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其它小说 > 西周共和行政·共伯和演义 > 第三十八回 禁盐买畜犬戎降 贡金献宝天下服全文阅读

却说共伯和继续言道:“犬戎生存之本,难离盐与牛羊马。犬戎之盐,自东海辗转而至。现立即封禁边界,使一粒盐不得入犬戎,不出三月,犬戎兵民即无盐可食,浑身无力,不战自败!另牛羊为犬戎之食,马为犬戎之骑,牛羊马繁衍,全赖母畜,立即以重价收买犬戎母牛、母羊、母马,更买其幼驹,断绝繁衍之本。世间之人,多半见财起意,今速趁寒冬将至,买尽母畜,来年春日,交配期至,雄畜发情,急欲寻母畜为配,然母畜难寻,不出一年,犬戎牛羊马断绝,无肉可食,无奶可饮,无衣御寒,无马可战,必不战而降,以求活路。”

众将听毕共伯和之计,边笑边击掌叫好,共伯和立即发旨,先严禁粒盐输往犬戎,再以重价,广收犬戎母畜。

边关哨卡,大周将士严查客商,逐一搜身搜货,闻气味,观神色,不时以指蘸物,入口品尝,严厉审问。

一奸头滑脑之人,挑着一担布匹过关,对将士嘻皮笑脸言道:“将爷,吾乃老实布商,只做老实生意,粒盐未带。”将士搜遍其身其货,不见一盐,将官心甚疑之,低头闻其布,觉有盐味,又以舌舔布,察知浸透盐水,骂道:“大胆奸商!见利忘义!值此非常时刻,贩盐济敌!拿将下来!”众兵一涌而上,将布商拿住,重枷枷住,押往牢狱。

三个月不到,犬戎军民食盐断绝,皆食无味,面无神,胃肠滞胀,四肢无力,度日如年,难耐之至。

犬甲、犬丙率亲兵亲将远逃于今青海省一带,天寒地冻,饥寒交迫,亲兵千方百计寻来一羊,烘烤而食,犬甲猛咬一口,淡腥难咽,肠胃直翻,大骂道:“混帐之物!粒盐未放!”亲兵忙言道:“陛下,非小的过错,那共伯和下令禁盐,粒盐难入,举国军民皆无盐可食。”犬甲惊言道:“那共伯和使出此计,不费吹灰之力,即灭吾国。吾军战场虽屡战屡败,然高原大漠,无边无际,昔者周穆王征战吾祖,直至昆仑,也奈何不得,今共伯和禁盐之术,吾军民无论藏身何处,皆须以盐为生,长此以往,体衰力竭,岂不坐以待毙!”

众人惊恐不已,犬甲忽猛然起身而立,大叫道:“众将士勿恐!吾犬戎世世代代,生长于蛮荒之地,斗虎驱豹,百死不惧,岂会因一盐而困死!速派得力之人,设法潜入周境,或入市购盐,或夜袭抢夺,以解盐困!”

一伙犬戎人,洗净脸面,束起散发,穿上周人衣袍,前往边关,欲蒙混而入,周军将士百倍警惕,挨个察看相貌,问听声音:“何方人氏?通名报姓!”犬戎人面色惊慌,结结巴巴地操着半生不熟的周语应答道:“吾、吾等乃好(镐)金(京)之银(人)。”周兵一听,大叫道:“犬戎!速拿犬戎!”犬戎人见势不对,立即拔出暗藏短刀刺向周兵,周军将士一涌而上,刀戈并用,擒住犬戎人。

一队犬戎兵,夜半持刀操戈,躲过周军哨兵,摸入周军大营,寻到灶厨,翻坛倒缸,忽摸到一缸盐巴,高兴得忘记一切,放声大叫道:“盐!盐!”周军惊醒,将官叫道:“犬戎袭营!”众兵一跃而起,操戈奔向灶厨,围住犬戎兵。

犬戎兵被重重包围,持刀操戈作困兽之斗,周军将士猛击犬戎,一一斩杀,最后一名犬戎兵见无活路,使尽全力力气,跃向盐缸,一头拱入,大口吞盐,周兵拖着双腿拉出,大笑道:“犬戎蛮夷!死到临头,赏尔作个饱盐之鬼!”抓起一大把盐,塞入犬戎兵口中,犬戎兵口唇鼓鼓,双目流泪,周军将士更如观看怪物一般,大笑不已。

