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 > 第91章 考场风云,小姐饶我(3)全文阅读

李东阳的人品和官声,在朝臣中那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他欣赏有才华的人,在秦知府看来,自家这个内侄,也是真正的神童,各方面都很出色,如果能得了李东阳的眼,那就算有了一条青云之路。

怎么才能接近李东阳呢,秦知府觉得,李东阳的小儿子与柳折眉年龄差距不大,才学也很有名,如果能交好对方,柳折眉这次春闱如果能够得中,朝中好歹也有点依仗。

可如今自个遇到了抄袭事件,恐怕要在朝中找个依仗更难了。

这两位贵公子到来不久,时辰就差不多了,在决定哪个地方的考生先进场时,采取抽签的方式,由各省的提学官抽签。

山西的提学官这次手气实在不怎么好,抽到的时间比较靠后一些,只能先看着其他各省的举子先进考场。

也许有人会说,反正迟早都是要进的,进去之后,也不能作弊,干嘛要分前后呢,如果这么想的话,那就错了。

大明朝的考试,前面都说了,这关到贡院里面一考就是九天呀,在这九天内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如果你进去的迟了,分到的位置恰好在茅厕旁边呢?

亲们想想,让你坐在茅厕门口考试,你这心情能愉快吗?这时代的茅厕,可不像现在五星级大酒店茅厕也是五星级的配置,没有抽水马桶,皇帝都要使用粪桶,更被说这些考生了。

在茅厕边熏上九天,这是多么极限的考验呀。

也别说茅厕了,这时代的贡院,玻璃这东西还没被大量制造出来,贡院为了透气,有许多地方,那可是漏风的,现在北方的阳历三月份,那天可是还冷的很呢,这冷风习习的,进考场时,又要搜身,不能穿太多,在这种位置考试,得风寒那是经常的。

在等待进场时,那刘洪又不知一下从哪里冒出来了,面带恶意地看了柳折眉一眼,然后自言自语道:"这等抄袭别人诗文的斯文败类,礼部还准其进场考试,嘿嘿,脸皮真是厚。"

刘洪的声音实在不低,这下,一下子又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这时山西这边,也有个举子,这家伙在太原时,涉及到一桩命案,最后还是由下人顶了包的,对当时验尸的柳折眉早就怀恨在心,此时,却故作惊讶地道:"这位兄台,你到底说的是何人,在下怎听不明白。"

"听不明白也没关系,有些人自己心中明白。"这时,负责维持考场治安的锦衣卫千户走过来,冷着脸道:"贡院门前,吵嚷什么,不想考试的,都给我绑了。"

这千户不是别人,正是京城东城千户所千户叶问,他负责这次考试考场的安全,以及处理各种突发事故。

虽说文人看不起锦衣卫这等朝廷鹰犬,可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他们还不敢真跟锦衣卫作对。

倒是叶问向柳折眉点了点头。

上次在太原府,张槐被他农残了之后,叶问也曾现过身,与柳折眉有一面之缘。

却没想到,这叶问却在这个时候,对他做了回护。

都说锦衣卫无孔不入,更别说,叶问还是负责此次春闱治安的,对举子之间的动向也自然是做过详细了解的。

这两日,关于柳折眉的传言甚嚣尘上,叶问自然也得了回报。

对柳折眉,叶问现在已经了解的不少了,在他看来,柳折眉这样的人,要说他抄袭什么名士的诗作,还特意刻在寺庙的墙上,这事情显的太有点荒唐了?

而且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吵的沸沸扬扬的,对方的用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叶问一直觉得柳折眉这样能文能武的神童,那才是真正的人才,他不相信这样的人会抄袭别人的诗作。

现在,他也下令让锦衣卫留意,这事情到底是怎么传扬开来的,源头在哪里?

在他看来,这个局真的不好破,三人成虎的道理,大家都是懂得的。

要是柳直柳折眉能挺过这一关,这人将来的前程必然不可限量,他们这些锦衣卫虽然是皇家鹰犬,可也是无根之木,有时还需要在文官中结交一些人物,没准那天,就能用上了。

要是柳直柳折眉挺不过这一关,那也无妨,锦衣卫是不需要名声的,到时,依照柳直的心性绝不会自甘屈服,到时,还有什么被锦衣卫更好的去处呢?

等进了锦衣卫,这家伙没准一样厉害。他要在锦衣卫中更进一步,仅靠自己是不行的,还需要有厉害的人帮衬着。

不管出于那个目的,叶问都觉得,现在向柳折眉讨个好,是不赔本的买卖。

柳折眉进了考场在考试,方大公子也进了考场在考试,全京城的许多人都在关注本届春闱。

但这春闱对秦韵来说,就是大机会。

可秦韵最初一两天,却不敢轻举妄动,刚进府的一两天她倒霉觉察到什么,可这两日,她却举得方府的下人们会在她不经意时观察她。

是她假扮的身份引起怀疑了吗?这是她的第一个想法。

可随后,又从这些人的举动中看不出对方的目的来。

她在这时,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法子,那就是催眠自己,这种催眠指的是从内心催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用催眠术控制自个的神智。

在她从内心催眠过自己后,她就要暂时彻底忘记属于秦韵或者原身的一切,她现在就彻底融入到唐家表妹的角色扮演之中。

她不再刻意提醒她是个假冒的,她告诉自己,她就是真的。或者说,她间接地复制了唐家表妹的灵魂,时刻以对方可能出现的状态生活。

这样催眠过后,她的各种言行举止就更自然了,没有最初那样,带有很多的表演痕迹。

她也不在乎对方会从自己的言行中发现什么破绽。

最让她有些吃惊的是,方家大夫人派人教方二小姐管家时,竟然也让她跟着一起学。

听着府中下人报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她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方大夫人到底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

难道,她真的药代替唐家表妹的娘亲尽到教养指责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