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大周风华录 > 第十一章 赴文会秦越接招全文阅读

已经觉得自己快要大难临头且在劫难逃的苟小五,在秦越的一番安慰下总算是慢慢缓了过来。因为秦越说的很清楚,就是让苟小五给自己当仆人,跟随自己一起前往赵王府赴宴。至于危险当然也可能有,那就是万一赵王头脑一发热对秦越当众出手,秦越自然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坐以待毙,遭受无端的羞辱与迫害而不反击。而之前马腾和魏猛的安排则是针对这种情况作出的准备。

有些时候不得不说金钱的力量还是很大的,在秦越做出保证,申明自己不是去惹事,而且如果能够平安归来的话,将会赏赐苟小五十两白银。在这样的许诺面前,苟小五终于壮起鼠胆,豁出去决定跟随秦越走一趟赵王府。

二人安步当车,不慌不忙的从茶肆出来。到了赵王府的大门口,在通报了名姓并且出示了请柬之后,被赵王府的下人很客气的领进了王府。刚转过府门后的照壁,还没等到一进的大堂,赵王钱灿便已经主动迎了出来。只见这位越国当朝二皇子,也是越皇嫡子。身穿着一件淡紫色团龙锦袍,腰间扎着由十二块精美羊脂白玉组成的玉带,头戴横梁紫金冠。二十七八岁左右的年纪,倒也生的一副好相貌,唯一可惜的是有点吊眼角。让人看上去感觉一丝丝的不舒服。按照相书上来说,这样的人必定心术不正且心胸狭隘。

来之前,秦越已经通过老管家秦忠对于这位赵王殿下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知道他虽然贵为当今越皇钱泓和皇后陈氏所生的嫡子,可却偏偏不得越皇陛下的喜爱。

“思退贤弟,一别快两年。为兄我可是好生想念啊!”钱灿一脸笑容的对着秦越拱手道。思退是秦越的表字,这个世界大部分的礼节和秦越前世的古代差不多。一般读书人见面都会以对方的字来称呼,一则表示尊重,二则是礼貌,三还有亲近的意思。可明明当初二人在大街之上斗殴之事可谓满城皆知。虽然说不上是如何的大仇,可毕竟落了这位赵王殿下的面子。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位赵王能够饶过秦越,不再找对方的麻烦就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可秦越刚到上京城没两日,钱灿便邀请秦越来赴宴,这葫芦里肯定装的没好药。而现在一见面,对方就如此的亲热,更加的让秦越感到有些不适,不由得心中警铃大作。于是格外小心的和对方应对着。

“殿下客气了。当初是在下年少无知,故而多有得罪。还望殿下不要记恨。”秦越躬身说道。姿态放低并不代表就是低头,很多时候因势利导,人在社会上活着要知道什么时候服软什么时候硬气。一心想着要尽快离开上京城的秦越此时此刻肯定不会乱来,也不会让对方抓住任何的把柄来对付他。

看到秦越如此态度,钱灿的嘴角微不可查的撇了撇。心中暗道秦越你小子也有今日向我低头服软的日子。脸上却依旧带着微笑,连忙托起秦越的臂膀说道:

“贤弟说的哪里话,当初也是哥哥我莽撞了。再说父皇虽说心中有些不悦,可至今依旧没有废除你和二妹的婚事,咱们终究还是一家人,说不定过几日贤弟你就成了我妹婿。”

妹你老母,秦越心中暗骂。也同样微笑以对,嘴里却没有回话,只是朝着对方笑了笑。很明显的意思是一切都在不言中。弄得钱灿也有些意外,心说秦越这小子去了一趟边关当兵当傻啦?怎么脾气改变了许多,和以前完全判若两人。他哪里能够想到,如今的秦越和过去确实是两个不同的人。

在钱灿的带领下,二人说说笑笑的来到了后院的一处正殿。只见这里早就已经来了不少的客人。大家见钱灿引着秦越进来,自然免不得又是一番见礼问安。钱灿倒也显得很洒脱,随意的摆了摆手,又给众人介绍了一番秦越。在场的人里面有人认识秦越,也有不认识他的,但对于他的大名可都早有耳闻,上京城秦相国家的书呆子。

众人假意客气的和秦越又是一番见礼之后,赵灿则在自己的主座上坐下后对众人道:

“今日本王邀大家前来,无非是私下里聚一聚,做个文会。在一起喝喝酒聊一聊诗词歌赋罢了。也都不是外人,因此不必拘礼,都放开一些。”

