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其它小说 > 西周共和行政·共伯和演义 > 第三回 众太子镐京共读 金贵胄学宫生娇全文阅读

却说共和闻声而视,乃是宫中宦官来唤,急忙随之离开学宫,回至国君宫殿。共伯政见共和到来,拉之同跪于钦差之前,钦差昂立,宣读圣旨道:“朕昊天有命,晓谕天下诸侯,诸侯嫡长子负有承继大位之天命,干系大周兴衰,朕皆爱若己出,年幼者特诏至镐京,与朕之太子同窗共读,学六艺,习国政,以永隆大周,共治天下。钦此——”

共伯政谢恩之后,速令备车驾贡物,亲带共和入京。

行前,孟尹、文寅、武刚、礼甲、豆猛、田获与共和话别,共和言道:“此奉天子之诏入镐京为学,与众弟暂别,孟尹继为众生之长。众弟皆共国之英,须恒志秉学,以昌大共国为己任。”众童皆应。共和与父君共伯政登车起驾,出宫门西去,众童直奔至西华门外,摇手相送,共和回应,依依惜别。

却说周夷王姬燮登基之时,大周已呈渐衰之象,天子地位不稳,王命时有不行,诸侯时有不朝,楚国已地跨江南千里,欲与大周并立,犬戎于西,数次反叛,周夷王屡次派兵征讨,不能根除,心甚焦急。又诸侯朝拜之时,周夷王思与众诸侯拉近感情,竟降价下堂,然而适得其反,天子威严大为下降,周夷王更急得五内俱焚、束手无策。

西周官位世袭,周夷王秉继祖制,由周公、召公子孙为相辅政,仍称周公、召公。至周夷王时期,这一代周公虽仍为百官之首,但才能平庸,历史上没有留下功绩记载和名字。这一代召公名姬虎,生有勇力,幼即习文练武,颇有所成,十四岁从军,隐住贵族身份,从士兵做起,东征西讨,走南闯北,屡立战功,官职连升,达于太师之位,即大周三军统帅,以战功和世袭双重身份,辅天子理政,颇有政见。因年岁及才干之故,周公治政不及召公。

周夷王患诸侯难治,尤患犬戎、楚国,整日愁眉不展,对周公、召公言道:“二位爱卿承继祖业,代代在朝为相,官位至高,有何良策,速为朕分忧。”周公言道:“陛下,治天下者,当恩威并施,先以一诸侯为例,杀一儆百,再对天下诸侯赏金赐宝,其心自服。”周夷王叹气道:“爱卿之言,人尽皆知,常理也,朕早已思之,然杀诸侯,须有大过,轻易不可行之。况赏赐之策,也不可行,天下诸侯众多,耗费甚大,今年有赏,诸侯稍服,明朝无赏,诸侯生愤,年年岁岁,诸侯得一望二,得二望三,贪心无尽,朕何能满足之。”召公抚须,稳稳言道:“陛下,老臣有策,可使诸侯蛮夷自服。”周夷王闻言生喜,问道:“老爱卿速速讲来。”召公言道:“大周有规,诸侯之太子须于镐京受教,现即立下圣旨,令天下诸侯送太子入京为学,学六艺之术、文武之道,以备承继大业。陛下再使太子姬胡殿下与众诸侯太子同窗,为学长统管众子,众诸侯太子自幼即训成拜服之习,年长继为诸侯之后,必服天子。更将为学之期,长至十年八年,天下诸侯之子留于镐京,实为人质,那个敢不服陛下。老臣之策,乃明暗并用,一箭双雕,既有长治久安之功,又有立竿见影之效。”周夷王大喜道:“老爱卿之计甚善,朕即晓谕天下诸侯,以谆谆爱意,养教众子。”召公又言道:“犬戎、楚国,虽为两大患,然更以情动之,使其太子到镐京,则兵戈自息。”周夷王更喜上加喜:“老爱卿真乃大周栋梁,朕之股肱也。老爱卿一生征战,鞍马劳苦,今年近五旬,且屈身至学宫为主,以德高望重之资,文武兼备之才,功隆勋极之誉,为朕训育太子姬胡,安天下诸侯太子,其功实超沙场浴血也。”召公欣然应道:“老臣世受王恩,必披肝沥胆,尽心尽力而为。”

