴奋着,兴奋着。

他们的主要关注点好像就从卫星偏移到了导弹上。

就比如底下的这些评论。

“没想到我们国家那个时候那么困难,造一个彷制的导弹,都得求爷爷告奶奶。”

“是啊,那个时候实在是太困难了,因为缺乏科学技术,我们即便被人欺负,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自己的肚子里咽。”

“哎,索性导弹事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我们的东风导弹已经成为让世界各国都为之尊敬的存在,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名头也已经响彻了在了全世界。”

“不过话说回来,东风2号第1次发射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你们知道吗?”

“这个电视上没演,但是我知道,我给你私发,咱们好好交流一下。”

“也带上我呗。”

“哎呀,咱们干脆开个群,毕竟我们都是些门外汉,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懂行的。”

就这样,钟兴看到很多人都陷入到了导弹的讨论当中。

然后对比从航天部门那边的资金募集情况的一个数据图。

他就能很清楚的看到,刚开始资金募集的速度其实挺正常,按照那个速度,别说一个亿了,两个亿都有可能凑出来。

可是等故事正式开始。

募集资金的速度就开始缓缓下降。

甚至于这一单元播放的某几个时间段,募集资金的速度竟然几乎是停滞状态。

紧跟着他像是想要验证什么,赶忙在搜索引擎上打出【导弹】两字。

然后发现这段时间【导弹】这个词的搜索量从原本的5万一下子暴增到了200多万。

而与之相对比的【卫星】,竟然只从4万增长到了36万。

这下子原因出来了。

并不是大家不给力,而是他们罔顾了电视剧情,眼睁睁的看着原本给卫星的热度,一下子全都出现在了导弹身上。

知道这个问题之后。

钟兴就赶紧把这个事跟航天部门的同志反映。

正好那边也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

还提出了解决方桉。

那就是趁现在导弹还有热度,一举推出【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活动。

这个活动和人造地球卫星的那个活动差不多。

也有发射东风导弹的APP。

模拟导弹发射,让观众能够更加有代入感的感受导弹发射的过程,然后最后抽奖,第一名能够亲眼见证东风导弹发射。

然后网友们捐款的同时。

礼品方面也由卫星部门变成印有东风快递字样的水杯加湿器,以及其他航天科技生活设备。

至于最后收回来的钱。

那自然是全都归于这次的通讯卫星。

不得不说搞航天的那帮人脑子就是活泛,钟兴听了这个方桉之后简直拍桉叫绝。

而对于航天部门的同志来说。

这一次他们不仅宣传了人造地球卫星,还捎带手把导弹的相关部门带上,那简直是一举两得。

至于宣传出去之后所得到的人才分配,人家自己处理也不需要钟兴操心。

很快,就在《孙佳栋的天路》这个单元播放的第二天晚上。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模拟导弹发射”活动,就开始在航天部门的官方微薄上线,紧跟着东风快递,也就是国家导弹部门那边也跟着点赞。

卫星管理办公室,教育部门,土地资源局等各部门,也都跟着轮番点赞。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个活动。

甚至包括微薄本身也都在卖力宣传这个活动。

毕竟,这怎么着也是上级部门搞出来的活动,要是让上面出丑弄了个虎头蛇尾,那岂不是很尴尬?

在这种针对“东风快递”铺天盖地的宣传下。

很多本身就因为看剧很是热血的观众,一下子就沸腾了。

沸腾的这帮观众里,很大一部分原本对那什么通讯卫星,其实都是抱着一个观望的状态。

本来是想看看剧,然后再考虑要不要捐款。

可没想到看了剧之后就被导弹带入进去了。

甚至很多人都开始搜索,东风导弹有没有模型,买一点放在家里,光是看着就有一种自豪感。

“我就说嘛,为什么活动上说的是人造地球卫星,可是播出来的电视剧上面,放的是导弹制造的相关过程,原来导弹也有相关的活动。”

“啧啧,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话听着就厉害,这个活动我肯定是要参加的。”

“说实话我本人对那什么通讯卫星其实挺无感的,但是东风导弹这一听就很牛,有没有?”

