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二百零七章 金钞银钞全文阅读

官府从傅崇奇家中抄出了三十二万两白银,一万一千两黄金,金玉珠宝无算。相比之下,陈士奇还算一个清官,家中只抄出了七千两白银。黄金按一比八的比例兑给了王府,金玉珠宝抵给了若干家当铺,也换得了近七万两银子。抄家所得总数加起来大约五十万两白银,外加两座大宅没收变卖。

不过奇怪的是,在傅家没有找到一张田契。廖大亨和刘之勃情知底细。想想与王府的关系,最后他们决定忍了。

五十万两的飞来横财,大致相当于四川一年田赋正税的四成,或者三饷的两成。为了这笔横财的处置,廖大亨、刘之勃以及省里几位大员密商数日,终于做出了一个对得起四川人民,但对不起朝廷对不起皇上的决定。

上报朝廷的数字只有二十万两,剩下的三十万两省里悄悄截留。这截留的三十万两中,二十万两用于填补去年四川税赋留下的窟窿,十万两用作四川今明两年的练兵养兵费用。

据廖大亨的孙、李两位师爷举报,这最后一条,乃是刘之勃特别坚持下形成的。

这个秘密决定出 台后不久,川北道道台龙文光(注一),驻扎在保宁府百丈关(今旺苍县附近)一带的川北副将刘镇藩、游击将军杨展等人接到巡抚衙门的军令,两营各自加练精兵一千人,所需粮饷由巡抚衙门另行拨给。

四川巡抚衙门另募强悍丁壮一千五百人组成一营,由都指挥同知鲁印昌和标营参将曹勋指挥。

……

廖大亨和刘之勃等人的小动作,朱平槿暂时没有理会。

八月初一是个吉日,汇通钱庄隆重开业。

这家钱庄的所处位置——原蜀王府北离宫别院,让所有的人明白了这家钱庄的背景。更何况钱庄的大堂,竟然占用了蜀王爷先前用过的正殿。

物以稀为贵,何况是王爷宫苑?

钱庄一开张,便迎来了看稀奇的人山人海。好在蜀王府和成都、华阳两县早有准备,数百兵丁和衙役严防死守,总算没有再发生东门外踩死人的惨剧。

当日,省里的大员也悉数放下公务,在二台三司主官的带领下集体参观了钱庄。他们当然不会与百姓打拥堂,而是在世子朱平槿和钱庄大掌柜邱掌柜的引领下,绕道正殿背后参观了钱庄的绝密之处——金银库。

金银库建在一座假山之下的密室内,四周有围墙、有庭院,有花木园圃。它原本就是蜀王朱至澍藏银之所在,朱平槿在原来的基础上略加扩建加固,就成了今天的模样。

这个银窖为什么不建在城高墙厚的蜀王府里呢?蜀王朱至澍最清楚。因为这里的藏银,都是他的私房钱。

“各位大人!各位股东!”朱平槿手里拿着一根细竹棍,亲自担当讲解员。

他指着铁栅栏后那片耀眼的金色和银色道:“这里所藏之金银,便是本钱庄银钞金钞之发行准备金!银砖百两一块,金砖也是百两一块!本钱庄保证见钞票即兑现。一两银钞,即可在这里兑换白银一两;一两金钞,即可在这里兑换黄金一两,本钱庄不另收火耗。由于金银都不好分割,所以只能百两整数起兑!”

金银堆积如山的场面太震撼了!

廖大亨被眼前金银之色迷茫了双眼。他双手紧握手臂粗的铁栏杆,恨不得将万钧之力注入铁掌,掰弯栏杆,好把自己的肥头塞进去。直到其他官员听到世子说一百两才起兑,都笑出声来,才让他醒过神来。

“发行准备金即钱庄本金,共三百万两白银和十一万两金。但是汇通钱庄不会立即发行那么多的金钞银钞!”

见有人不解,朱平槿解释:“天下官民苦宝钞久矣!朝廷缺钱花了,就大肆印刷宝钞。时至今日,三贯宝钞尚不值半个馒头。百姓厌弃,商家拒收,朝廷信用沦丧于地!

何也?盖无准备金也,亦不能与金银自由兑换,即便完税也不行。

如今金钞银钞有了准备金,亦可按票面价值自由兑换金银,百姓商家便可放心使用金钞银钞。重拾人心,要时间,更要看口碑……”

与黄金挂钩的是美金,不挂钩的叫美元,这中间的差别大了。官员们袖里揣着几千上万贯宝钞,到处找机会花出去,对此一点即通。朱平槿一席话,正中他们的下怀。

参观完毕,朱平槿率领官员走出金银库,到近旁一间花厅用茶。

藩司参政陈其赤率先抛出了他的疑问。

“官府商家用钞,固然方便。一州一府,千里纳征。几名军士数匹快马,揣着几张钞票交到藩司便可。只是寻常百姓人家,哪里用得起这等大额的钞票?”