西周极重统治人才之教,镐京设最高学府“大学”,又有“学宫”、“辟雍”、“射庐”等名,为百官诸侯修训和王族子弟、诸侯之子受教之所。

西周都城镐京,于今西安市西南部长安区斗门镇一带,学宫设于镐京南郊,四面环水,中间岛洲建房舍,一桥通外,戒备森严,以确保远离世俗之扰,安静为学,确保教育效果。

却说天下诸侯接到圣旨,一因大周礼制,二因镐京学宫,集天下文武名师,能得至高至圣之教,皆不敢怠慢,速带太子入京而来。

鲁真公姬具带着太子姬濞,齐献公姜山带着太子姜寿,晋厉侯姬福带着太子姬宜臼,凡伯姬刚带着太子姬直,宋厉公子鲋祀带着太子子举,荣国荣叔带着太子荣夷,虢国虢公带着太子虢长父,共伯政带着太子共和等纷纷而至。犬戎之主犬突、楚国国君熊延反复权衡,既慕镐京为天下之都,太子可学华夏精华之术,又欲借机窥探镐京之况,以备与大周较量,也分别带太子犬甲、熊勇而至。

学宫之中,佩环叮当,金玉生光,众诸侯雍容华衣,各持雅言,互相揖礼寒暄,为儿认亲述辈,同姓呼叔叔伯伯,异姓呼舅父姑父。共伯政带共和与众诸侯述礼之后,悠观学宫之况。

学宫开学大典之日,十八般天子仪仗林列,大周龙旗高悬,天威肃肃。周夷王带太子姬胡自王宫起驾,向学宫驶去,路上,周夷王不断嘱咐姬胡:“为父苦心孤脂,招天下诸侯之子至京,实乃为儿之江山而想。为父早晚将撒手而去,儿身负列祖列宗家业,登基为王,君临天下,须治政有方,统驭有术。现天下诸侯之子皆至,儿即为众子之学长,须先苦学文武之术,以文韬武略服众,次通恩威并施之道,使众子自幼即内心畏服,守君臣之分,若此则儿为天子之时,天下安泰,位稳如山也。”

姬胡边打哈欠,边懵懵懂懂应道:“那个敢不服本太子,轻则重拳击之,重则推出斩之!”周夷王闻而叹气道:“儿差矣——儿年已过十,须知驭臣之道,以仁礼为先,以术韬为本,粗莽之行须严戒勿行。儿为学业而来,学宫有太师召公为主,有众文武之官为师,儿无权言斩杀之语。须言行有度,养君相、君才、君识。”

周夷王谆谆而教,姬胡竟于车中呼呼发鼾而睡,周夷王猛击姬胡,姬胡惊而睁目,车驾已至学宫门前。

周夷王车驾莅临,太师召公率学宫文武官师,一齐跪行大礼,周夷王下车,趋步登临天子之位,姬胡边揉目边打哈欠,随立于侧,只见体臃身肥,壮头憨脑,容顽貌嬉,站立无相。众诸侯携子而立于阶下,见姬胡之状,皆心有鄙意,面不敢现。

司礼官高宣:“叩见天子——”众诸侯携子三叩九拜,齐呼道:“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夷王开启圣口,言道:“众位爱卿,大周自武王伐纣,奄有天下,百有八十年余,天子九传,众诸侯也上下如斯。抚今追昔,朕与众爱卿同宗共亲,血脉相连,共禳大周,赫赫立世。然日月轮回,天道有常,人岂有万岁之躬,传宗育后,承继祖业,乃朕与众爱卿之天责也。众子正值少年为学之时,朕皆爱若己子,特招至京,赐于锦衣美食,精选文武名师,训育成才。众子务须自幼深知君臣同宗共亲,血浓于水之情,务须勤学六艺,明德修身,和睦相处,学有大成,以治国有术,传承大位。”

周夷王言毕,司礼官依次高宣:“首祭天地万神——”周夷王起身,率众虔诚跪拜施礼。

“二拜列位先王——”周夷王率众虔诚跪拜施礼。

“三拜尊师——”太师召公率众文武官师按官阶而坐,依制大周太子姬胡先拜,只见姬胡期期艾艾,身步懒怠,迟迟不行,周夷王扭身轻声言道:“学乃国之重,师乃生之尊,天地君亲师,为五圣也。儿为大周储君,当恭行大礼,以立威仪于天下。”姬胡方歪首摇身,叩首作拜,太师召公及众文武官师忙揖手还礼,众太子接着向众师跪拜行礼,继而姬胡领读“拜师誓”,音陋态俗,全无人君之仪,众太子压住笑意,跟随而读。

