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 > 第290章 心中有料(1)全文阅读

上高王被朱厚照这熊孩子给噎了一下,只好不再客套,目光在众位朝臣面上扫视,最后目光落到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身上。开口道:"回圣上的话,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杨大人十二岁就中了乡试,十九岁更是进士及第,才华学识为人所瞩目,小王一向心慕之,如今这第一道题,小王就交给杨大人来出吧。"

众臣闻言,觉得再一次爆了冷门,他们以为上高王父子抓住这样的机会,一定会选与他们亲近的朝臣来出这第一道题,可没想到竟然会选杨廷和。

当然,杨廷和的才学的确能够当的起这出题之人,只是杨廷这身份,那是左春坊大学士,是教导太子的,不管怎么算,都应该算作太子一系之人吧。

让杨廷和来出题,分明更有利于太子不是,还是?这杨廷和,身在曹营心在汉,与宁王父子背后暗通款曲?一些想到此处的人,此刻看着杨廷和的眼神就有些不对了。

当然,上高王选定这杨廷和,说不定就存了离间之计,是将对方放在火上烤呢?刚才还有些酸酸的觉得没比选上的人,瞬间平衡了。

弘治帝闻言,显然也有些意外,但还是微笑道:"既是如此,那这第一道题就交给杨卿了,杨卿请出题。"

既然被点名了,杨廷和只好从朝班中越众而出,上前道:"臣遵旨。"

刚才弘治帝宣布考试时,早就有小太监,将十几张桌案搬了上来,上面的笔墨纸砚自然也是准备齐全的,好在奉天殿足够大,藩王们这时已经不好安坐,纷纷站起,与文武百官们都向外向后退了一下,将考试的场地给让了出来。

这次考试,较劲的虽然是朱厚照与上高王,可这不还有十来位藩王世子陪着两人考试吗?此时也纷纷落座了。

王岳看准备的差不多了,出声道:"杨大人请出题。"

杨廷和从来都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知道,自己今日这一出题,也将自己暂时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宁王父子什么心思,他也是明白的,可谁让宁王送给他的礼,他都收了呢。

可就算如此,在他的心中,自然还是忠于弘治帝父子的,尽管朱厚照这个学生在他看来,实在不是一个好学生。

可是人都是护短的,就算再不好的学生也是自己的学生,可自家学生那底子,他再清楚不过了,出个什么题,才能妥当呢?

有了,他心神一动,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启禀吾皇,圣人曾有言,称孝悌乃是人伦根本,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上高王以及各位世子,都乃人子,如今,你们就以孝悌为题,做一篇文章出来,时间以半个时辰为限。"

杨廷和这话一落,百官已经知道,仅从这试题来看,分明是抓不住杨廷和的尾巴了,正如对方所说,孝悌乃是人伦根本,一个不忠不孝之人,在这时代,是要被人唾弃的。

弘治帝也觉得这个题目,比起那些诗词经义来,似乎不算太困难,是个人都知道孝悌二字该怎么写。

宁王同样也觉得这个试题,无可挑剔,每一个做父亲的,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儿孙懂得孝悌之道,宁王也不例外。

秦韵闻言,顿时也在心中舒了长长一口气,这考试的规则,是她提供给弘治帝的,这第一个出题之人,看起来似乎是将主动权交给了上高王那边,可她心中清楚,越是这个时候,这位出题的大臣绝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一些生僻艰涩的考题出来,多半就以一些儒家经典的精髓来出题。

一旦觉察到这点,她就已经对朱厚照这熊孩子,使用了启发式教学,通过讲述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例和名人故事,然后总结出一些观点,让朱厚照这熊孩子记住,特别是她还给这孩子传授了一下二分法,启发这孩子看事情看人不能一概而论,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为了让这熊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还特意,将那弘治帝治理这江山的辛苦和不容易输灌给这小子,让这小子学会爱惜这个国度,爱惜这万里江山,万千臣民。

让这熊孩子知道,他有可能掌握着成千上万臣民的生存安居,做大将军,开拓万里河山固然好,可是占了地方,如果不好好治理,那占了这江山有何用?

好在这熊孩子倒现在为止,还没有来得及长的太歪,倒是能听进去她的话,所以,杨廷和这试题出来,她倒是不怎么担心了。

柳折眉这会已经开始忙起来了,忙着做整个事件的记录,可就算再忙,他心有牵挂,还不时地偷眼瞄瞄帘子外边的那个她,特别是她这会正对他的视线。

此时以他的方位恰好看到她在给太子眨眼,就知道,这第一题,取胜还是有把握的。

朱厚照听到这个题目,原本还有几分忐忑不安,可见了秦韵鼓励的目光,心道:"要说比才华,本宫也许比不过那上高王,可要是比孝顺,绝对不会比那上高王差上几分,这场无论如何要赢,要是输了,是不是意味本宫不如那上高王孝顺,这怎么成,可是,这开头要怎么写呢?"

说实话,对这时代的人来说,这试题实在不难,可不难的试题做起文章来,往往也是很难出彩的。

就这题目,那些落座的藩王世子们竟然有人对着试卷发呆,当然,朱厚照这熊孩子想到秦洗马曾说过,写文章首先不能慌,要在心中整理出条理来,然后再下笔,一笔定乾坤!

得了这话,他虽有必胜之心,却没急着下笔。

他这样子落在文武百官眼中,许多人心中就道:"罢了,罢了,看太子殿下这样子,这第一关恐怕就要罢了。"

实在是对比太鲜明了,看那上高王,笔走龙蛇,一看就是心中有料呀。

"太子殿下,言为心声,写文章时,华丽的辞藻,不过是一种点缀,当你将真情实感写出来,真正打动人心时,你的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朱厚照再次回想了一下,秦韵强行输灌给他的一些理论,又抬头向龙椅上看了一眼,自己的父皇何时消瘦了?脸色也有些不太好,尤其对上父皇那双慈爱的眼睛时,他突然间,似乎悟了一般,澎湃的情感在心中回荡,作为儿子,自己这个儿子到底为父皇做过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