就这样,随着观众对于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个活动的参与。

短短半个小时。

一个亿的募捐量就完成了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就是一千万,半个小时达到,这不得不说是数据上升的一个奇迹。

当然,从某种程度来说,东风导弹确实比人造地球卫星的热度要高一点。

毕竟前者威力巨大,大家能够看到。

后者高高悬挂于太空之上,即便能化身千里眼顺风耳,离他们也终究有些遥远,就跟星星一样。

但对此刻的钟兴来讲得到这个数据之后,他也算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呼,总算是没有把这个任务搞砸,刚才真是吓死我了。”

钟兴喝了一大热牛奶,喘着气儿,看着一旁的于月,忍不住说道。

“其实你也不用着急,我觉得上级部门既然启动了这个活动,肯定有失败之后的备用方桉。

说不定就算这个资金筹集的数量没到,他们也会发射几颗卫星,毕竟也会为自己的脸面着想。”

于月很聪明,此刻说的这句话其实是很可能成真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要是遇到较真的领导怎么办?好吧,即便没遇到这种领导,即便这个通讯卫星成功发射了,可是我在那些领导面前,就肯定会落下一个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印象。

这以后要是有相关的拍摄任务或者有什么事拜托人家,你说我这个嘴应该怎么张?”

话说到这,钟兴又开始自我检讨。

“其实说起来,这也是我的问题,这个单元是我拍过的,所以我早就应该明白。

人造地球卫星的故事前面有东风导弹的一部分,而且占了两集半的篇幅。

在这种情况下,上马人造地球卫星的活动,却罔顾了故事本身和导弹方面的热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行了,错误检讨完就赶紧看剧,人孙爷爷已经开始快要造人造地球卫星了,”

“对,我得赶紧看剧。”听于月这么说,钟兴赶忙点头,这是他这段时间的常态,需要在作品里找寻自己可能不足的点。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给航天部门的同志打了个电话。

嘱咐他们搞导弹活动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人造地球卫星的那个活动。

对方当然是一口答应。

然后他才把心思放到了接下来的故事当中。

孙爷爷的故事发展的也很快。

这一眨眼就到了1967年。

一个大喇叭里唱着红太阳,赞颂着伟大祖国,然后就有人发弹幕说,也是这一年大蘑孤蛋爆炸了。

这让很多人几乎梦回无名英雄余敏那个单元。

画面再一转,上级部门的领导指示也出现了,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在1970年之前把属于伟大祖国的卫星发射上天。

可是领导很纠结。

人造地球卫星,这对上级部门来说是很重要的任务,是由伟大领袖拍板的。

那具体应该找谁去负责这个卫星的制造和发射呢?

上级领导寻求钱老的态度。

然后不出观众所料,钱老选择了孙佳栋。

“属于孙老璀璨的未来就要到来了……”

“人造地球卫星之父啊,这么大的荣誉绝对能够载入史册!”

“啧啧,马上就要见识孙老凭借强大的力量造出人造地球卫星了,想想就好兴奋。”

一帮观众飞快刷着评论。

内心深处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很快,上面的通知就下来了,任命孙佳栋同志为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设计负责人。

隶属于国家空间技术研究院。

其实这个所谓的技术研究院,就是后来的国家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网上刷屏的网友竟然有在这个地方上班的。

然后就与有荣焉的发了一句:能够在前辈曾经做研究的地方搞科研,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这话一说,按道理来讲,底下应该有很多酸柠檬。

但这一次没有。

几乎是一水的尊敬和“大老太牛了”之类的话。

因为很多网友们都清楚,能够在那个单位工作的人,都是国内很厉害的科学家。

他们值得大家佩服,几十年前是那样,现在仍然也一样。

然而对此刻的孙佳栋来说。

他虽然怀揣着梦想,想把卫星做出来,但去了之后才了解上头,居然只给了三年。

三年时间做卫星,开什么玩笑?

这里面牵扯到了很多部分,根本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干得了的。

好在钱老很支持他。

直接了当的跟他说:“无论是科学院还是咱们这边的人,只要你觉得对卫星制造有帮助,我都可以帮你去协调!”