司礼官又高宣:“大周太子殿下为众生之学长,太子殿下晓谕诸生——”

此时姬胡意识到自己身为大周太子,于天下诸侯面前,须显出威仪,即傲首挺身,面生肃容,大叫道:“众位爱卿!大周、昌兴!皆须、听令!抗命、不行!立斩、其首!不朝、不贡,立废其国!……”

姬胡言倨气狠,众诸侯太子虽有不满,然观姬胡身壮形凶,颇有几分畏惧,皆端正而立,不敢有差。周夷王听儿子言语虽有过分之处,然觉得能镇住天下诸侯,心中颇生几分安慰之意,又悄悄摆手示意,让姬胡再言些笼络之语。

姬胡悟到父意,又大叫道:“众位、爱卿!务须、学文习武!多思、王恩!镐京之中,食肉、饮酒!……”众诸侯太子听姬胡言语中多有吃喝之词,觉有几分好笑,然不敢有露,周夷王听儿子虽有些粗言俗语,然觉“食肉饮酒”倒也是人之常事,以之作笼络之语也可,自然更生些赞赏之意。

姬胡继续大叫道:“众位、爱卿!本太子、喜食、肉饼!北国献羊肉之饼!东国献牛肉之饼!南国献鱼肉之饼!……”

众诸侯与太子听姬胡索献肉饼,东西南北点个不停,禁不住失声哄笑。周夷王听儿子发起憨言昏语,闹出笑料,急起身连拉带斥,止住姬胡。

开学大典结束,周夷王面带愁容,拉召公入室而坐,言道:“朕之胡儿,形玩性嬉,时有不正言行。太子之位,干系国脉,胡儿实为之甚差,然华夏宗法,嫡长子继位,天规相传,朕不得废长立幼,实无可奈何。万望老爱卿尽心教化,务使胡儿改弦易张,正本正性,学而有成,以承大周社稷。紧要之时,可严刑重罚,不可放纵。朕必无怨言,且记老爱卿之功,更谢老爱卿之情。”

召公连忙起身言道:“陛下勿忧,太子殿下聪颖过人,身强力健,必能成文武全才。方才太子殿下晓谕天下诸侯太子,君威甚强,人皆畏服,又以酒肉之言以作笼络,十数岁幼童,能达于此,甚是了得。即年幼气稚,发几句肉饼之言,无甚大碍。太子殿下乃龙脉圣传,树大自直,必能明珠生光,即有些小小差次,老臣必尽职尽责,使太子殿下成英明君才,以继祖业。”

召公久阅人生,将太子姬胡赞扬得实实在在,周夷王转愁为喜,言道:“拜托老爱卿垂教,朕无忧矣。朕即宴请老爱卿及众师,以表心意。”

西周时期,实行贵族教育,只有王族、诸侯、贵族、官僚子弟才可入学受教,教师皆由文武官员担任。汉语“师”字,本为带兵打仗的军官之意,因西周时期大量军官执教,人们渐渐将教育者称为“师”,相延至今。

镐京学宫之师,依官阶之序为大司乐、乐师、师氏、保氏、大胥、小胥、大师、小师、龠师等职。周夷王为育爱子,特大宴学宫大小众师,端爵敬酒,从太师召公起始,挨个劝饮,众师皆接爵满饮,言谢圣恩,必倾力尽心,育教太子殿下。

学宫首课,太师召公亲授。大殿之中,召公与姬胡并坐阶上,众诸侯太子端坐阶下,召公开口言道:“众太子皆国之储君,必怀瑾藏玉,现逐一自报姓氏、国别、国史,展现金玉之才。”

众太子你等我望,一片静极。

忽晋国太子英姿勃勃,昂然而立:“姬宜臼!晋国也!吾祖与成王乃嫡亲弟兄,幼年为戏,成王剪桐叶为圭,封吾祖为晋侯,天子无戏言,吾国遂立。吾乃大周王族至亲,愿续祖宗之脉,为大周冲锋陷阵,治国理政,义不容辞!”

