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大周风华录 > 第十八章 宴芳邻育人教书全文阅读

面馆是破了一面西墙开的,门脸不大,加上地处的环境也不是很热闹,所以生意一直算不上好。

小店后面是个两进的宅子。第一进的西墙连着厢房开了店,东厢房基本都是堆杂物。一间比较大的房间是那个叫魏猛的杂役住的地方。正厅基本不用,因为平时也没几个人来家里拜访。南面才是正门,不过走的人也很少。这户人家除了那个叫魏猛的粗壮汉子只有父女二人。还是从外乡搬来的。

后院一个假山鱼池是小姑娘的最爱,小姑娘住二楼,爹爹住楼下,西北角的小屋是爹爹的书房,不过却从来不让人进。

家里不大但是也不小,却没有仆人。只是偶尔爹爹会定期从附近巷落请一些大娘来打扫一番。比较常来的是程大娘。说是大娘其实也就最多二十六七岁左右。听说是个寡妇,丈夫几年前参军战死了。只剩下她和一个儿子,男孩比小姑娘大一岁。

“囡囡,看我今天抓的大黄鳝。”小男孩赤着膊,穿一条用破布拼凑的短裤光着脚丫,手里抓着一条足有二尺多长酒杯口粗细的黄鳝挥舞着。

“呀,赟哥儿真厉害!”小姑娘一蹦一跳的跑到南面大门口。稀罕的看着这条大长虫一般的黄鳝。

“送给你。”男孩子把手中的黄鳝递了过去。

小丫头一点都不害怕,伸出右手稳稳的掐在了黄鳝的头后软处。笑嘻嘻的道:

“好大一条黄鳝啊,赟哥儿,你别急着走,一会儿我让爹爹做个‘大烧马鞍桥’咱俩一起吃。”

小男孩咽了咽口水,然后有些羞涩的低声说:

“不用了,改天我再抓一条更大的。”

小姑娘把手上的黄鳝又递了出去。

“那就算了,爹爹说过,不能无缘无故的受人恩惠,除非是好朋友一起分享。赟哥儿,每次你给我好东西,我给你钱你都不要。难道一起分享也不可以吗?”

男孩子愣了愣,不好意思地用手抓了抓头,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小赟啊,晚饭的时候喊上你娘一起来吃饭。就说是叔叔说的。男子汉大丈夫一点不爽利怎么可以。我家囡囡都邀请过你好几次了。”

说着话,一个身穿灰色短衫的男子站在了小姑娘的身后。

男孩子愣了一下,然后学着四像八不像的儒生礼仪给男子行了个礼。

“秦家叔叔,小子送人东西并不求回报,不过叔叔既然说了,那么小子回去和母亲禀报一声。若母亲同意,晚间再来叨扰。”说完,男孩转身从大门离去。

“爹爹,你又把人给吓跑了。”小丫头抱着男子的腰晃了晃嗲声嗲气的说:

“囡囡本来就没有几个朋友,您又不让我独自一个人出门玩耍。这赟哥儿算一个,可也每次只能跟着他母亲来咱家打扫的时候陪我玩一会儿。而且他每次见到你好像都很害怕。”

男子弯下腰,爱昵的揉着小姑娘的头,低声自言自语道:

“儿童教育看来是个问题。老子他妈的也没学过啊。以前家里那个臭小子都是他母亲带的。”

摇了摇头后,男子对小姑娘说:

“以后巷子里可以玩耍,但是不准出巷子。门口的孩子都可以带咱家来玩。蜜饯糕点都可以分给小朋友们吃,没有了爹爹再去买。唯一不准带人进后院爹爹的书房。”

“嗯嗯。”小丫头笑弯了眉眼狠命的点着头,然后大呼一声:

“爹爹万岁!”就风一般的跑了出去。

男子看着跑远的小姑娘再次无奈的摇了摇头,此刻一个黑壮的汉子站在男子身后嘿嘿笑着。

“咱家这个丫头就是不一样。跑起来比一般的小子都快。风一样的!好!”

男子望着远处的残影,低声问:

“有什么事?”

“哦。”粗壮汉子低着头道:“老马来了,说是有些事要老板您做主。”

二进院西北角的书房内。

“什么事?”

男子还没坐下就问道。

“大人,最近卑职查到一些事,不想却和‘吴国’有关。”

“哦?”男子皱了皱眉,然后给对方倒了杯茶,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大人,‘吴国’不靠海因此不产盐。所以大部分食盐都靠从我‘大越’贸易得来。可卑职查到,每年仅仅从咱们这个临水县输出到‘吴国’的食盐几乎和朝廷贸易的数量相等。”

男子半天没有出声。大概过了有一刻钟的时候才缓缓道:

“老马,‘大越’西北到‘吴国’这条路最重要的就是水路,临水县刚好卡在这其中。想不发财都难啊!难怪那些人...”