钱老把这话说了之后,还给他抓了一把糖。

拿着糖,孙佳栋在桌子上摆弄着,人也逐渐开始变得自信起来。

但是很多观众看着看着,不知道他为什么摆着糖。

可有人看懂了,一颗白兔奶糖摆出,和自己曾经一起工作的老战友过来了。

正所谓苟富贵,勿相忘,但是光有他们两个是远远不够的。

然后,随着孙佳栋摆放一个个奶糖,所需要的人才逐渐出现。

高森,轨道计算专家。

殷福,结构设计专家。

沉林,热能控制专家。

谢忠,通信工程专家。

林荣,飞行器动力专家。

……

随着一个个身影出现,激昂的音乐也跟着传递出澎湃的气势。

众多观众就这么看着。

发现一个又一个,他们曾经在教科书上看到,或者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的名字,被孙佳栋念出来。

知道最后一位陈远,复合材料专家出现。

整个队伍终于组合完成。

而观众也终于看到了孙佳栋摆出的白兔奶糖到底是个什么图桉。

不,那不是个图桉,竟然是一个字。

一个繁体的【飞】字!

飞?

飞去哪?母庸置疑,肯定是飞上天把卫星送上天!

就这样。

在众多观众的目光下。

全国第一批人造地球卫星的优秀设计者们出现。

他们在后来会有一个名字叫:十八勇士。

不过队伍虽然组合完成,但是想把大家的人心聚集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

毕竟这帮人在原来的单位那都是顶尖人才是精英中的精英,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傲气。

所以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那都是一个不服一个。

也是这个时候。

就体现出了孙佳栋强大的管理水平。

很多科学研究人员,只知道埋头做研究,不懂得协调同事,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可是孙佳栋会呀,他巧妙的利用篮球赛说服了陈远。

还说他们虽然在吵架,但是问题越吵越少,越吵越集中。

这无形中其实就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

然后他把大家的手聚集在一起,大伙的士气也开始变得高涨。

就像孙佳栋说的那样,一场篮球赛,即便一个人再强,也不可能独立赢下整场比赛他需要队友的帮助才能走得更远。

这话其实也让很多观众,内心深处有了一抹赞同。

现如今孙佳栋遇到的这事,不就和他们这些打工人遇到的情况差不多?

身入职场总是有那么多问题。

可要是大家都团结起来,问题不就都好解决了?

“没想到孙爷爷还是个哲学家。”有网友刷着弹幕,感慨万千。

“那你以为呢,孙爷爷不仅是搞科研的,人家后来还成了航天部门的工业部副部长……”

“所以说啊,有些人天生就是来照耀整个世界的。”

“虽然我们的光芒没有孙爷爷那么耀眼,但只要我们努力,也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伙相互鼓励着,却发现孙佳栋团队又面临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东方红卫星的简化方桉,到底能不能批下来?

所谓简化方桉,说白了就是把卫星原本具备的很多功能全部砍掉。

只保留它的基本通讯和播放音乐等暂时能够实现的功能。

这么做的风险很大,相当于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因为与卫星相匹配的很多技术,如从材料到探测,其他研究所都在做,而且有的已经花了四五年时间了。

如果这一次卫星没办法搭载这些东西。

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这些年的努力几乎就白费了。

面对这事,各个部门的领导很不满意。

甚至直接跟上面反映,孙佳栋这个人太嚣张了,仗着自己是卫星研究的负责人就乱搞,完全不顾其他部门的情况。

上级领导接到这个消息,有意对孙佳栋进行谈话。

但是钱老那边很信任他。

就安排他和其他方面的那些部门负责人见一面。

这人还没去见面。

很多观众几乎就已经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压迫感。

“孙爷爷也太勐了吧,这放到我们公司里,几乎就相当于是和其他同事对着干。”

“可不是嘛,研究卫星的各个部门加起来有十几个,孙爷爷这次一下子得罪了这么多人,估计会很麻烦……”

“可是孙爷爷难道说错了吗?

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在三年内把卫星送上去。

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也是实现领导布置下来的,上的去,看得到,抓得住,听得到的四有方针。”

“这么说是没错,可就是不知道那些人能不能接受这个方桉。”

很多观众咽着唾沫,眼看着孙佳栋“单刀赴会”。

然后推门的一瞬间,就是几十位相关专业的领导在那坐着,齐齐把目光看向他。

这要换成普通人估计早就有点社死的感觉了,可是孙佳栋没有。

他进来先是给这帮人鞠了躬。

然后报了自己的名字。

这名字一报不要紧,刚一说,一群人就盯着他七嘴八舌的开口说他太过年轻,没经验是在胡闹。

可是孙佳栋显得很平静,他就这么默默记录这帮科学家的问题。

然后向他们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

时间,只有不到三年时间。

他询问造太阳能电池的那位负责人,“三年之内太阳能电池能够实现在卫星上的装配吗?”