犬戎兵民难熬时日,纷纷寻盐碱之地,挖土熬盐,然而所熬之盐,皆苦不能食,有勉强为食者,上吐下泻不已。

犬甲日日无盐,急得要死,苦苦思索一番,言道:“盐乃天地造化之物,岂只东海有之,吾西土万里无边,必有产盐之地,速速派出将士,分头而寻。”

一队犬戎兵顶着刺骨寒风,跋涉而行,至今青海省柴达木盐湖一带,累得筋疲力尽,忽见遍地白盐,晶莹闪光,数月不闻盐味的犬戎兵大喜,纷纷伏下身子,抓盐而食。

一会功夫,犬戎兵人人头昏脑胀,上吐下泻,食多者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命归西天。

生还的犬戎兵哭着对犬甲言道:“陛下!天欲亡吾犬戎,不知何故,盐也有毒,食之即亡!”犬甲再也无策应对,只一个劲哀叹苍天不佑。

原来,青海柴达木盐湖一带虽有盐矿露出地表,但其中有大量的工业盐——亚硝本酸钠,毒性极大,人食0.克即会中毒,超过克就会丧命。犬戎将士恰巧寻到工业盐,在当时落后的蛮荒时代,何能知道其理,只以为是天亡犬戎。

共伯和得报犬戎无盐可食,困不可活,言道:“本代王本欲继续以重价买犬戎母畜,然度今日之势,仍当以盐为兵,前时禁盐困犬戎,大功告成,今日再开放盐禁,以救犬戎!”

众人皆大惑不解,纷纷问道:“共代王所言何意?吾等百思不解,今再开放盐禁,岂非前功尽弃?”

共伯和笑而言道:“众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禁盐一事,已损盐利无数,今再继续以重价买畜,耗费更多,国库之财,无力支付。今犬戎视盐如命,以盐买其母畜,犬戎必思盐心切,驱母畜而来,换盐保命,若此,则一两盐可当一两金银之用!”

齐武公惊言道:“共代王奇计,甲于天下,高深至极,将小小盐巴,用得妙不可言,胜过十万雄兵。臣弟时时自以为幼承祖业,得太公爷爷真传,然于共代王之前,事事处于下风,臣弟五体投地,仰服至矣——”

犬戎人闻知母畜可以换盐,纷纷驱赶着母牛、母羊、母马而来,共伯和令依照畜体大小,越小换盐越多,犬戎人不知其中奥秘,到处逮拿幼小母畜,肩扛背负,换得盐巴,喜笑颜开而回。

有奸巧的犬戎人,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千方百计收买幼小母畜,换得盐巴,再回犬戎,购买更多幼小母畜,往复牟利。

共伯和闻此情景,又下令对送来母畜多者,除给盐之外,又赏金银,犬戎人更见财起意,更有甚者,或夜半偷逮母畜,或抢夺母畜,被偷抢者愤而持刀相杀,犬戎人不战自乱,内斗不已,结成仇怨。

犬甲闻知共伯和以盐买母畜,急忙传令道:“此乃共伯和奸计,意在断吾畜种,绝吾生路,切不可中其圈套,速以兵禁之!”

犬戎将士立即集结,阻止犬戎人以畜换盐。

共伯和闻知犬戎将士集结,大喜道:“犬戎逃窜,藏匿于万里荒原,欲战难寻,今正好痛击之!”

又是共军为首,大周将士多路并发,攻打犬戎兵,斩杀无数。

犬甲使尽浑身解数,将士伤亡大半,母牛、母羊、母马丧失大半,只得哀叹道:“共伯和之智,吾不如也——”

冬去春来,时至共和三年,即公元前89年,春阳渐艳,百草返绿,百兽发情,犬戎公牛、公羊、公马,阳气升腾,**直挺,漫山遍野奔跃嘶叫,唤偶求配,然而残存母牛、母羊、母马极少,正值交配妙龄的母畜更难寻觅,无数的公牛、公羊、公马急得向天腾跃,撞地泄怒,也无济于事。

