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贺长生 > 010. 入族 (下)全文阅读

汤老爷见儿子媳妇两人相处如糖似蜜,便答应了儿子的请求,道:“也正好,中秋那日,请族长为阿宁加笔。”

“谢谢爹。”汤怀谨抓着小媳妇的手,提醒她快行礼。

乔毓宁结结巴巴地道谢,又想表明她没有恃宠挟迫公婆的意思。汤老爷笑道:“阿宁,公爹知道你是个实诚的孩子,从不贪心。正因为如此,咱们怀谨才疼你,这便是怀谨送阿宁的生辰贺礼吧。”

“爹,你把儿子的话都说了,叫儿子怎么哄媳妇?”

汤怀谨亦真亦假地怪责道,汤老爷捋须呵呵笑,检讨自己抢了儿子的话。

汤夫人见父子俩感情深,也略略去了眼底不快,道:“你们爷俩就爱支使人儿,也不早点说,离着中秋就这几天,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到时族长嫌咱们礼数不够,你们爷儿俩顶上挨训啊。”

“夫人说笑了。”汤老爷哄了哄汤夫人,“谁不知咱们沈大姑娘好本事。”

汤夫人轻啐了句老没正经,自带了人去准备入族谱典礼的事。刘芊芊借机离开。汤少爷拉着小媳妇的手要告退,汤老爷叫住他们,问起儿子身体情况。

菊香微碰少夫人,乔毓宁机灵地说她去热早饭。出了院落,即使察觉不到汤老爷的视线,乔毓宁还是感到紧张,手脚无力走不动。菊香让她坐假山边休息透透气,她去吩咐厨房热食。

“太太恕罪,老奴绝无背主。”

乔毓宁听到说话声,紧张得手足无措,又不敢见汤夫人,慌得逃到假山后,紧贴着石头祈求让汤夫人快点走过去吧。

老天爷没有听到她的祈祷声,本该在去库房路上的汤夫人,不知何故,带着人转到花园里来,还就停在假山边的石桌旁,伤好的陈妈扶着汤夫人坐定。乔毓宁见状,悲苦得直往石头缝里躲。

“惠珠那死丫头,在院子里跟着刘小姐做的一出好戏,老奴以为是太太意思。”吴妈跪下告罪,一脸悔不当初。

陈妈哼道:“我看你真是老糊涂,这种无品事,想想都是下作,你竟还做得出来!”从来没听说过哪家会把娇客领进主人睡房,昨夜,汤老爷还是歇汤夫人那里的呢。更要命的是,吴妈还认为,汤夫人会暗示自己人做这种有辱门风的丑事。

听了这番添油加醋的话,汤夫人凌厉的眼,像刺刀一样扎向吴妈。

吴妈脸白若盐,磕头求太太饶命,并狠狠煽打自己狗嘴乱说话,骂自己吃了猪脑水。

汤夫人哼道,让她下去领五十板子长长记性。吴妈走前,恨恨地瞪了陈妈一眼。陈妈不动声色,在后头不轻不重地给汤夫人捶肩松络筋骨,丫环们守着道口,汤夫人闭目养神,听小桥流水,闻花香芬芳,赏怡人园景。

陈妈瞧瞧她脸色,进言道:“太太,我看,少奶奶没那个心眼。”

汤夫人睁眼喝道:“她要有,别说我们,老爷还能容得下她!”

陈妈又从另一个角度,说起乔毓宁上族谱的好处,她道:“太太,省城那几位少夫人家大势重又如何,老爷可从来没提过让她们进祖谱的事。她们新派,瞧不上汤家的祖业。可太太您是知晓的,谱上无人,日后便是算入旁系。她们争来争去,争的也不过蝇头小利。”

这也说明汤老爷是完全向着汤夫人和汤怀谨,面上他无比优待汤家长嫂那房的人,但真正骨子里,汤老爷的家底还是要交给自己的亲骨肉。今日一说,便是例证。

“若不是想到这个,你当我这么容易松口让那小丫头进谱?”

“是老仆献丑,关公面前耍大刀了。老仆能想明白的事,太太一定早想到,一定想得更深更远。”

汤夫人自得,笑道:“我这还不是为着怀谨。她心里有怀谨,我事事宠她;她要有二意,看我怎么收拾她。”

陈妈装傻,问道:“太太的意思?”

汤夫人笑指道:“那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妖蛾子,你瞧见没,一见我儿,两眼就粘他身上再没移过,什么官家出身,带着孝都敢当堂勾人,当我们汤家没人,哼?!”

“嗨哟,我的好太太,咱在省城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识过,您跟她置气,犯不着。”陈妈挽着她的胳臂,似劝更似哄,“您看刚才,老爷、少爷和您一出戏,唱得多好,说明啊,大家心底都亮堂,太太您就安心,再说还有咱们这么多人看着,断不能让这妖蛾坏了咱汤家的门风。”

想到刚才老爷如新婚时的打趣,汤夫人脸色缓和许多。

“我倒也不是容不下她,若怀谨喜欢,收了也没关系。正好让那傻丫头知道该向着谁。”

“少奶奶自然是向着太太您的,”陈妈笑比划道,“那老大南瓜且不说,三十两银却是实实在在少奶奶孝敬您。那点小银子咱是看不上眼,重要的是心意,是态度,太太,可没有人教过少奶奶。她是打从心眼底将您视为自家娘亲一样敬重,私下里更是一句都没抱怨过。

太太,像少奶奶这样赤诚的,咱还真稀罕。要老奴说呀,也就太太有这样好眼光,为谨少爷挑到这样的好媳妇,那位若晓得了咱有这等好,少说得气瘦个十斤八斤。”

汤夫人笑得合不拢嘴,道:“还是你会说话,听着就是叫人舒坦。”

陈妈谦虚一番,汤夫人忽而却叹然,道:“人心都是要变的,等她见识了那花花世界,你瞧她还记不记得我,没跟我斗个你死我活,我就安神了。”

“人都说看小看老,少奶奶那心眼哪怕要变坏,能坏到哪里去。”陈妈用老人话做比相信,“少奶奶可是太太亲自教养的,您可甭拿省城那几只乌眼鸡跟少奶奶比,那可真是打自己脸了。”

这话即是说,省城那位被汤夫人深深忌惮的汤家长嫂没有儿孙福,不仅挑的媳妇种不好,她自己调教的人品更差,闹得家宅不宁,远远及不上弟媳汤夫人选的人。

汤夫人唇一抿,笑意加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