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大周风华录 > 第四十六章 普教育羽舞归宗全文阅读

一切都有序的进行着,秦越的事情却没有丝毫减少,每天还是一样的忙碌。不过有了冯怀道的辅佐,他确实省了不少的心。而刘大远也逐渐的成长起来。

并不是说以前的刘大远不怎么样,而是心不在这里。每日总是担惊受怕一副做小的模样,生怕什么时候朝廷就会来问罪。可如今随着临水县的局面越来越好,而且张翰和黄文元以及胡添翼不再找事,他的心也渐渐放宽。拿出了原本该有的知县本领专心于民政。

你别说,认真工作的刘大远还是有些本事的。无论是钱粮还是刑名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应付自如安排得当。看到了刘大远的变化,很快秦越又将一项任务交给了刘大远。

“公子。”刘大远看着手里秦越交给他的计划书,还是习惯性的称呼了一声公子,而非像冯怀道那样称主公,也不像齐石他们称大人。毕竟眼下他的官职还是要高于秦越的。

“这普及教育不能说不好。简直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做好了那可是要万世流芳的。可是您的这个计划也太大了,全县满足您这上面入学条件的孩童起码上千人。而如果全都免费的话,对于县里的财政开销可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啊。就算咱们现在有了不错的入项,可是也很吃力啊。”说着话,刘大远偷眼看了看秦越,见对方没有什么不满的表情于是接着说道:

“再有,学堂咱们可以花钱建,可先生呢?另外女孩子和男孩子在一起读书这恐怕不合适吧?”

秦越摆了摆手道:

“钱的事你不用管,学堂的地方你去规划。并非只在一地,城内可以根据距离远近和人口密度多建几处学堂。至于说先生的问题,我之前和冯先生也商议过。过几日他的几位好友会来咱们这里,另外你这次去邻县不是找了一些读书人来咱们县嘛。况且咱们只是让那些孩子识字和会算术。又不是让他们去考进士。所谓的普及就是让大家都能够在统一标准下接受统一的教育。至于说提高,等咱们普及了之后再进行。学得好就可以升学,那个时候再请名师重点培养。而男女的话,十二岁之前不分校。回头咱们再建个女校不就得了。”

刘大远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可随即又问道:

“那这个文凭的事如何处理?要知道学历只有朝廷才能够确认,咱们一个小小的县这样做,怕是朝廷会有意见的。”

“呵呵。刘大人啊!你的思想能不能再开阔一些?咱们又不是确认秀才举人进士。只是出具一份毕业证明而已。凡所考试合格毕业的就发证书。证明他能够认识三千个常用字和掌握了加减乘除的运算,也就仅此而已。朝廷难道会为了这种小事找咱们麻烦。如果真的找麻烦那可以,麻烦你朝廷以后来考核认证发证书。”秦越略带不屑的回答。

刘大远仔细思考了一下,不住的点头且异常认真的说道:

“好!我就按照公子您说的办。这可是万家生佛的好事啊!说不定日后我老刘还要沾公子的光被后世所传颂。”说罢,刘大远站起来恭敬的给秦越施了一礼。

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时代,人们对于读书和知识的渴望都是那么的强烈和迫切。

果然,开展孩童免费普及教育的消息一经传开,整个临水县都沸腾了。啥时候穷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学识字啦?而且还不要钱,学费免了不说,每日去读书,学堂还免费的提供一顿午饭。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得到消息的张翰和胡添翼同样也震惊了。一旁的黄文元虽然也一样,但是心中更多的佩服那位秦公子的气魄和手段。可张翰与胡添翼的直觉告诉他们,秦越此子所谋非小。一旦不分贵贱全民免费接受教育,那世上的人还不把秦越当成神佛一样的供奉起来。这可是民心啊,而民心是什么,那代表的就是天下!

急忙把消息用最快的速度送回上京。原因很简单,光是这一点就可以从侧面证明秦越有反心。

越皇钱泓和吏部尚书陈澄看到这份由张黄胡三人联名的奏折之后不由得思绪万千。这个秦疯子还真能搞事。虽然这么一件事情并不能够坐实秦越的反心,可是也必须加强监控防范万一。

“陛下,这个秦越恐怕是真的...”陈澄的话说到一半却被钱泓抬手止住了。

“陈爱卿,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钱泓捋着颌下的胡须微笑着说道:

“虽然秦越这样做可能是有他自己的打算。可惜他毕竟还是嫩了一点。回头下旨,从朕的内库拨五千两银子送去临水县,然后明诏天下,就说免费教育是朕的主意,是为了打破那些世家对于读书的垄断。而临水县只是个试点。如果成功了,日后会推广全国。”

陈澄闻言微微一愣,然后竖起大拇指笑着说:

“陛下,您这招绝对的厉害。那秦越忙碌一场却为陛下您做了嫁衣。而且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通过此事不但打击了那些勋贵世家,更是能够让百姓和他们站到对立面去。而且最主要的百姓们知道此事是陛下您的主意,那陛下的威望将更加的民心所向如日中天。”

“哈哈哈,朕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啊。年轻是好事,但是有时候太嫩了就要吃亏啊!”越皇钱泓捋着胡须大笑道。

上京城秦府的中堂内,秦墨涵和三个儿子以及刑部尚书罗大用等几人坐在一起。每个人脸上的神色都不一样。秦墨涵好似什么事情都没有,而秦臻却忧心忡忡,罗大用则低头沉思。

“父亲,您需要出来说几句话啊!如今外面不少人可是把咱们秦家给恨上了。秦越那臭小子不知死活,在临水县胡搞瞎搞,结果被陛下抓住了机会乘机打击咱们。”三子秦臹气呼呼的开口道。

秦墨涵没有理会他的甛噪,而是看了看旁边坐着的罗大用问:

“伯器,你对此怎么看?”