百畜交配季节过去,犬戎牛、羊、马多数断种绝代,犬戎人望着仅存的公牛、公羊、公马,吃一少一,悲泪直流。

西疆天寒,八月北风即起,冬寒已至,犬戎兵民无肉可食,无奶可饮,无裘御寒,哀鸣遍野,犬甲哀叫道:“与共伯和作对者,自寻死路也——今若不求降称臣,犬戎举族皆灭,为求留祖宗香火,为子孙求活路,即上降书,去天子之号,永服共伯和,以求赦罪保命。”犬丙也垂头丧气,看着两手箭伤之疤,言道:“若想活命,只得如此。”

犬甲写下降书道:

“大周共代王在上:西陲愚臣犬甲,于穷陋荒原,闭目塞听,心动蠢念,竟僭越称王,劳共代王兴兵征伐。犬甲自幼与共代王镐京同窗为学,得共代王恩顾,深服共代王之才,只因部下启衅,挑起战端,今皆领共代王文武之教,幡然醒悟,迷途知返。伏惟共代王大德施恩,念及犬戎先祖乃炎黄之亲,犬戎子民与大周同为华夏一族,赦免大逆之罪,怜悯未化之人,得有一息活命之路。臣犬甲与犬戎举族莫不恭敬共代王有加,立去王号,永作大周臣民,永念共代王之恩,决无反复。臣犬甲愿比照楚君熊勇,送子为质,另贡犬戎圣物白犬一双,金鼎一双,玉璧一双,以表臣服之诚心。若得恩允,罪臣犬甲即自缚请罪,率众往降,受共代王任意处置。”

共伯和观犬甲降书,言道:“犬戎难驯,自夏商及今,千年为患,非兵能除。本代王文武并用,禁盐买畜,绝其命根,方得其服。今即准其所降,西陲可安。”

犬甲接到共伯和回书,立即率亲随东行,至共伯和大营,犬甲令亲随举着白犬旗于前,自己裸露上身,反绑双手,身后小儿怯怯紧随,两只代表犬戎的圣物白犬若通人意,耸拉着犬首作投降之状而随。

共伯和令大开营门,放犬甲一行而入。

犬甲孤耳垂首,进入大帐,周军将士观其怪状,掩口而笑,豆猛一个箭步上前,捏住犬甲孤耳,叫道:“蛮犬再反,此耳也难留!”众人皆大笑不止。

共伯和忙喝斥豆猛道:“远臣来降,不得无礼!须以仁相待。”豆猛连忙松手。

共伯和起身,亲解犬甲之缚,言道:“犬弟乃本代王幼年同窗,犬戎大周皆华夏一族,炎黄子孙,血脉相连,今诚心来降,本代王必仁义处置,立拨粮草盐畜,赈济尔民。另封尔为诸侯,永为犬戎之君,镇守西疆。若尔不服,本代王即请犬戎军民,任意运载镐京粮草盐畜,任意再战。”

犬甲双膝下跪,满面垂泪,言道:“谢共代王厚恩,犬戎永不反矣。从今以后,举族军民,皆守臣节,年年纳贡。臣另传书天下诸侯、八方蛮夷,深悔己罪。”

天下诸侯、八方蛮夷见最难制服的楚国、犬戎,接连臣服,送子为质,皆携带金银珠宝特产入镐京,朝贡觐见共代王,端的是八方弥服,万邦来朝。

时值共和三年,即公元前89年,九月初九日,行朝觐大典。朝廷百官依官职为序,天下诸侯依公、侯、伯、子、男爵位为序,八方偏远蛮夷百族之主依地理方位为序,济济一堂,衣冠缤纷斑澜,相貌五花八门,语音南腔北调。

共伯和端坐于朝堂代行王政之位,接受朝觐。

司礼官首宣:“大周赫赫,神州泱泱。百官诸侯,百族之主,纳贡朝觐,歌功致颂。首奏雅乐——”

钟鼓齐鸣,琴瑟共弹,笙箫同奏。

司礼官二宣:“共代王颁旨——”