藩司管着一省财计税收。使用钞票,对将来征税工作价值巨大。只是征税向来是百川汇海,千家万户一个几个的铜子,才能汇成四川上缴朝廷的一锭锭白银。

税收唯用银,这在条鞭之后已成定论。但白银价值太高,百姓日常还是用铜钱方便,而朝廷对辅币用钞还是用铜一直争论不休。铸钱也议过多次,只因成本太高,朝廷没有赚头,所以时铸时停。市场需求与铜钱流通量之间的缺口,便为私钱大开了方便之门。目前四川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很多都是劣质的私钱。

朱平槿并没有急于回答。等大家喝了茶,他笑呵呵地从袖子里掏出一叠钞票,递给廖大亨等官员传看。

“印钞虽难,亦难不过铸钱。印钞虽贵,成本也远低于铸钱。” 朱平槿笑道。

钞票有大有小,颜色也有所不同,但都是银钞。

廖大亨从底下摸出最大的两张。一张面额是十两的,一张是五两的;十两是粉色,五两是青色。

廖大亨再从下面摸出两张稍小的。一张是一两,一张是五钱,都是淡黄色。

最后剩下的三张都是墨绿色的小票,分别是一钱、五分和一分。

所有的钞票,票面上方皆印着一行楷体:“大明蜀王府汇通钱庄”。右侧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真容像,左侧是细小花纹拼凑出的几个文字:“值XX两(钱、分)白银。”左下角有一串编码。

钞票翻到背面,除了面额数字之外,都印上了银花钱上相同的字样:“护国安民、天下太平”。十两、五两、一两、五钱四种银钞背面还有山水图案,其余三种墨绿色的小票只有繁花与卷草。

钞票传看一周,又回到了朱平槿的手中。官员们叽叽喳喳,朱平槿含笑品茶,等他们的意见充分表达。待大家都开始期待朱平槿说话,他这才将银钞的情况简单予以介绍:

“银钞一套七张,大小三种。

票面额十两、五两者,长五寸一分,宽两寸四分。

票面额一两、五钱者,长四寸七分,宽两寸一分。

票面额一钱、五分、一分者,长三寸八分,宽一寸六分。

面值大小不同,颜色亦有差异,故而一目了然。

百姓多不识字,见颜色大小即可清楚区分。

一州府数万两白银的税款,用十两银钞,亦不过数千张,重不到十斤,一人即可负重。百姓上街买菜,用一分之小票,辅之些许铜钱,无论会账还是找零,亦是非常方便。

以后啊,钱庄在川内各地遍布分号,大额汇兑可用专门的汇票。到那时,纵有白银数百万,也不过一张汇票的事。便捷之利,无与伦比,官民皆受益矣!”

朱平槿讲完,廖大亨连忙点头称是。但钞票最怕假钞。无论他作为四川巡抚,还是作为一名自然人股东,都担心钞票防伪。

廖大亨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朱平槿必须做出能信服人的说明。

“假钞之弊,历代皆有,可谓防不胜防!

防伪之法,银钞之内有三:一曰水印。请诸位拿钞票对着光看。钞票左下角留白处,隐约可见一个元宝。”

钞票重新发到官员们手中,许多官员跑到了窗口。

“二曰钞纸。邱掌柜,拿水盆来!”

几张钞票被扔进了清水中,漂浮起来。

“此钞纸乃以蜀王府秘法制成,天下独有。钞票不怕水,不怕揉、不脱色,捞起晾干仍可使用。破损不堪再用之钞,钱庄自会在收兑时更新。

三曰数字。每张钞票皆印有唯一之数字。假钞用一板印制,无论钞票多少,数字皆是一样的,如此真伪自辨。至于其他鉴别之法,乃是钱庄机密,本世子这里就不好告知各位大人了!”

廖大亨与藩司张大人头碰头,拿着一张粉红币颠来倒去研究,嘴里啧啧称奇。

朱平槿说完许久,廖大亨才接住话头:“世子,下官以为,汇通钱庄发行银钞,实乃利国利民之大好事。本抚与藩司张大人商议了:从今往后,四川藩库的银子都存到汇通钱庄!以后汇通钱庄各地分号建起,各州府县的银子也存入当地分号之中。各地税赋,也用银钞缴纳……”

“廖公,这假钞查禁……”按司尹大人见廖大亨表态,竟然没有提及自己,连忙出言提醒。

“对了,尹大人所言甚是!”廖大亨知错就改,立即大声宣布:“制假贩假用假,坏我钞法之奸贼,当依大明宝钞之法例,严加惩处,不得姑息!有告发者,赏犯者家产之半!”

半日的参观活动很快结束,朱平槿吩咐邱掌柜,为每名前来参观的大员准备了一本装潢精美的小册子。

打开小册子,每页正中都夹着一张崭新的银钞。面额从小到大,竟是一套完整的七张银钞。

“这是为纪念汇通钱庄开业而发行的一套纪念币,极具收藏价值。请各位大人细看这张粉红钞,编号是甲零零零零一。”朱平槿面对廖大亨和刘之勃,脸露微笑:“这甲零零零零一,当然非廖公莫属;这甲零零零零二……”

“一定是刘大人!”一众官员齐声吆喝。

“多谢世子赏赐,下官这就拿回去收藏!”刘之勃手持册子,躬身称谢。

在场的所有官员之中,只有他没有股东身份。但若他退回这银册,他便是四川官场的公敌。以后所有的官员,都会把他当怪物看待。他已经被朱平槿架上火炉烘烤,没有了任何的选择。

“有了这银钞,不知那金钞何时发行?”廖大亨笑问朱平槿。

“正是!下官等甚是期待!”所有官员再次异口同声。

注一:川北道又称守北道。

龙文光,广西柳州人,天启二年同进士。崇祯朝最后一任正式的四川巡抚。他应是结束守制之后,于崇祯十五年中从贵州提学任上就任四川参政、川北守道。清代川北道的道署衙门在保宁府。但明代在何处,有研究指出在保宁府(阆中),又有说法在成都,莫衷一是。不过龙文光在道台任上,长期留驻广元应该不假。

特别强调:龙文光绝对没有投降满清。他在成都城破时率军与张献忠部激战,忠节于成都濯锦桥。这有大量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