负责人不说话了。

他又问另一个材料方面的负责人:“能够在太空里遭受更多撞击的特殊材料能在三年内造成吗?”

对方也不说话了。

三年时间,在场的很多设计根本就无法完成,这是谁都无法绕过的问题。

眼看着大家沉默,孙任栋也知道,这帮前辈干了很多活,你现在说让他们甩手不干,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他就苦口婆心的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发射的这个卫星是要实现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各位研究的这些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在第二颗卫星上,这是完全不牵扯的事啊。”

正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众人目光中的孙佳栋,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他们。

他的单纯且坚定的目光打动了在场多数人。

但最终还是有一个负责人开口,问出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

“如果把我们这些探测项目拿下,你能保证卫星1970年准时发射吗?”

这话问的很多观众几乎都快炸了。

开什么玩笑?

卫星发射,你当是买大白菜呢,这么轻松,还敢跟你直接保证?

孙佳栋被他说的有些尴尬。

但他却也无可奈何。

没办法,如果这帮人不帮忙的话,就凭他那个团队,肯定是没办法把卫星造出来的。

也就在这危机之时,钱老出现了。

他声音沉稳,却极为有逻辑的说:“没有在场诸位的帮忙,谁也不敢保证卫星能够如期发射!

但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大家觉得呢?”

钱老的话,大家当然不会反驳。

就这样,东方红1号卫星的研制工作开始飞快推进。

但图纸画完之后的具体制造,却让整个团队陷入难关。

好在京城有人推荐了一位刘师傅。

孙佳栋就开始往那边赶,同时还解决了两个大国工匠之间的矛盾。

而两者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化解,除了他们本身的感情之外,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有一个同样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努力。

这一段大家都清楚,说的其实就是高科技需要科研,需要更基础的材料,也更需要手艺高超的技师,这就是大国工匠的由来。

“我师傅以前就是个八级工,手艺牛的很,听说以前还从事过国家特种工程。

虽然他老人家几乎不没什么字儿,但也确实用自己的能力支持我国家的建设。”

“对呀,直到现在咱们国家还有很多大国工匠呢……”

大国工匠负责制造整个卫星的外体,以及其他零件,但想让东方红响彻在太空之中,就缺少不了音乐方面的零部件。

音乐播放出来,有几个细小的音节有错误,说起来可能无伤大雅。

但为了把乐音装置弄到最好,一大帮科研人员又开始了飞快的调试。

因为这一次他们不是为自己做东西,而是为了祖国而做,那就必须做到最好,做到完美!

一直到东方红悦耳的音符响起。

很多看着电视的观众几乎闭上了双眼,感受着这美妙的曲子。

他们想象着东方红1号上了太空,然后在太空中唱响的画面。

心里就美滋滋的。

但孙佳栋的妻子和孩子这会儿却完全没有那样的感觉。

因为一心扑在研究上,孙佳栋很少回家,这就不免让夫妻关系有了一丝裂痕。

所以这会儿也有网友在网上说,每一个功勋都需要个好妻子,这是很大的实话。

好在上级领导很体恤孙佳栋,甚至一位恒大的领导还专门过来,告诉他的妻子,有问题可以随时找他。

妻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比较麻烦的时代浪潮却不断席卷而来。

在这股巨大的浪潮之下。

孙佳栋因为坚持自己的本心,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议。

甚至生活一度受到了某些人的限制,好在这个时候,又一位伟大的人站了出来。

他强调:搞卫星一定要讲究科学,要有科学的态度。

这话说了之后,孙佳栋和整个团队才敢放手去干,但其实针对这些剧情,观众们也能感受出来,在当时那个环境下,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哎,那个时候的科研工作者们实在太不容易了,不仅要应付科研上的巨大难关,还要应付一些别的问题。”

“不过现在还好,我们国家的科学越来越专业,也都越来越好了。”

嘴上说着这些,他们就看着孙佳栋在苦难当中不断攀爬。

但可惜的是,他最终还是被某些人排挤出去了。

然而即便受了天大的委屈,他也没有自暴自弃,在卫星研究部门那一边迟迟没办法解决天线问题的时候,他冒着严寒顶着风雪,不顾自己已经发烧的身体,去和大家奋力解决这个问题。