召公言道:“晋国世代捍屏西北,抵御强敌,为大周重藩。晋子雄烈,定能为大周再立新功。”

鲁国太子文文瘦瘦,环而鞠躬:“姬濞者,鲁国也。吾祖乃武王之弟周公姬旦也。周公留于镐京辅政,长子伯禽就国。鲁国虽为公爵之国,世代奏天子礼乐,用天子仪仗,代天子镇抚东方,然吾愿与诸位太子殿下同窗而学,尽礼仪之邦诚谊也。”言毕,又环而鞠躬。

召公言道:“鲁国之祖周公,开国之功极矣,得享天子之尊、之仪。鲁子之风,尽显礼仪,周礼尽在鲁矣,不虚言也。”

齐国太子神气活现,伶牙俐齿:“姜寿!齐国也!吾祖之名,普天之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周开国重臣姜子牙姜太公是也!通文韬武略,知天文地理,卜五行八卦,武王尊称‘师尚父’是也!统兵伐纣,灭商建周,受封齐国,一等公爵是也!吾祖之术,代代相传也!吾熟读祖传兵书,能出奇计也!此来镐京,志在效吾祖之行,为大周担当栋梁,再现祖上雄风也!”

齐国太子夸夸其谈,众太子面生烦意,召公言道:“齐子得姜老太公真传,必有过人谋略,俟时与众生讲教太公《三韬》《六略》,以开眼界。”

凡国太子直首直面,一脸正气,一字一板:“姬、直,凡国也!吾祖乃周公三子,世代于大周朝廷任职司寇,刚正执法!吾誓永继祖风,断案定刑,毫厘无差!”

召公言道:“凡子有此刚直之性,人才难得,必能惩奸治歹,安民安国。”

宋国乃殷商之后,宋国太子仍谨小慎微,深鞠三躬,轻声言道:“小子乃宋国子举,愿世世代代永做大周良臣,纳贡服役。父君嘱为太子殿下、诸位师长、众位学兄各备礼品一份,敬请笑纳。”

召公听宋国太子不敢言明祖先,言道:“宋国之祖,乃先商贤臣微子启,曾屡谏暴纣,归顺大周,武王特封为公爵之国,以表褒扬贤臣。宋子勿忧,大周待黄帝、尧、舜、禹、汤先代君王之后,皆亲如一家也。”

宋国太子听召公之言,两目湿润,感激而坐。

荣国太子尖首尖面,双目转珠:“荣夷,荣国也。吾祖乃武王族弟姬霞,吾为王族姬姓,只因祖上以荣国之名为姓,随称荣夷,实应为姬夷。吾与太子殿下同宗共亲,血脉相连,愿效犬马之劳。”荣夷边言边视太子姬胡。

召公听荣夷言语有谄媚太子姬胡之意,淡淡言道:“既为一家,当更忠心耿耿也。”

虢国太子面拙神呆,双目直瞪,不知该如何言语,随荣夷之语而叫道:“虢、虢长父,虢国也。吾祖、吾祖乃文王之弟,吾、吾也为王族姬姓,也、也应为姬长父——”众太子见虢长父颇有些憨相,又言语结巴,全随荣夷而言,未待其言毕,即发哄笑。

召公禁不住笑意,又颔首示意已经听到,无有再言。

犬戎太子身着犬皮服,袒露臂膀,面耳皆似犬形,身材瘦悍,声疾色厉,高声叫道:“犬甲!犬戎也!吾犬戎乃西土之族,性直心直!吾族虽文质有差,然体悍力大,敢斗虎捉豹!周人以蛮夷称吾族,实乃贬辱之意!吾至镐京,决不于人之后!”

召公统军理政,老练之至,心中早已将犬甲列为第一统战对象,面带微笑,徐徐亲切言道:“犬子可知?尔先祖乃炎帝之亲,与大周同为华夏族人,与大周只有东西方位之别,无族宗之隔。蛮夷之说,自古相沿,乃为边疆之称,非为人族之名。老夫奉大周天子之命,执主学宫,视天下学子如一,犬子切勿生他意,只一心为学。”

犬甲听言,面有服色。

楚国太子虎背熊腰,身着楚服,高声叫道:“熊勇!楚国也!吾楚国先祖乃黄帝之孙高阳,居于中原,后迁南疆!吾定不辱祖宗之名,学文习武,以强楚国!”

