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 > 第326章 一笔政绩,江中遇匪(1)全文阅读

唐家的祖宅最早在一个名叫唐家庄的地方,这庄子上原本十有八九都是姓唐的人家,可自从这唐家发迹之后,就开始欺压族人,用各种手段将族人的田地弄到自己手中。

经过一二十年的折腾,唐家就成了唐家庄最大的地主,全庄有百分之八十的田地就归唐家所有。

一些老实的族人,成了这唐家的佃户,另一部分不敢受欺压的族人也反抗过,结果当地官府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无法为这些人做主,最可恶的是,这唐家人还跟县城的一些地痞有关系,那些家境殷实的族人如果不卖地的话,不是被想法子构陷的走入困境,就是这些地痞们上门骚扰。

唐家族人们最终受不了的,都纷纷迁往外地。

大概是唐家祖上有人对当大地主有特别的爱好,在以后的许多年来,唐家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兼并田地,最终到了弘治帝老爹成化帝时期,唐家已经不满足只是当个地主了,他们开始涉入粮食买卖。

开始作起了粮食买卖的生意,在本地,还有临近一些府县,都有他们的许多粮店,而由于经济基础的大力提升,唐家这么多年,也在人才培养上下了大工夫,虽说在本朝没有出过三品以上的大官,可四品以下的小官真心不少。

而在本地府城,还有临近的一些府县,当地的许多小吏也是出自唐家。

总而言之,这唐家在大明朝也许不算什么,可在本地,是地地道道的地头蛇。

这唐家开了粮店之后,都是在丰年,压低粮价来收购粮食,而在饥年哄抬粮食价,高价放粮。

可这时代的老百姓们大多都太老实,只能忍声吞气,谁让他们大多数人一辈子去过县城的次数都不多,更别说去别处卖粮了。

就算想去附近的府县,那里多半也是唐家的粮店,剩下的基本上也是与唐家同流合污的。

到此上任的正印官们,长期以来,形成一个习俗,到此地上任后,必须先要去唐家拜码头,如果不能让唐家满意,政令根本出不了衙门,那些需要上交的黄粮国税,根本就无法完成任务。

时间一长,虽然这些到此任官的人将唐家恨得要死,可大多数只能同流合污,唯一几个性情刚直的,不是被逼走了,就是莫名其妙地死于非命了。

而本地的知府在此已经将近八年时间了,算是在本地上任时间最长的一任知府,这么多年来,表面上看,治理的还可以。

可谁料去年竟然夏天竟然遇到了多年不遇的一场大水,有一个县城直接被水淹掉了。

事后,朝廷虽然派人来追究了责任,可最后的结论,说是堤坝失修的缘故,将当地的一个县令弄成了替罪羊。

不过柳折眉从锦衣卫的线报中得知,这个结论好像还有异议,甚至有消息称,那堤坝并不是修的不牢固,而是被人故意掘开的。

甚至还有人说,这里面有唐家的影子。

总之,不管怎么说,如果涉及到倒卖官粮的官司,这唐家绝对逃不开。

唐家老太爷六十岁大寿,本地所有的官吏们基本都到场了,唯一没有到场的一个有品级的,就是徐同知。

就算如此,这唐家大爷得知徐同知竟然不给自家面子,也是满脸的阴郁。甚至想着这徐同知很不识抬举,是不是要给对方点颜色看看。

最后还是林知府劝阻了,在林知府看来,这个徐同知虽然不知抬举,可也不是那种一根筋的,有这样一个人占着同知这个位子,总比弄走这个人,朝廷再换一个人的好。

要是来的那个人同样不识相,或者一根筋,不是自找麻烦吗?只要在能够忍受的范围内,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这林知府在本地当了八年知府,与唐家大爷私下的交情还不错,唐家虽然现在在本地很强势,可这两代,并没有什么得力的人才,也只有两个六七品的小官,在朝堂上虽然有一些人脉,可也没多少人真的将他们这种土财主放在眼里。

所以,这林知府发话了,这唐家大爷不能不给林知府面子。

在本次寿宴上,其实还有一两个陌生面孔,其中有一人,乃是锦衣卫的暗探,属于秦家老爹手下的得用人手,这次,柳折眉出京时,也被带在了身边。

这名锦衣卫暗探,明面上却是南方丝绸行的一位少东家,是真的少东家,不是假冒的,这次,恰逢其会,出现在唐家的宴席上。

这位锦衣卫暗探,在南方时,曾和唐家三爷有过几面之缘,也不过是泛泛之交,不过,这次,柳折眉从山贼的口中听到唐家后,依照他的敏锐,又怎么对这唐家不感兴趣呢?

本来,他完全可以自己假扮成某一个人物,前来赴宴,但最后还是觉得,要是这宴席上万一有认识自己的人,就弄巧成拙了,谁让自个没有自家未来娘子那出神入化的化妆术呢?

最后,还是觉得这锦衣卫暗探最合适。

柳折眉和秦韵做事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习惯多种布局,虽然他也想从这徐同知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但也不会把希望全寄托在这一人的身上,所以这暗探就带着贵重的礼物出现在了唐家老太爷的寿宴上。

这位暗探看到宴席上当地一众官员的丑态,眼中闪过鄙夷之色,可面上却不动声色,与同坐在一桌的一些当地的士绅和商家聊天,并留心一些有用的情报。

而知府这些人当夜,许多人都没回自个家,谁让唐府的宴席那么别具一格呢,唐家也是大手笔,除了用钱财拉拢这些官员之外,还有美色。

只是不知这些官员,又朝一日梦醒,抄家砍头时,会不会觉得自己曾经享受过,已经心中无憾呢?

可对柳折眉来说,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徐同知没有参加唐家的寿宴,唐家人虽满心不悦,可也没真的当回事,谁让这位去年刚上任的徐同知,刚上任没几天,就因为一件小事就把府衙除自个以外的人全都给举报了呢?

这样的刺头,放到那里,都处理不好上下级关系,更处理不好同事关系,要是这徐同知真的出现在寿宴上,喝他们同坐一席,反而是给他们这些人添堵,眼不见,心不烦才是正道,反正一个被架空的同知,料想他也翻不出天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