“大人,有何计划否?”

“不急,你先查明白食盐输出明面和背后的是哪些人。这次搞小了,赚不到钱。可能还会暴露和伤了咱们自己,搞大了又怕咱们没那个能力承担不起。所以我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大。几辈子吃不完的钱财还不能让人觊觎。尼玛,难啊!”

男子一边说着一边摇头自言自语:

“难道非要老子称王自立不可?还是乱世不保险啊。再想想,再想想。”

------------

晚饭的时候很精彩,就在小院西面破开的那个店铺里,四拼八凑的一张大桌。上面摆放着七八个大瓷盆里装满了菜。围着桌子坐了二十多个人,其中有七八个孩子,五六岁到十一二岁的。

一个青年男子粗布打扮,左手抚摸着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小丫头头顶,右手端着一碗酒大声的说:

“各位乡邻,秦某初到贵地,一直忙着生意也没有多和大家招呼。不过小女却和巷内不少孩童交起了朋友。说明她比我这个做父亲的会交往会做人。哈哈哈。”

男子宠溺的看了看身边的小姑娘,又用手揉了揉小姑娘的头接着说:

“今日请大伙儿来,一是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照料,二是请这些个小朋友们以后多多陪我家这个疯丫头玩耍。我开个小店也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她。再说了孩子们之间也才玩得来。不像你我大人总不能整日和泥扔石子吧。”

男子还没说完,在座的一个五短汉子就笑着站了起来道:

“秦老板,看你说的,大家都是在这里讨生活的,能住在一条巷子里本来就是缘分。孩子们之间玩耍闹哄的,咱们大人也开心。”

男子笑了笑,扬了扬右手的酒碗。

“好了,不说多的,今晚大家吃好喝好。特别是孩子们,想吃啥就吃,不够了我再去做。”

一时间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们个个宾主尽欢,孩子们嬉嬉闹闹,也顾不得啥礼仪的直接用手去抓自己喜欢的吃食。大人则在旁边看着,说着话喝着酒,时不时的呵斥几句自家的小子。

酒至半酣,起先代表大家说话的那个汉子苦笑一声,端着酒碗看着那群哄闹的孩子们道: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是没机会念书啊!幼年时开心几日,待过些年就要帮衬着家里干活喽。哎!没机会读书,一辈子就只能苦命啊!”

五短汉子一句话出口,其他人都跟着哀叹,一时间除了哄闹的孩子,大人们都沉闷了下来。

男子不动神色的端起自己面前的酒碗,浅浅的喝了一口。

“其实秦某不才,从小还是读过些书的,不敢说通读那些经史子集,但是起码的识字和算筹还是懂一些的。我这前院一直空着,平时有空教几个孩子读书识字还是可以的。”

众人听了男子这话,一起眼睛直直的望着男子,五短汉子开口弱弱的问着:

“秦掌柜,咱这些孩子可否顺便教一教?也不求有啥学问,至少认识个字会写写算算就可以。”

男子嘿嘿笑了笑。

“我家囡囡眼看着快六岁了,也该是发蒙的时候了。我想着先自己教一教。以后如果能遇到好的先生再请到家里来,认真的传授孩子一些本事。如果大家都有意,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就怕我学问太浅,耽误了孩子们。”

“还啥耽误不耽误的啊,咱穷苦人家的孩子能识几个字就不错了,又不指望着去考状元。只要秦掌柜肯答应教俺家孩子识字,明天俺就去砍一刀猪肉给您做脩束。”

其他大人也跟着汉子纷纷请求男子教授自家孩子识字。男子却伸出手摇了摇。

“大家都是邻里,脩束也就不要再提。我这个水平还没到可以开馆授课的地步。不过教孩子们识字算数却还是可以应付的。如若大家放心,以后每日就让孩子来我这个院子,我抽空给孩子们上上课。”

“那怎么可以,秦掌柜你也是要做生意的。教孩子读书耽误你做生意,咱怎么过意的去。你有空就教教,没有时间就让他们自己玩耍。但是脩束我们是一定要给的。”

男子再三推脱,可是众人却不依。非要给付脩束。最后男子无奈只能答应,顺便再次承诺日后会请一位真正的先生来授课。

哎!古人看来对知识的认同远超自己的想象。

就在男子感叹的时候,面前凑过来一张大黑脸。

“大人,俺也想识字。”

男子一脚踹出。

“滚,你识个毛线啊,会砍人就行!”

大爷的,这些古七八怪的‘小篆’劳资自己都不认识几个。也是他娘的酒喝多了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