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大周风华录 > 第十二章 斗诗词思退扬名全文阅读

因为赵王钱灿的故意撺掇,想要让秦越当众出丑,故而让他写几首关于边塞的诗作。可

恰恰却让秦越想到了一个破局的方法。

根据秦越所掌握的知识,自己前世古代的时候,一个人往往越出名,虽然可能因此招人嫉恨,可偏偏这样也能够有助于保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秦越明白,不过要看那棵树自身够不够壮实。曾经的李白柳永等人连皇帝都敢得罪,最多也就是落个仕途不畅而已,可至少性命无忧。如今的局面,越国的皇族虽然不一定就是要针对他秦越,可却想要拿他作为对象来打压秦家。而他如果想摆脱眼前的困境,并且安全离开上京城这个是非之地,那么出名无疑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选择,甚至对于将来都会有所帮助。

想到这里,秦越便不再踌躇,反而是一派胸有成竹的模样站了出来。

“赵王殿下以及诸位贤达。”秦越朝着众人拱了拱手,微笑着说道:

“秦某以前尝闻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然大家以文会友,一起唱诗作和。那么为何不

将大家今日所做诗词张贴出去,也让咱们上京城的百姓们有幸目睹一二。”

“啥?”

秦越此言一出,众人顿时一片哗然,而钱灿等人则是暗自开怀不已。这个秦呆子果然还

是和以前一样,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在这里丢人还嫌不够,居然想要让满上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出丑。那么就别怪我们不给你机会了。

“思退贤弟所言极是。来人啊,准备笔墨纸砚。一会儿今日无论哪一位作出来的新作,全都张贴在本王府门外,以供上京城的百姓观瞧。”钱灿笑着对手下人吩咐道。

不大一会儿的工夫,所有的东西就全都准备齐整,并且有专人伺候笔墨,就等着在场的这些王孙公子以及书生进士们一展才华。

“秦公子,全都准备好了。我们可都等着您的大作呢!”那位姓胡的年轻公子笑着对秦越催促道。

“嗯。”秦越朝对方微微点了点头,而后在大厅当中手擎酒杯踱着方步,忽而颔首低头,忽而抬头看向房梁,似乎在搜肠刮肚的拼凑诗文,可好半天却一句诗也没有念出来。

众人见状,不由得轻声嗤笑起来。看来这个秦呆子今日的洋相是出定了。也就在那位胡姓公子准备出言讥讽的时候,却听秦越突然一拍巴掌高声开口道:

“有了!”

说着话,他将杯中酒仰头一饮而尽,回到自己的桌前,将手中的空酒杯递给一旁伺候的苟小五。

“小五,你负责给本公子倒酒。记住,本公子一杯酒一首诗。切莫忘记!”

言罢,秦越转身看向场中,昂首高声吟诵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嘶...”一阵倒吸凉气之声后,整个大厅诡异的安静了下来,几乎落针可闻。在场的所有人全都被秦越剽窃来的这首唐朝诗人王翰的‘凉州词’给震惊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往日被人暗地里讥讽嘲笑的书呆子居然能够做出如此高绝的诗作来。

秦越丝毫没有在意他人的感受,其实他也不会在意,毕竟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想想看,能够流传千古的绝句,又怎么可能不震撼人心呢?秦越嘴角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这还只是开胃菜而已,更大的震惊还在后面呢。回身端起苟小五已经给他倒好的酒,仰头一饮而尽。而后看向大厅角落里负责抄写诗词的人道:

“写好了没有,记得不要写错别字,不懂的可以开口问我。写好了就赶紧让人张贴出去,本公子下一首诗可就要呼之欲出了,快快给我记录。”

说着话,秦越又一次回过身来看向在场的那些所谓才子们,面带不屑,不紧不慢的念诵道: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敌酋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一首卢纶的‘塞下曲’,被秦越偷换了两个字。将原本的单于改为敌酋。否则词不达意,定会让人产生怀疑。再看此刻满座的那些文人士子们一个个都傻了。能够偶然写出一首绝妙的诗词或许还可以解释的过去,可连续两首高质量的诗词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

而此时的秦越看起来并没有准备结束的意思,再度饮了一杯酒后继续诵道:

“听好!第三首来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动作都给我快一点,写好就贴出去。第四首又来了。”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

就这样,秦越一杯酒一首诗,一口气念出了十五首与边塞有关的诗词来。而此刻的众人全都傻了,一个个张大着嘴痴愣愣的看着秦越在表演。不光是大厅之中,后院的女眷通过王府的丫鬟也都闻听了此事,再看了经由下人们传来的一首首诗词,也全都目瞪口呆。如此短的时间内,居然写出了数量众多和质量上乘的诗词来,这还是那个传说中秦家废物书呆子吗?整个就是诗仙下凡啊!