共伯和面谦音和,威仪自生:“咨尔百官、诸侯、百族之主——本代王受百官、诸侯推举,于危难之际,代行王政,重任于身,夙兴夜寐,殚思极虑,不敢稍懈。先后平定国人暴动余劫,广施仁政,开放山泽,大兴百业,以稳民生,惩奸褒忠,昭冤雪枉,复立凡国,废灭荣国,记史修历,平定不臣,始得神州清晏,天下乐安。华夏者,礼仪之大,谓之夏,服章之美,谓之华,本代王今与众位百官、诸侯、百族之长,欢聚一堂,以华夏之礼,齐敬昊天万神,共议天下大计。恭望众位以耿耿赤心,献计献策,以藩屏周,共兴华夏。之功莫天兮,之名永垂兮——”

共伯和言毕,司礼官又宣:“依序纳贡献礼,致颂致敬——”

鲁国为周公封国,一等公爵,为诸侯之首,鲁真公姬濞首先恭行跪拜大礼,再奉贡物,言道:“至尊至圣共代王,臣之鲁国,特贡礼乐之器,以表臣服之诚。”

齐武公姜寿,接而恭行跪拜大礼,再奉贡物,言道:“至尊至圣共代王,臣之齐国,特贡仪仗之物,以表臣服之诚。”

楚国国君熊勇,身着楚服,先恭行跪拜大礼,再奉贡物,言道:“至尊至圣共代王,臣之楚国,特贡包茅、犀牛皮,以表臣服之诚。”

各国诸侯,一一依公、侯、伯、子、男爵位顺序,恭行跪拜大礼、纳贡、宣读颂词。共伯和一一赏赐有加。

犬戎之主犬甲头戴犬皮帽,身着犬皮袍,先恭行跪拜大礼,再奉贡物,言道:“至尊至圣共代王,臣族犬戎,特贡金鼎玉璧,以表臣服之诚。”

共伯和言道:“尔犬戎之人,与镐京近在咫尺,当首归王化,弃去蛮陋,先赐《周礼》,作治政法典,官民共遵。另赐农耕布帛之术,以解衣食之苦,着能工巧匠为之——”

犬甲闻言,感激涕零道:“共代王之赐,正合犬戎之需,犬戎举族祝共代王万寿无疆——”

西戎,居于今西藏、青海一带,为藏族祖先。西戎之主头戴尖顶翘沿牦牛皮帽,身着牦牛皮袍,右臂伸出于外,先恭行跪拜大礼,向共伯和献上洁白的哈达,再奉贡物,言道:“至尊至圣共代王,臣族西戎,特贡雪山羚羊角、冬虫夏草,以表臣服之诚。”

共伯和言道:“尔西戎之人,居于高原雪山,天寒气燥,先赐《周礼》,作治政法典,官民共遵。另赐醇酒百坛,及造酒之术,以御邪寒,凹镜生火之术、火镰打火之术,以去茹毛饮血之俗,着能工巧匠为之——”

西戎之主闻言,感激涕零道:“共代王之赐,正合西戎之需,西戎举族敬祝共代王万寿无疆——”

楼兰,居于今新疆一带,为新疆各少数民族祖先。楼兰之主白面浓须,深目高鼻,头戴五彩圆顶帽,身着骆驼皮袍,先恭行跪拜大礼,再奉贡物,言道:“至尊至圣共代王,臣族楼兰,特贡玉佩、驼绒,以表臣服之诚。”

共伯和言道:“尔楼兰之人,居于极西大漠,虽相貌稍别,然与大周山水相连,交往不绝,结亲连缘,血脉相通,也为华夏共族。尔地多为大漠,干旱少雨,水贵如油,先赐《周礼》,作治政法典,官民共遵。另赐穿渠凿井之术,以解旱渴之苦,着能工巧匠为之——”

楼兰之主闻言,感激涕零道:“共代王之赐,正合楼兰之需,楼兰举族敬祝共代王万寿无疆——”

鬼方,居于今内蒙古、外蒙古至西伯利亚一带,为北方各少数民族祖先。鬼方之主头戴圆顶羊皮帽,身着羊皮袍,先恭行跪拜大礼,再奉贡物,言道:“至尊至圣共代王,臣族鬼方,特贡羊绒、奶酪,以表臣服之诚。”