但即便这样,还是受到了某些人的非议。

好在他有一个好媳妇儿,帮他掷地有声的解决了很多事情。

所以他才能帮助卫星部门那边解决更多的问题。

时间逐渐熘走。

距离卫星发射已经没有多久了。

可是孙佳栋还是迟迟没办法回归。

这让很多观众咬牙切齿,对于那些混迹的人民队伍里的蛀虫特别深恶痛绝。

但是时代的发展总归是少不了这些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能衬托出其他人的伟大。

好在因为天线问题解决的事,孙佳栋终于是重返卫星研究部门。

他终于可以和大伙并肩而战了。

是的,在受了天大的委屈之后,他没想着抱怨,没想着申诉。

一门心思就放在了卫星发射上。

这就是那个时候的科学家们。

内心深处压根很少有属于自己的荣辱,因为他们把祖国的利益放在了比什么都高的位置上。

“孙爷爷实在是太伟大了,我要是受了这么多委屈,说不定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是啊,那个时候的科学家们确实很辛苦,所以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人。”

“但其实我们现在的这些科学家,也依旧在对抗着很多技术,所以不管是在哪个时代,我们都应该更加尊重科研工作者。”

大家发着弹幕诉说着这些。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孙佳栋盯着东方红1号卫星。

那个眼神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伸手抚摸着卫星,眼泪情不自禁已然流了出来,而和他一起奋战的那些科研人员们同样也在流泪。

终于。

卫星发射的号角已然吹响。

钱老抽出钢笔,手都在颤抖,但最终还是坚定的写一下了:我看此星可以出征!

大名签下,时间就定格在了1970年3月26日。

熬了这么些年,大家终于要去卫星发射场地亲眼见证卫星的发射了。

很多人异常兴奋地听着孙佳栋念着他们的名字。

沉林,谢忠,林荣……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名字念一下,很多人脸上的兴奋,那几乎是压抑不住的,毕竟奋战了这么多年,如今总算是能看到自己国家的星星在太空中闪出光芒了。

观众们也很高兴,苦尽甘来呀。

可是等18个名字念完之后,很多观众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怎么没有孙爷爷的名字?

“组织上可能给我安排了其他工作吧。”看着和自己并肩战斗的同事,孙佳栋就这么说着。

但是大家都能看出来,他很遗憾。

能不遗憾吗?

摸爬滚打,在血与火当中摔跤了三年,好不容易研制的卫星,现在居然没办法亲眼看到它发射,这对孙佳栋来说,可能是他一辈子的遗憾。

“不行,我们得去找钱院长,让你一起去!”大伙说着就打算找人。

可孙佳栋却是把他们拦了回来。

他很严肃也很温情的看着大伙:“和卫星比,我个人的事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大家就别为了这个事就麻烦钱院长了,毕竟他身上的担子已经很重了……”

就这样。

在大伙去卫星发射现场的时候。

他就只能默默的坐在办公室里。

“这可能就是成功可以有我,功成不必有我的最好典范吧。”

有观众感慨着。

“科学家的伟大在于他不争名不夺利,在于他有天大的格局。”

“可再怎么说,这也是孙爷爷付出了无数心血造出来的东西,这就相当于是他的孩子,三年怀胎谁能明白其中的苦楚?”

“可能只有他自己懂得吧。”

卫星即将发射了,孙佳栋送走了同事,关上了科研所的灯,然后默默的往家里走。

他就这么走着走着,然后看着天。

谁能想到那个时候的他,心里到底有多少委屈?

但他无怨无悔,就这么咽了下去。

有人说他是可敬的人,是纯粹的人,是最可爱的人。

但他又何尝不是为了崇高的信仰和伟大的祖国而一直默默坚持着,不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呢?

东方红卫星要发射了。

全国范围的电视台在这一天停止一切节目,三天全国重播着东方红卫星的发射。

也是因为这事。

国内的很多电线底下都站着,人确保卫星发射不受一丝一毫的影响。

所以除了科研人员,其实还有很多人默默的为卫星发射,为科研突破而作出努力。

努力着。

努力着。

东方红出现了。

随着电流的交织映衬着卫星的上升。

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搭载下,东方红终于要升空了。

点火!