“老相国。”罗大用身子微微往前弓了一下后不紧不慢的回答道:

“陛下这招看似厉害,其实并没太大的作用。而且到时候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哦?怎么说?”

“假如秦越贤侄在临水县将这套免费教育施行的很好人人夸赞,那么试点成功了,是不是该全国推行啊?可国库有那么多的银钱吗?世家会阻拦吗?”说着话罗大用笑了起来。

“临水县情况不一样。总共加起来也就几万人。够资格入学的孩童也就一千左右。根据黄文元回报的情况,如今的临水县贸易相当繁盛,初步估计每个月属于县衙的收入就不低于一万两。拿出一千两来免费教育根本不算什么。况且秦越贤侄一到临水县就灭了几大家,杀气正盛的时候,哪还有世家敢和他作对?可朝廷就不一样了。咱们大越有多少适龄的孩童要入学?光是这笔银钱朝廷就拿不出来。况且还有世家贵戚从中作梗反对。只怕到时候陛下的脸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喽!哈哈哈...”

听了罗大用的解释,秦墨涵满意的点着头。可一旁的秦臹却不这么看。依旧是一副没好气的样子反驳道:

“罗大人,可如今外面传言都是说咱们秦家的子弟给陛下出的主意。这不是把我秦家放在火上烤吗?而且那些贱民现在都夸赞陛下圣明,骂我们这些世家贵戚是混蛋。”

“你闭嘴。”没等秦臹说完,秦墨涵怒斥道:

“明日老夫会替你辞官。从此以后你负责家中在外地的买卖。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许再多问了。另外老夫警告你,如果敢做出什么危害家族和越儿的事,老夫亲手打死你。”

秦臹被父亲一顿臭骂,顿时懵了。一下子官没了不说,还被发配去了外地。整个人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噗通’一声跪在了秦墨涵的面前带着哭腔央求道:

“爹,儿子错了。您原谅我一回,孩儿去了外地如何在您老人家跟前尽孝啊?”

“滚!”秦墨涵一声怒吼。

简直太丢人了,废物不说还没骨气。尤其是还有罗大用等几个外人在场。那不是让人看自己家笑话吗?

“老二,从今天开始这个家你负责管起来。另外老三那边的费用待遇全部减半。什么时候真正明白错在哪里了再恢复。”

“是。孩儿知道了。”秦致站起来躬身答应,心中却乐开了花。

老大就一个男孩秦越,如今又不在家。老三这次算是彻底完蛋了,今后这个秦家可就是自己说了算。不出意外老爹死后秦家族长的位子也是自己的。

处理完了老三秦臹,秦墨涵对老大秦臻道:

“老大,你写封信去给越儿。就说老夫决定将羽舞那个丫头正式的认在他的房下。并且同家族男丁一样录入族谱。山高路远的孩子又小,就暂时不用回来了。事情先办了,仪式等日后回来找机会再补。”

“父亲。”秦臻和秦致几乎同时出声,不过秦致一想到刚才老三的下场,立马闭嘴不语。而秦致则开口继续说道:

“这样似乎不合适吧。且不说那丫头并非越儿亲生的,关键又不是男孩,这如何入得了族谱啊?”

“呵呵,糊涂。老大你也好意思说出话这样的话来,好歹你也算是那孩子的祖父。”秦墨涵瞪了秦臻一眼,而后看了看罗大用等人。微微沉吟道:

“越儿那孩子重情义守信用。既然认了那个孩子做女儿,那就比亲生的还要疼爱。住在咱家城外庄上的时候,秦忠就向我汇报过。越儿每天都会亲自督促小丫头读书识字,还陪她玩耍嬉闹。甚至是洗漱休息都是越儿亲自动手不用丫鬟服侍。另外说一件你们可能都不知道的事。如今的临水县财权全都掌握在那个丫头的手上,随便写个条子连县令都要照办。呵呵,你们说这样的一个娃娃有没有资格被列入我秦家的族谱?”

“什么?那孩子才多大啊?越儿也是胡闹,宠着惯着无可厚非,但是一县的财权如何能够交到一个六岁的娃娃手中?”秦臻气愤的说道,暗自责怪自己儿子不懂事。

“呵呵,六岁。六岁怎么啦?老夫听人说,那娃娃和县令家的千金合伙开了一家店铺,每日的收入不低于数百两银子。哼,这是一个普通娃娃能够做出来的事吗?还有整个临水县记账算账就没有一个可以超过她的,不少老掌柜老账房都带着礼物亲自上门去求教。这样的孩子入咱们秦家难道是辱没门楣吗?”秦墨涵没好气的说道。

可中堂内的人却全都傻眼了。秦越这捡的是个闺女吗?简直是个妖孽啊!

‘太宗幼聪慧,尤以数字异于常人。太祖每尝曰:吾儿妖孽也!’——《周史·太宗女皇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