于此同时,赵王府的大门外就更加热闹了。一张张被不断张贴出来的诗词,自然引起了过往行人的注意,有读书识字的人当众大声解读之后,顿时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不一会儿之后,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上京城中无数的读书人纷纷朝着赵王府赶来,争相一睹那些被大家口口传诵的塞外诗词。

好半天,包括赵王钱灿在内的众人才缓过神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秦越。而秦越却仿佛有些不好意思的耸了耸肩对众人道:

“够不够,不够的话我肚子里面还有。不过秦某酒量有限,怕再喝下去恐要醉倒。所以诸位如果想要听,就只能改日再说了。”说罢,秦越朝着主座上的钱灿拱了拱以示告别。抬脚迈步就准备离去。

“慢着。”就在此时那个讨厌的声音再度响起。秦越都不需要回身就知道是那位姓胡的喊住了他。

“还有何事?”秦越没有回身,语气有些不悦的问道。

“呵呵,秦思退。你方才念的那些边塞诗,如何能够证明都是你写的。据我所知,边关可是有不少朝廷的犯官,那些人也都是颇有才华的。说不定方才那些诗作都是你从别人口中听来的呢?”

“哈哈哈...”秦越放声大笑,扭过头目光有些怨毒的盯着胡姓公子一字一句的问道:

“那就麻烦你再出个题目吧。”

“好。”胡文昌没想到秦越居然会说这么一句话,简直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心中原本的怨气更加盛了。而且事到如今也只能是硬挺下去。

“秦越,方才你说自己喝醉了。那么不如你就以醉酒为题作诗。如果你还能和刚才那般写出妙句来,那我等才会相信,之前的那些诗不是你偷来的。”

“醉酒为题?哈哈哈,哪有何难?”秦越大笑着,看都没看对方一眼,继续迈步离开,可却一边走一边大声歌道: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待到歌罢,秦越带着随从苟小五也已经晃晃悠悠的走远。从容不迫的留给众人一个洒脱的背影。而在场的所有人此刻也全都石化了。

“这...这......”一位看年纪快到中年的书生口中不住的念叨着什么,却始终没有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咣当’一声脆响,只见赵王钱灿将自己面前的酒杯狠狠的砸在了地上,满含怨毒的目光死死的盯着秦越离去的方向。万没想到原本准备让秦越出丑的计划,居然反而变成了给对方扬名。可谓是旧仇未报又添新恨。特别秦越离去时的那份从容与洒脱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而且丝毫没有将自己放在眼中,仿佛藐视着世间一切的万物。莫非边关的辛劳和战场的残酷真的能够如此锻炼一个人?将一个曾经的书呆子变得桀骜不驯且才华横溢起来。

相对于钱灿的怨恨,赵王府外那些看热闹的书生和百姓们却没有任何的想法。可等王府的下人遵命撕下那些原本张贴的诗词的时候,大家伙儿可就都不干了。这么好的诗词,你既然贴出来了,干嘛要再撕掉呢?于是一些读书人开始和王府的下人争吵起来,纷纷要求让他们将那些绝妙的诗词抄写完之后才可以撤去。可那些下人们都得到了赵王殿下的命令,谁敢在王爷生气的时候顾忌那些读书人的要求,三下五除二的将诗词全都撕的稀烂。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要知道不管在任何的朝代或是任何时候,读书人是最不能得罪一批人。于是乎双方从一开始的争吵上升到了对骂进而开始动手动脚,最后居然引发了大规模的骚乱,上京城的府尹大人急忙派人平乱维护秩序,最后还不得不亲自出面才算是好不容易平复了众怒。而秦越秦思退的大名也因此再一次流传开来,成为了上京城内妇孺皆知的名人。

.........

‘世人喜诗词,然每尝雅集必先赞曰:太祖文采震古烁今,五百年难有出其右者。’---周人顾问林著《士林闲语》