共伯和言道:“尔鬼方之人,居于极北至寒之地,逐水草而牧,受尽风寒,先赐《周礼》,作治政法典,官民共遵。另赐织造毡帐之术,围而成屋,居住甚便,以解无屋之苦,着能工巧匠为之——”

鬼方之主闻言,感激涕零道:“共代王之赐,正合鬼方之需,鬼方举族祝共代王万寿无疆。”

肃慎,居于今黑龙江、吉林、朝鲜一带,为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祖先。肃慎之主头戴黑色熊皮帽,身着黑色熊皮衣,先恭行跪拜大礼,再奉上贡物,言道:“至尊至圣共代王,臣族肃慎,特贡人参、貂皮、鹿茸、熊胆,以表臣服之诚。”

共伯和言道:“尔肃慎之人,居于东北黑土之野,乃为膏腴之地,宜牧宜农,先赐《周礼》,作治政法典,官民共遵。另赐造作地穴之术,耕种五谷之术,以解无屋无粮之苦,着能工巧匠为之——”

肃慎之主闻言,感激涕零道:“共代王之赐,正合肃慎之需,肃慎举族敬祝共代王万寿无疆——”

东夷,居于今山东、江苏一带,为当时东方主要少数民族。东夷之主头戴鱼皮帽,身着鱼皮袍,先恭行跪拜大礼,再奉上贡物,言道:“至尊至圣共代王,臣族东夷,特供鲍鱼、扇贝、对虾,以表臣服之诚。”

共伯和言道:“尔东夷之人,居于河海之间,多有水患,先赐《周礼》,作治政法典,官民共遵。另赐开河治水之术,以解洪灾之苦,着能工巧匠为之——”

东夷之主闻言,感激涕零道:“共代王之赐,正合东夷之需,东夷举族敬祝共代王万寿无疆。”

南越,居于今广东、广西至越南一带,为壮族、黎族及越南京族祖先,南越之主黝面鼓额,头戴绿色椰叶帽,身着五彩斑斓袍,先恭行跪拜大礼,再奉上贡物,言道:“至尊至圣共代王,臣族南越,特供珍珠、象牙、珊瑚、玳瑁,以表臣服之诚。”

共伯和言道:“尔南越之人,居于极南炎酷之地,受日之暴,瘴疠之苦,先赐《周礼》,作治政法典,官民共遵。另赐干栏造屋之术,解暑治病之药,以解热病之苦,着能工巧匠为之——”

南越之主闻言,感激涕零道:“共代王之赐,正合南越之需,南越举族,敬祝共代王万寿无疆——”

天下诸侯、百族之主朝贡毕,共伯和起身,对众人谦谦拱手行礼,高声言道:“众位百官、诸侯、百族之主——炎黄共宗,血浓于水,华夏神州,天下永统。今本代王与众位对天盟誓,共敬昊天万神、共敬列祖列宗,共守《周礼》大典,永作周臣,永守仁德,永和万世——”

众人齐声应道:“臣敬遵共代王之旨——”

共伯和在当时的社会中,依据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在朝觐会盟时,首先将西周宪法性质的《周礼》赐于各族,统一政治观念,以华夏共同体为纽带,凝聚各少数民族感情,再根据各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水平、生活状况,分别赐教当时最先进的生产、生活技能,博得周边各族的臣服,促进了边疆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融洽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为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共伯和治理边疆民族的方法和原理,代代传承,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万世一系、万里一统的中华民族国家发展、强大,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生活习俗,对世界文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人类历史璀璨夺目的发展模式之一。

直至近代,中国周边很多国家仍遵古制,为中国的附属国,用中华政治制度、中华文化,君主继位和国政大事要经中国政府批准,仍带有西周分封制的痕迹。

越南和朝鲜,是中国最后的附属国,直至1885年,中法战争失败,清政府最终丧失了对越南的宗主权,1895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最终丧失了对朝鲜的宗主权。

却说朝觐会盟毕,共伯和昂身挺立,正色言道:“方才众位皆颂本代王恩德,皆曰遵本代王之旨,然本代王仅为大周一臣,实不敢受此重言,今日之际,本代王将大周传储重事公之天下——”

正是:三年辛劳天下安,一言出口众人惊。

欲知共伯和所言何事,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