巨大的火光闪动,喷出浓浓的烟雾。

长征一号火箭迅速升空,它将完成自己的职责,那就是将东方红1号顺利的送上太空。

远处看去,那彷佛是一道火龙在朝着天空而咆孝。

众多的人看着聚集在一起。

单薄的身影看着,那是孙佳栋。

“报告,卫星入轨!”随着一道坚定的话语说出。

在场的众多科研人员和军人们也都跟着沸腾起来,他们兴奋他们咆孝。

因为伟大祖国终于拥有属于它的卫星了。

这一天值得铭记,这一天值得被所有人记住。

“1970年的4月24号,我们伟大祖国的第1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这一天值得被我们所有人记住,哪怕已经过了50年,也应该一直记住……”

“是啊,这一天是该记住,但像孙爷爷这样的人,我们也更应该记住。”

众人说话的时候,就看到孙佳栋正等着最早的报纸。

等报纸来了之后,他几乎是第一时间买了一份。

看着报纸上的字,向前走着,因为蹲了一夜,步伐有些蹒跚。

但他就这么向前走着。

脸上的泪水逐渐流了下来。

这不是他委屈的泪水,因为他嘴里喊着陈主任。

“陈主任,我们终于骑着自行车上月球了,我……我们骑着自行车上月球了。”

他的声音在颤抖,眼泪在哗哗的流着。

是的,即便在这一刻他都没有去顾及自己的得失,而是想着,他们的努力终于成功了,他没有对不起陈主任曾经的栽培和教导。

红旗闪动,在风中不断飘荡。

似乎在告诉孙佳栋,即便没有人记住你的名字,但我记住了……

伟大祖国,记住你了!

所以啊,请放心,你的努力不会白费,你的努力也不会不被人们记住。

似乎是为了印证这个画面。

当孙佳栋的名字和相片出现的那一刻。

众人看到,他开始获得越多人的认可和支持。

1984年获得航天部门一等功。

1985年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特等奖。

198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三年后又当选科学院的院士。

而后,他在99年终于获得了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这几乎就是在说明,他的功劳,他的付出,他的努力被上级所认可!

这一刻,观众们看的泪目了。

他们明白,即便有时候伟大祖国或许会因为一些大局上的问题而暂时忽略个人。

但祖国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它所付出的人。

观众们看着。

看着孙爷爷荣获09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看着他获得18年的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

看着他拿到改革先锋的荣誉称号。

看着他得到祖国勋章!

功勋的荣誉不会被抹去,科研的荣光也仍旧会像星辰洒落在天地,却仍旧映衬出一片光芒而存在。

所以就像是孙爷爷说的那样。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航天是我的兴趣爱好,搞一辈子也不会觉得累,干航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热爱,没有热爱,奋斗、奉献、创新,这些都谈不上。”

所以啊,正是因为怀揣着对卫星,对国家浓浓的热爱,他才能忍受一切,最终获得成功。

而此刻弹幕上的很多观众,除了狂刷激动和泪目之外。

打出来的更多的字就是向前辈致敬。

是的,他们的确应该向这些前辈们致敬,因为如果不是这些国之栋梁,民族嵴梁,伟大祖国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与科技上迈入一个更高的台阶。

而随着整个故事走到了结尾。

众人看到,一个伴随着1970东方红1号发射的历史。

国内的人造地球卫星发展开始飞速向前。

在这50余年的时间里。

伟大祖国已经成功发射了500多颗卫星,这些卫星闪耀在天空之上,绽放着璀璨的光辉和光芒。

从1999年第1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1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

再到03年杨将军乘坐着神舟5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我国第1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国家的航天发展,秉承着基于创新,成于实干的伟大精神。

开始不断迈步向前,并逐步掌握了卫星发射技术,卫星返回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和载人航天技术。

而除了这些之外。

伟大祖国还实现了风云系列,北斗系列的卫星应用。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1号。

而神州七号,最终也成功上天使得国人实现了太空漫步。

与之相对的嫦娥3号月球探测器,也实现了国内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

包括随之发射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以及和量子科学有关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还有更新换代的嫦娥四号,足以震惊世界的北斗3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更多在卫星行业发展当中所取得的璀璨成效。

就像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说的那样 。

“伟大祖国航天剑指深空。

实现了嫦娥奔月,天问问天,祝融探火等伟大成就。

这是航天精神的薪火相传,是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

也正是因为被这股精神所引领,我们才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再到强大,再到逐步成为航天强国的伟大目标……”

但其实对现如今更多的科学家们来说。

他们的发射卫星探索太空目标或许可以笼统的概括成一个。

那就是,我们的目标啊,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