召公心中早已将熊勇列为第二统战对象,面带微笑而言道:“楚子知为黄帝之后,自认华夏之族,大可教也,大有为也。”

众太子纷纷通名报姓,述国爵国史。

共国太子共和留于最末,恭立谦颜,沉稳练达,依次向召公、姬胡、众太子揖手鞠躬施礼,言道:“在下共和,共国之人。吾祖乃文王二十子,随武王伐纣,得军功而受封。在下于镐京,愿洗耳恭听尊师与大周太子殿下之教,与众上国太子殿下共结良友,共学文武,共磋国政,共兴大周。”言毕,共和又依次向召公、姬胡、众太子鞠躬施礼。

公侯大国甚多,有的太子连共国之名也未所未闻,听言后,皆刮目相看,召公击掌赞道:“妙哉!共结良友,共学文武,共磋国政,共兴大周!四声‘共’者,切中为学要义也,众子须如斯言而行哉!”

召公即遵《周礼?保氏篇》,逐行六艺之教。

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从夏朝起成为学校教育的六门课程,西周时日臻完善。

礼,为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包含当时社会政治制度、人际交往仪式、为政者行为标准和要求。首先以“礼”作政治教育,培养统治者继承人,维护社会秩序,孔子总结为“不学礼,无以立。”意为政治制度为立国之本。

乐,为音乐、诗歌、舞蹈等。“乐”为“礼”的延伸,礼乐相辅相成,培养统治者继承人,通过音乐、诗歌、舞蹈把“礼”的要求外化于形,内化于心,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气质修养。

射,为射箭之术。射箭为重要作战之术,统治者必须精练射术,以应征战之需,同时,射箭也作为贵族娱乐方式,同“礼”相结合,依政治身份使用不同等级的弓、箭、靶标。

御,为驾驶战车作战之术。战车是周朝主要作战工具,为贵族专用。因此,御术为重要教育课程,驾车与武术、射箭、戈戟刀枪相结合,以维护政权。战车又为统治者代步工具、威仪象征,虽日常由御者侍服,然统治者必精通御术。

书,为文字之术,包含书法、文章,是统治者必备之术,又有娱乐、休闲作用。

数,为计算之术,用于施政、农工、商贾、军事、生活等方方面面,也为统治者必备之术。

西周六艺教育的可取之处一为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将统治阶级的政治观念渗透于所有课程之中,二为重视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弊端一为等级森严,仅贵族子弟有受教育的权利,平民百姓排除于外,即在贵族子弟中,也实行“世卿世禄”的世袭制,按祖传官爵定等级,二为重文轻理,虽有“数”术,然列于最末,且“数”术仅为计数量之类简单知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重文轻理”成为中国数千年教育传统,严格限制了科技水平的发展。

却说召公姬虎先以“礼”为教,“礼”以《周礼》为先,对众太子言道:“《周礼》乃大周立国之本,天下大宪,为政治国,须熟知《周礼》,应用自如。尔等皆为太子,负传国重任,更须深悟有加。现先将《周礼》全篇一字不漏,悉数诵记,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如有怠慢差错,轻则言训,重则鞭笞。速行勿误!“

召公一生统军理政,贵为太师,自是气度不凡,众太子闻言,皆端坐于案,捧竹简朗朗而读,不敢有次。

大周太子姬胡坐于阶上召公之旁,初时尚能捧简而读,时刻不长,即身倦神怠,呵欠连发。齐国太子姜寿首先看到姬胡之态,装作不见,继续放声而读,又有数位太子见到,皆不敢言,犬戎太子犬甲、楚国太子熊勇见而面生鄙意,共国太子共和见而轻轻以手示意召公,忽听有人一声大喝:“身为大周储君,安得于众人之前,无人君之相!”众太子大惊!原来凡国太子姬直昂首立身,直指姬胡而言!

召公见状,手拍姬胡,姬胡又放声而读。

召公间或逐人而查,晋国太子姬宜臼声高气壮,慷慨激昂;鲁国太子姬濞文质彬彬,倒背如流;齐国太子姜寿聪颖过人,边诵边评;共国太子共和气稳容正,朗朗而诵;凡国太子姬直直首直面,一字一板;宋国太子子举一字一声,神怯音颤,生怕错漏一字;犬戎太子犬甲操西土口音,也熟读而出;楚国太子熊勇操江南口音,也顺口成章;荣国太子荣夷奸面奸心,常常目视大周太子姬胡;虢国太子虢长父一脸茫然,只坐于荣夷身旁发呆,时而跟着荣夷目视姬胡。