随后对身旁的一位管事吩咐了几句,于是各类的瓜果酒菜便被陆续呈了上来。大家也都很随意的找了个位子坐下,在自家带来的仆从或是王府侍女的服侍下纷纷举杯开始宴饮起来。

三杯酒后,在场的一人站了出来。装模作样的看了看在场的所有人,尤其是目光不自觉的多看了秦越几眼。秦越心中暗道,呵呵,看来好戏要开场了。就知道不会这么简单。

那人先是给钱灿行了一礼,而后大声道:

“诸位,今日可是文会。大家总不能就这样埋头和酒菜过不去吧。否则日后传出去,还当咱们全都是一群丘八一般的吃货。”

“哈哈哈...”众人闻言全都大笑起来,而不少人的目光都不自觉的看向了秦越。反观秦越却依旧是气定神闲,一口酒一口菜吃的有滋有味,丝毫没有在意说话的那位以及众人的目光。可一旁伺候他的苟小五却明显的有些不自在了。在场的众人可都是有身份,不是王侯将相家的公子,就是入士不久的新科进士。唯独只有秦越是从边关当兵才回来的。那句丘八明显就是针对秦越的,可秦越却像是没有听见一样还在吃喝着。

方才说话那人见秦越没反应,也是一愣。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些什么。好在在场的众人之中也有聪明人,立刻接着话茬继续说道:

“赵王殿下今日召集我等文会,自然不会像某人一样只顾着吃喝。大家不妨各自拿出手段来,写上几首佳作彼此唱和。日后士林之中必然会被传为美谈。”

“对对对,王兄说的有理。”一旁立刻有人附和道。于是钱灿也微笑着开口。

“小王我今日设宴其实所为二事,一则是邀请群贤以文会友,二则是给我那未来妹婿,秦相国嫡孙,秦越秦思退接风洗尘。大家可能也都知道,思退贤弟他刚从边关立功回来。所以我看今日大家不如就以边塞为题做些诗词如何?”

“好,就依殿下所言,今日咱们以边塞为题。”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那位会意的开口附和道:

“不过,我们在做的诸位,可都没有亲身去过边关。即便是做出诗词来,未免会有些牵强附会。不如由秦公子带个头,为大家做个榜样。至少秦公子您是亲身参与过边关战斗的。”

“对,胡兄这个提议好。秦公子,你就给大伙儿开个头吧。”旁边立刻就有人赞同道。

直到此刻,秦越才抬起头看了看在场的众人。心说,自己瞎猜了半天,等着对方出招对付自己。可万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

作诗?秦越是真不会。可他会背诗。多的不说,唐诗三百首,他基本上都可以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这些都归功于秦越前世那位身为小学语文老师母亲的功劳。

不过秦越却没有急着接招,因为一旦让他轻易的过关了,那么后面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算计在等待着他。可这个时候在座的不少人却都已经鼓噪起来。纷纷开口要求秦越当场作诗。

其实在场的很多人都知道,过去的那个秦越就是个书呆子,否则也不会被人利用以至于得罪皇室,并且牵连到自家也被打压。至于说文采,秦越也有那么一点,可也仅限于死记硬背那些典籍文章而已,真要说到作诗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因此钱灿才会暗中指示,想要让秦越当众出丑。而且在场有好几位都是去年朝廷会考的新科进士,文采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就算秦越能够勉强做出一两首诗出来,也会被对方的光芒所掩盖。更重要的是钱灿此举另有深意,众人所不知道的是,其实离此不远,也就在他王府的后院,此时此刻有一群女眷正都聚在一起。这其中既有他的几位成年的妹妹,也有朝廷大臣家中的女儿媳妇。一旦今日秦越出丑,那么估计第二天,越国所有的官员便都会知道,原来秦家的这个嫡子真是废物一个。那么他在边关所立的那些功劳也就不值一提,甚至会被人用来对付秦家。

当然这些事,秦越并不知道。不过他很清楚对方的目的,也一直在提防着对方。眼见钱灿和众人如此对他,不由得突然心中一动计上心头。于是施施然的离席站起身来,一手端着酒杯,一手背负在身后,故意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用目光扫视了一番在座的众人,而后轻声咳嗽了一下,淡淡的说道:

“其实吧,我本不擅长作诗。可偏偏大家要求我作关于边塞的诗词。恰巧在下苦守边关一年有余又身逢战事,故此还真的写了几首上不得台面的诗词。既然大家如此热情,那在下也就勉为其难将拙作念将出来,还望诸位贤达能够多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