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被抄家流放后,我怂恿夫君造反 > 第65章:故友相见全文阅读

林宝珠盼星星,盼月亮,钱莹莹两夫妻终于到了京城。

林宝珠早已提前给他们赁了一处院子,距候府不过四五条街远。

钱莹莹的肚子大的吓人,她摸了摸林宝珠的小腹,笑道:“我这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足月了,肯定要比你大上许多。”

林宝珠看她起身都有些费劲,略带惋惜道:“原本我还计划带你去参观候府,现在直接去看住处吧。”

说起这,林宝珠倒有些埋怨起钱莹莹,“莹莹姐,石介名下好几处院落都空着,让你住,你也不愿意。”

要说,当钱莹莹从林宝珠的来信中,知道石介的真实身份后,到没有很惊讶,早在上溪村时,她就知道,石介肯定不是一般人。

虽然林宝珠现在是侯夫人,身份尊贵了许多,但从钱莹莹心里来说,不管她是谁,依旧是自己的好朋友,好姐妹。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故而,再次相见时,两人还是觉得彼此十分亲近。

钱莹莹向外努努嘴,小声道:“我可是十分愿意,就是江淮,怕落人口舌。”

不到一刻钟,马车就来到目的地,钱莹莹走进一瞧,这是个两进院,虽然不是大,但他们两个人再加上几个奴仆,绰绰有余。

而且这可是在皇城根下的,离宝珠住的候府才四五条街。

钱莹莹拉过林宝珠,“你实话实说,那些钱怎能租的下那么便宜的院子,你是不是垫钱了?”

林宝珠笑着摇摇头,“可不是我给你便宜的,是人家房子的主人,听说是你租住,特意给的友情价。”

友情价?钱莹莹思来想去,她在京城除了宝珠,没有认识的朋友呀。

“是洛少恭,这是他名下的一处宅院。”此事说来也是巧合,林宝珠在京城看了好几处院子,要么太偏僻,若是江淮去读书,留莹莹姐一人也不安全。

要么就是太大,他们两个人住,实属不是和划算。

兜兜转转,没想到在百草堂遇到了正在拿药的骆少恭,细问才知,他真是京城人氏。

林宝珠想起骆少恭看见自己的惊讶神情,半夜才憋出来一句:“夫人到是比之前,健康了许多。”

什么叫“健康了许多”,分明就是说她胖了。

反观骆少恭,虽然人还是一如既往地说话不着调,但林宝珠总觉得,他笑时,仿佛带了个人皮面具,整个人弥漫着悲伤和凄凉。

林宝珠突然想到,既然他从小在京城长大,肯定比自己熟悉,便向他打听了一番,何处有合适的院子出租。

得知是要给钱莹莹租住时,他大手一挥,立即命人把房子的钥匙取来,挨个让林宝珠挑。

当时,骆少恭浑身上下透漏着一股包租公的得瑟气息。

等敲定了之后,林宝珠看着他提着药离开,才想起忘了问他家中是否有人生病。

江淮抱着一摞书,来到钱莹莹身边,悠悠地说“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有个叫骆少恭的朋友。”

“你听错了,这是宝珠的朋友,我可不认识那么有钱的朋友。”钱莹莹边说边向林宝珠眨眼间,林宝珠很配合地对着江淮点了点头。

院子里面,林宝珠早就派人打扫干净,里面的一些生活必需品也都提前才买好。所以,不到一刻钟,江淮就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了。

钱莹莹看着从坐到这,嘴没停下来的林宝珠,有些担忧,“你怀个孕,怎么变得那么能吃了。”

林宝珠无奈地低头看向肚子,“我也不知道,不是在吃,就是在找吃的路上。”

“找大夫看了吗?胎儿太大,对你没有益处。”

林宝珠点点头,“三秋先生每日三次来把脉,他说孩子大小很正常。”

她的胃口太好,石介也担心,每天吃饭都要和她斗智斗勇,原本每天一次的把脉,也被改成了三次,可怜的三秋先生被石介骚扰的也烦不胜烦。

钱莹莹便放心下来,毕竟这女人生孩子,就相当于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她一低头,看到宝珠拿着酸杏脯的小手,都有了富贵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她可知道,这些吃的东西都跑那去了。

石介回到候府,掀开卧房的帘子,不见小姑娘的人影。

他突然想起,今日钱莹莹回京,这小姑娘肯定聊的忘乎所以。

短短两个月,卧房早已被她改造的变了模样,灰色的帷幔换成了淡青色。

梳妆台上的烟色长口花瓶中,放着一簇盛开的百合,小姑娘每日都会采摘新鲜的花朵,有时是栀子花,有时是雏菊,各色各样的花,半个月都不带重复。

通往内室的帘子也被她换成了绯色,上面是她亲手绣的并蒂莲。

他还记得,成婚那日,她穿的嫁衣上也是这样一朵。

不知不觉间,这个家已经完全融入她的痕迹,就像她不知何时,一点一滴占据了自己的整个心。

他想她的心越加强烈,便迈着大步走了出去,直接策马向钱莹莹夫妻住的方向驶去。

江淮和钱莹莹看到石介前来,起身行礼,不过钱莹莹还未站起来,便被林宝珠用手制止。

“这是他们男人之间的事,你这还有个大肚子呢?”

江淮看见石介十分激动,若不是石介他也不会被汪行止大儒收为弟子。

石介看了小姑娘一眼,看她专心和钱莹莹聊天,连个眼神都没给自己,这个小没良心的,自己还如此着急地期盼见到她。

即使知道了石介的侯爷身份,江淮脸上并无惶恐和谄媚,态度依旧和上溪村一般,

“我和莹莹原本打算,明日正式上门拜访侯爷,若不是侯爷,老师也不会看到我的文章。”

石介十分欣赏江淮不卑不亢的态度,道:

“还是你有真才实学,汪行止大儒才起了爱才之心。”

石介不只是因为林宝珠和钱莹莹的关系,也是在江淮身上看到了对读书的纯粹和坚守,现如今很多读书人急功近利,能静下心来的却太少了。

“汪行止大儒近年来甚少收弟子,但他学习渊博,对待弟子十分严苛,且十分不喜懒惰和巧舌如簧之人,只要你多加勤奋,肯定会收获颇丰。”

江淮知道,这是石介在提点他。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