召公目光视向大周太子姬胡,本欲使姬胡诵述,然觉姬胡定难如愿,改口言道:“众太子皆有上佳之绩,现由大周太子殿下晓谕。”

姬胡猛愣,迟迟方开口言道:“众位、爱卿,周、周礼乃周公爷爷、所制……不、不可怠倦也——”

召公速接住口,言道:“太子殿下圣谕甚是,众子须遵,切不可生怠倦之心,贻误学业也。”

众太子将《周礼》熟诵至极,召公方逐字逐句讲析其意,或深阐其理,或大发宏论,或旁征博引,或学以致用。

召公讲毕,又命众太子下笔为文。

召公为师,所行的“全诵全记——教师讲析——写作应用”之法,在中国代代传承,依靠积累名篇、培育语感、感悟升华、创新成文,使中国古代的文科教育成就辉煌,名人名著灿若群星,光耀青史,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瑰宝。

现代中国的教育模式、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苏友好时代大量移植、学习西式教育的产物,在当时特殊的社会条件中,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缺点必要的补充和矫枉过正。但近百年来,客观存在着过分否定中国古代教育的现象,将其优点一抹全黑,中国文科教育存在着衰退现象,再也没有产生如《诗经》、《论语》、《离骚》、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之水平的世界级作品,令世人大发遗憾。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民族自信心大大增强,国学受到重视和开发。避免早已清除的传统教育弊端,把行之有效千古为证的古代教育方法的优势同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学设备相结合,必能极大促进中国文科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培养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普世价值的名人名作,在文学领域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而增光添彩。

却说众太子在召公严教下,学《周礼》,明治国理政之道,知人生世道之规,稍有所获,召公又命教“乐”。

西周时期,贵族皆以“乐”作身份象征,根据不同场合、用途、等级奏乐起舞,因此身为贵族必须有乐舞之才。大周教规严定首先列队训演舞蹈基本招式,乐师击鼓鸣钟,弹琴吹箫为伴奏,舞师以身示范,逐一教练,小胥即监管刑官持兽角酒爵和皮鞭于旁查看,若有迟到或怠懈散漫者,轻则罚酒一爵,重则鞭笞脊背。

辰时,即清晨七点,学宫乐舞场上,召公腰佩长剑,昂立而视,众乐师各持钟鼓琴箫,众舞师各持文武舞具,众小胥刑官各持酒爵、皮鞭,众太子列队成形,屏气息声,以待发令。

齐国太子姜寿睡眼惺忪,姗姗来迟,监管小胥刑官既要履行职责,又不敢开罪未来诸侯,边鞠躬边双手奉上酒爵:“太子殿下止步,大周礼制,迟者罚酒,请殿下满饮。”齐国太子面色尴尬,接酒张口,忍住酒膈,艰难饮毕,摇晃入列。

忽大周太子姬胡哈欠连连,揉目抓耳,大摇大摆而至,监管小胥刑官见未来天子迟至,双手持爵,欲动不能,然而职责在身,跪地言道:“太子殿下千岁,大周礼制,迟者罚酒,小臣位卑职微,一不敢违大周之制,二不敢对殿下施罚,三不敢自饮代罚,请问殿下,该何以处之?”

小胥刑官久居官场,深谙事故,面恭言滑,姬胡只得抓过酒爵,一饮而尽,猛步入列。

乐声响起,舞师以身示范,众太子随而起舞,晋国太子姬宜臼、鲁国太子姬濞、齐国太子姜寿、共国太子共和神态肃肃,舞姿正正,随乐拍张弛有度,犬戎太子犬甲、楚国太子熊勇等人,蛮力狠步,不合乐拍,更多太子形步不准,神情怠懈,大周太子姬胡歪首歪身,形嬉步乱。

一个时辰不到,多数太子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召公在旁观视,知王侯贵胄,平日锦衣玉食,养成娇躯,速挥手示意,歇息罢舞。

荣国太子荣夷带着虢国太子虢长父,至姬胡身旁,问道:“太子殿下圣体安乎?臣为太子殿下捶背舒腰。”二人搀着姬胡,至旁侍坐,荣夷忙为之捶腰,虢长父忙为之擦汗,姬胡伸伸懒腰,又发呵欠。

召公针对众太子之况,决定以军旅操典强身健体,仿效沙场征战,列队跑跃追敌。召公思虑再三,先单至大周太子姬胡寝宫中,与之长谈。

召公远闻鼾声阵阵,宫前守卫见召公至,急行礼后欲入寝宫,召公摆手阻止,直入宫中,见姬胡卧于床榻之上,满口流涎,召公高喊道:“太子殿下!老臣来矣——”姬胡睡得正香,迷迷糊糊中听有人声,骂道:“何人狗胆!敢惊爷爷!”召公听而又急又笑,手推姬胡:“殿下细看,老臣也!”姬胡始睁目而视,见是召公,速翻身而起,含羞发声道:“不、不知、太师来也——”召公坐于姬胡身旁,言道:“太子殿下,大周自武王灭商起,已历九世,太子殿下早晚将继承祖业,为十世天子,君临天下。然天子之位,既享常人难享之乐,也须有超于常人之才,方能驾驭百官诸侯,治理天下亿民。今圣上苦心孤诣,招天下诸侯之子至镐京为学,实为使之与殿下同窗而读,自幼结谊,继位为诸侯之后,自服天子。殿下于学宫之中,须有君相、君才、君识,德学俱优,文武兼备,天下自服。此言圣上早已有教,太子殿下曾记否?”

姬胡揉目眨眼,思索有刻,含糊言道:“然也。”召公继续言道:“前时学礼学乐,太子殿下多有差次,惹众太子小觑,犬戎犬甲、楚国熊勇尤甚。若长此以往,殿下则贻笑于天下,众诸侯必鄙夷朝廷,不服天子,犬戎、楚国必以为殿下乃无成之君,后患无穷!圣上所定自幼笼络诸侯太子之策,将成画饼矣——殿下须圣躬有转,圣心有悟,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皆优,威仪自生,边烽自息,不臣者自畏,太子殿下为天子时,天下自安!明日之起,将以军旅之规,奔跑强身,殿下须不畏劳苦,力超犬甲、熊勇……”

召公言之谆谆,入心入骨,姬胡渐渐身正容肃,端立而起,言道:“太师之言甚是,本太子定将以社稷为重,使天下畏服!”召公赞道:“太子殿下圣心聪慧,圣体壮健,必能成文武全才,明日必力超犬甲熊勇!”姬胡拍胸言道:“太师勿虑,明日本太子必胜犬甲熊勇!”

次日,召公对众太子训道:“大周开国之时,君臣同心同德,苦心劳骨,冒锋顶矢,伐纣灭商。诸位太子之祖,皆以军功而受封为诸侯,今须仿效祖宗之行,苦学苦练,以承大业。学礼演乐,读书作舞,尚为文雅之艺,驾驭战车,持戈射箭,乃为沙场杀敌硬功。每日辰时,列队奔跑十里,而后马步站桩,百人如一,不可稍懈!”

言毕,召公即令众太子列队奔跑,晋国太子姬宜臼、齐国太子姜寿、共国太子共和、凡国太子姬直奋力而为,犬戎太子犬甲、楚国太子熊勇身壮力悍,腾跃疾奔,冲出队列,窜于最前。姬胡记着昨日与召公之言,斗狠发力,猛暴而追。众太子体力参差,或前或后。

姬胡本体壮有力,发起狠来,瞪着最前的犬甲、熊勇,猛步飞跨!一会功夫,与二人齐肩,犬甲、熊勇见姬胡竟追上来,更猛使出犬奔熊跃之功,奋力前冲,姬胡咬牙切齿,不顾一切,穷追不舍。

十里奔跑,犬甲、熊勇、姬胡不分上下,始终齐肩,晋国太子姬宜臼、齐国太子姜寿、共国太子共和、凡国太子姬直等人紧随于后,鲁国太子姬濞、宋国太子子举等体弱者于中。荣国太子荣夷狡头狡脑,偷窥随队武师,或中或后,虢国太子虢长父随荣夷而动。

十里完毕,众太子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纷纷坐卧于地休息,姬胡大口喘气,腹中咕咕,卧于地上。

荣夷眼珠乱转,带虢长父寻着姬胡,于怀中拿出肉饼,言道:“太子殿下,臣专带肉饼,为殿下充饥。”姬胡正饿得头昏目眩,忽见肉饼,伸手急抓,荣夷双手捧着肉饼,递于姬胡口边,姬胡张口猛咬,伸颈猛吞,一肉饼咽入腹中,荣夷再速二捧肉饼,姬胡又张口猛咬,伸颈猛吞,咽入腹中,荣夷再速三捧肉饼,姬胡仍张口猛咬,伸颈猛吞,咽入腹中。

连吞三饼,姬胡方感止住饥饿,吐气呵声,又啧口生津,荣夷再四捧肉饼,姬胡口唇半张,半咬肉饼,半咽入腹,荣夷再五捧肉饼,姬胡小口微张,轻轻品嚼,徐咽入腹。

连食五只肉饼,姬胡方感腹中饱饱,饥饿全无,叫道:“美哉——肉饼!忠哉——荣爱卿!”荣夷忙捶姬胡之背,虢长父忙擦姬胡之汗,姬胡舒服至极,伸腰连发呵欠。

召公待众太子歇息之后,令武师、舞师齐做示范,练马步站桩功,武师先鞠躬行礼,再昂立喊道:“诸位太子殿下,马步站桩,须如松生劲根,抓地入山,含胸拔背,势若扣钟,掌若曲瓦,指若拿球,收腹提肛,气匀意一……”

武师一连串口词,众太子领会不一,晋国太子姬宜臼、鲁国太子姬濞、齐国太子姜寿、共国太子共和、凡国太子姬直如令而行,姿准形正,犬戎太子犬甲、楚国太子熊勇姿蛮形狠,然不合规法,大周太子姬胡只思肉饼美味,将召公嘱咐忘于九霄云外,又歪首歪身起来,召公见而速至姬胡身旁,对耳细语,姬胡方挺胸发力而行。

十数日之间,召公率武师、舞师严管严查,众太子每日奔跑站桩,渐渐强健,召公命再练乐舞。

首练《大武》。《大武》表现武王伐纣大获全胜,大周一统天下,共计六节:第一节,大鼓齐击,以示警戒,表现大周军威赫赫,接而舞队登场,顿足三次,开始舞蹈,众舞者代表诸侯将士,手持盾牌、大斧、戈戟刀剑,边舞边唱,周武王雄姿英发,站于华盖之下,阅视众人。第二节,众诸侯率军士持盾牌、大斧,施展劈、砍、剁、刺十八般武功,喊杀连连,表现周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第三节,灭商后大军凯旋,众诸侯将士兴高采烈,齐呼万岁。第四节,众诸侯将士排成宏大图形,显示天下归一、万邦来朝,齐对周武王行礼。第五节,周武王在中,周公在左,召公在右,表示治理天下,众诸侯将士变化队形,最后俯首低姿,表示天下大治,国泰民安。第六节,舞队庄严肃穆,排列整齐,再次表达� �周武王崇敬臣服。

召公用心良苦,先用《大武》之舞,贯彻周夷王意图,树姬胡之威。召公一一令众太子各扮祖先,大周太子姬胡扮周武王,于表演中自然形成对周武王,实为对姬胡的崇拜臣服,天长日久,深入心腑。

一切安置停当,召公挥剑示意,只听大鼓声疾,震耳激心,众诸侯将士登场,继而大鼓更震,地动山摇,周武王应雄姿英发,亮相而出,然姬胡之心五分思扮演周武王,五分思食肉饼,神懈形怠,步摇体晃,毫无周武王指挥天下诸侯,囊阔四海,并吞九州的气象,众太子见姬胡之状,心生懒意,犬戎太子犬甲、楚国太子熊勇间或冷笑。

气势磅礴的《大武》,演得威严皆无,召公高声唤停,心知姬胡为怠懈之首,然为护遮大周太子,对众太子训道:“武王伐纣,尔祖随而冲锋陷阵,何等英烈!然尔辈皆差之甚矣!大周有制,勿论王侯贵胄,若有怠学之状,严鞭伺候!老夫受圣上重托,执掌学宫,重任在肩,众小胥刑官听令!逐人鞭之,个个勿漏!目中只有学子学童,勿论王侯太子!”

召公之意,乃全鞭众太子,巧使姬胡既受鞭知苦,又护住大周太子之仪。

众小胥刑官既不敢不听召公之令,又不敢鞭笞太子,皆期期艾艾,神怯步缓,手中之鞭半扬半垂,无一人敢上前动手行刑。

召公顿足摇首,仰天而叹:“大周开国之时,天子神勇,诸侯威猛,不想后世子孙如此不堪,哀哉——”

召公正无可奈何之时,忽听:“天子驾到——”

正是:王侯贵胄传久生怠,世卿世禄子孙败衰。

欲知天子驾到何策以对,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